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石不语——丁仲修山水画欣赏

 景德镇群英会馆 2018-07-24

山石不语——丁仲修山水画欣赏

丁仲修,1946年生,山东省胶南市人。自幼酷爱丹青,自学绘画。进修于王明明工作室,并受教于著名画家周永家。作品曾九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多次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有多幅作品在《美术》《国画家》《美术报》《美术之友》等报刊上发表并有专题介绍。出版有《丁仲修中国画》《山水画技法解析》《梅花图谱》等专著。


读丁仲修的山水,仿佛置身于苍茫浑沌、坚实沉厚、风云际会的深壑巨石之间,极目四野,仿佛能呼吸着大山的气息,感受着大山的情怀,倾听着断石层岩无言的诉说。那些肃然静默的巨石,就像画家一样深沉;那些昂扬挺立的大山,就像画家一样坚毅;那些期待着、思索着、憧憬着的长坡旷野,就像画家一样在默默耕耘中内蕴着一种崇高的悲壮精神。

山石不语——丁仲修山水画欣赏

《青苍千里》 丁仲修 210cm×500cm 2008年

丁仲修以画大山大石的独特风格享誉画坛。在他的山水境象中,是以缺水少树的北方山石景观为主体,以局部放大的全新视角,带着当代艺术家的文化使命,运用自己创造的语言符号,走出了传统山水“高远”、“深远”、“平远”的程式,给人以新异逼人的强烈印象。在他的笔墨世界里,没有江南田园牧歌式的山青水秀,也没有北方山水绵延不断的重峦叠嶂,满眼都是连天接地的山体、凝重深邃的山根和刚直不阿的石崖。画家大胆地把大山拦腰截断,让观者近距离地直接看到山石细部的纹理、质感和结构,他以一种繁复的层层皴擦、积健为雄的手法营构画面的万千气象,让一山一石都在向世人倾诉着这片大地的曾经与未来,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世间的坎坷。对这种“隔断带”的发现与创造,使丁仲修的山水世界有了无法度量的精神内含和想象空间。丁仲修的山水也因独有的艺术特色而鹤立于当今山水画坛。

山石不语——丁仲修山水画欣赏

《春声》

传统山水画发展到今天,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实写的一类和自由书写的一类。所谓实写,就是画风严谨,构图饱满,尺幅较大;所谓自由书写,就是逸笔草草,用较多虚拟的手法表达意境,抒发情感。元代以前的山水画,实写的画风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五代的荆浩、巨然,北宋的范宽、李唐等许多大师,其作品多属于写实类型的中国画;元代以后的文人画,自由书写之风盛行,如黄公望、倪云林及明清许多文人画家的精品,都是用率性而为的简炼笔墨表达自己的心境与性情。这两种风格本无高下优劣之分,只要作品真正有精神内含,表达了时代的情感,都是值得褒扬的。

山石不语——丁仲修山水画欣赏

《苏醒》 丁仲修 180cm×145cm 2003年

丁仲修选择的是实写的表现方法。这和他的生活经历与艺术经历有关,也和他的性格有关。他出生在农村,自幼家境贫寒,后来经过曲折的道路,步入艺术殿堂。耿介、沉稳的性格,使他逐渐养成扎实、稳健的画风。他欣赏洒脱自由的绘画语言,但他更沉醉于实实在在地描写,在写实中表现精神。这位从滨海大山中走出来的画家,担负着家庭生活的重任,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却有着大山一样的襟怀、岩石一样的性格。因此他恋山、恋石、爱石、写石,这实实在在的描写对他来说,是出自内心情感的需要,也是他精神世界使然。

山石不语——丁仲修山水画欣赏

《晚霞落晚川》 丁仲修 360cm×145cm 2009年

出身农家的丁仲修,缺少学习绘画的条件,也没有老师的指导,在穷乡僻壤,他只能以惊人的意志去自学绘画。他爱书成癖,读诗、读史、读画论、读哲学。他痴迷画石,走进传统,精练笔墨,不忘研习书艺。他的过人之处,是擅于敏锐地把握住几乎被同时代画家所淡忘的那些传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崇拜宋人的骨气、心仪元人的风韵,尤其是范宽的雄峻、王蒙的茂密,更是他反复临研的典范。他清贫自守,以苦为伴,未尝一日忘笔砚,始终沉浸于中国画传统的钩玄抉微。

山石不语——丁仲修山水画欣赏

《浩然伴日月》 丁仲修 360cm×145cm 2009年

丁仲修由抚古人之迹,进而得古人之心;由得古人之心,进而师法造化。他走遍家乡的每一座山岭,静对高山石壁,观其势,究其质,不懈地写生。他勤奋地探索传统笔墨语言与写实造型的有机结合,“实”写他眼前这些熟悉的奇石险峰、峭壁深壑。他也不失时机地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努力在不同的山石中寻找一种共同的语言,表现山石在形成过程中的隆起与塌陷、粗糙与细腻、裸露与掩藏、肌理与质地、裂痕与缝隙。他将“骨法用笔”的力度之美和书法构架的律动之“筋”,同自然浑成的墨韵之“肉”相融合,勾出三面,染出阴阳,力求“宁过勿不及”(李可染语)。他画一幅画常常是线上加皴,皴上加擦,干上加湿,湿上加干,浓中积淡,淡中积浓,大上积小,小间积大,层层渍染,层积而厚,以饱满的笔墨,以不竭的精力,以深厚的情愫,画出山石的体和面以及它们重叠组合的“大象无形”的气势。在他的笔下,坚实的山石之间有流动的山气,有呼啸的烟云,时而间有老树新枝,和山石造成强烈的对比,既苍迈又生机无限,既沉重又舒展郁勃,这是充满生命力的山景,是我们民族的象征,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不屈不挠的抗争意识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

山石不语——丁仲修山水画欣赏

《梅花图谱之二》 丁仲修 68cm×138cm 2008年

只有满怀痴情的艺术家,才能绘出感情如此真挚的画面;只有饱经风霜的艺术家,才能真正懂得沉重、苦涩、荒寒、冷峻、苍凉的大山巨石所蕴藏的精神内涵。也因为画家的精神、气质与山石相近,传统山水画中的闲愁、哀伤的情调在此已荡然无存,显示出的唯有铮铮铁骨,慷慨悲歌,天地精神。

山石不语——丁仲修山水画欣赏

《梅花图谱之四》 丁仲修 50cm×68cm 2008年

山石不语——丁仲修山水画欣赏

《梅花图谱之五》 丁仲修 50cm×68cm 2008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