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九禁第七禁-《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71

 鉴益堂 2018-07-24

阳虚的患者,如果体内有蛔虫,发汗后很可能会出现吐蛔虫的情况。

原文: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病人有寒”说明患者体阳不足,阳虚,尤其有里寒,例如拉肚子很厉害的,就不能够用汗法攻表。本来里面就有寒,“复发汗,胃中冷”,用发汗的方法,必定使体内的寒气更甚,胃也会更冷,“必吐蚘”,就会吐出蛔虫。

蚘是蛔虫的古汉字,古代卫生条件差,常人肚子里面有蛔虫是正常情况。蛔虫平常寄生在小肠里,一般呕吐不会把它吐出来。但如果胃肠寒冷,由于蛔虫喜温避寒,小肠、胃的温度一低,它就会往温度高的上面跑,跑到胃里的时候,环境变成酸性,并不适合它的生活,它还要继续往上跑。只要跑到横膈膜,必然产生呕吐,就会把蛔虫随呕吐物带出来。

胃中寒是中阳不足,中阳不足用辛温发汗的办法,汗出伤阳,阳气就更虚了,就有可能造成吐蛔的这种情况。不过现在卫生条件好了,城市里发生吐蛔虫的几率很小,农村可能还可以见到这种现象。

麻黄九禁第八、九禁不在顺序条文中,前面《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32、33介绍的就是第八、九禁。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