分享

读国际消化名著《京都胃炎分类》有感

 liuli2002 2018-12-01

文|刘铁权

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而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目前我国基于内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接近90%,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往看别人的胃镜报告和自己做的胃镜报告,觉得很困惑,因为没有能和HP感染相关联的内镜下特异性表现。而自从工作中采用京都胃炎分类后,明确的没有HP感染的病例,就可以免去呼气试验。对于考虑存在HP感染的,才会建议进一步通过呼气试验来确证。


多数情况下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出发,胃、十二指肠内无论有多少糜烂、溃疡,治疗无外乎抑酸或者根除HP治疗。所以类似粗糙、红斑/渗出、糜烂、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等名词,对于临床指导意义有限。在内镜检查描述中,做出有无存在HP感染的描述,评价胃癌的发生风险,对于后续的治疗则更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日本专家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与HP感染相关的特异内镜表现,熟识这些表现,并在内镜报告中予以书写,会对临床治疗提供很好的指导。


1
无HP感染胃黏膜


在内镜下,存在于黏膜上皮下的集合细静脉呈规则排列的微小红点,即胃体下部-胃角小弯可见规则集合静脉(RAC)。其次,整个胃黏膜平滑,有光泽,胃内黏液稠度很低,胃体大弯皱襞细小、直线走行。胃底腺息肉、陈旧出血斑、胃体与胃窦条形发红,也都与无HP感染相关。



图1 可见呈鸟爪样规则排列的集合细静脉。有时HP在胃内呈灶状分布,在胃体上部可能见到类似RAC的内镜表现。而这类病例,胃体下部及胃角小弯的RAC往往会消失。所以对于RAC是否存在的判断,推荐以胃体下部及胃角小弯的表现为主。



图2 胃黏膜光滑、色泽呈橘红色、均匀一致、无黏液附着,胃体大弯皱襞细而直,是无HP感染的正常胃黏膜状态。



图3 白光下可见胃底穹隆一处白色扁平隆起及下方的一处息肉样隆起,色泽与周围一致。



图4 放大内镜下左边白色扁平隆起表现为规则的管状微结构,病理为胃底腺小凹上皮的增生性变化,多与接受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拮抗剂治疗相关。放大内镜下右边息肉表面为规则胃底腺结构,称为胃底腺息肉,多见于无HP感染及萎缩的正常胃黏膜。



图5 脊状发红:沿胃的长轴方向走行的带状发红,数条大致平行。放大内镜下为黏膜表层微细血管淤血。一般见于无HP感染的无胃炎的黏膜,年轻女性多见,随年龄增长而减少。重度脊状发红的患者,出现腹痛的频率较高。充气量较大情况下,大弯皱襞均被展平,可见数条脊状发红,互相平行。



图6 陈旧出血斑:多见于无HP感染胃黏膜,除菌后也可以出现这种变化。另外,也可见于HP感染、口服NSAIDs、阿司匹林及抗凝药者。


2
HP感染胃黏膜



图7 黄色瘤:图中黑色圆圈部分,是HP感染胃炎或既往HP感染的标志。内镜下呈白色-黄色平坦或扁平隆起病灶,表面呈细颗粒状,考虑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簇集的表现,除菌后仍会残留。


萎缩:白色方框内可见红白相间的斑纹样改变,白色调(褪色调)部分即为局限性萎缩。随着萎缩程度和范围的增加,则表现为全部呈白色调改变,血管透见。木村-竹本分型根据萎缩的范围,分为闭合型(close type)和开放型(open type),每型分为3个级别,即C1、C2、C3、O1、O2、O3。


弥漫性发红:弥漫性发红主要观察胃体部的非萎缩黏膜,呈连续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均匀黏膜发红。与HP感染相关,除菌后发红可以减轻或者消失。黄色方框内可见黏膜弥漫发红,与正常胃黏膜为橘红色相比,呈现明显的鲜红色。



图8 点状发红:指大小、形态不规则的,没有凸凹改变的发红,通常见于现症HP感染性胃炎,背景为弥漫性发红,主要出现于胃底和胃体部,除菌后多消失。图中可见RAC消失,充气量较大情况下,皱襞肿大不明显。黏膜弥漫发红背景下,见细小的点状发红,贴近还可以观察到黏膜肿胀,在胃底腺区域为感觉柔、厚的黏膜,有时可见肿大小区的黏膜凸凹改变。黏膜肿胀只见于HP感染的胃黏膜。因胃镜检查前口服链霉蛋白酶颗粒,所以去除了大部分黏液。如果见胃黏膜上有大量浑浊白色黏液附着,同样提示HP现症感染。



图9 增生性息肉:与正常黏膜相比,明显发红,表面多有黏液或白苔。放大内镜下表面微结构呈大型化,微小血管扩张、形态均一。背景黏膜多为HP感染所致的萎缩黏膜。图中贲门区见两处息肉,左侧表面附有黏液,右侧病灶高度较左侧低。



图10为右侧病灶窄带成像(NBI)放大图像。



图12 地图样发红:除菌治疗后出现的特征性表现。以胃窦为中心出现5-10mm的斑点状发红或稍大的地图状发红。发红有轻有重,表现多样。活检病理多为肠上皮化生。图11-12为同一患者,除菌后复查。图11可见胃体上部RAC重新出现。黑色圈内为陈旧出血斑,可以于除菌后很快出现。图12可见胃体小弯小弯下部、胃角区地图样发红,边界清晰,略凹陷。活检病理为慢性炎症及肠上皮化生。



图13 鸡皮样:胃黏膜见到的密集的均一小颗粒状隆起称为“鸡皮样胃黏膜”,多见于胃角及胃窦部,是HP感染后导致导致过度免疫应答所致,病理为淋巴滤泡增生,与未分化癌发生相关,除菌后可以消失。



图14 皱襞肿大、蛇形:内镜下诊断要点是明显增粗、蛇形的皱襞,充气后不能消失。除菌后,同样的充气量,皱襞明显变细。这个变化是未分化癌的危险因素。



图15 肠上皮化生:内镜下典型表现为主要位于胃窦部的灰白色扁平隆起,随着萎缩的进展,也可以见于胃体部黏膜。见于HP感染所致萎缩性胃炎区域,也可见于HP除菌后胃黏膜。图中NBI下隆起边界也很清晰。肠上皮化生于放大观察可见亮蓝嵴(LBC)及白色不透明物质(WOS)。在胃底、胃体部的非萎缩区域,有时可见白色扁平隆起(见图3),此种多见于使用长期口服抑酸药病例,注意鉴别。

 

京都胃炎分类中,同时列举了其他几种常见的胃镜下表现,如凹陷性糜烂、隆起性糜烂、胃体部糜烂及斑状发红,这些内镜下表现与HP感染相关性不如上述特征明显,所以要重点掌握图片中所列举各种镜下表现,在内镜报告中予以描述。


在《京都胃炎分类》这本书最后根据镜下表现对胃癌发生风险进行了分级。我们学习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看到这样的胃镜报告,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对于高危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甚至建立专门登记患者信息的制度,对于超过随访期限的患者,可以电话提醒。


最后,感谢原作者及译者的辛苦付出,向他们致敬。


-完-


为了给大家更好的阅读体验,我们邀请大家动动手指做个小问卷,只需要5秒钟哦。感谢您的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