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纪实------味觉失灵

 AB向往神鹰 2018-07-24

 
王某,女,62岁,2018年7月3日初诊。自述曾患过舌带状疱疹、面瘫,在他处治疗虽已痊愈,但遗留下味觉消失这一病症,四处治疗,效果不佳,遂慕名前来找王幸福老师就诊。
刻诊:患者瘦高个,肤色偏黄,食不知味,味觉全无,并无其他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濡。证属气血阻滞,经络不通。处以四逆散加减。
柴胡12g  枳壳15g  白芍20g  生甘草12g  野葛根30g 丹参30g 川芎20g 石菖蒲10g    
生麻黄6g  蜈蚣2条  清水全虫10g  细辛3g  白术12g  生姜6片  大枣3个(切)
10付,水煎服,每日2-3次。
2018年7月18日患者再次来就诊,自述服药后病情较前好转,吃饭已稍有滋味,口中已经感觉到甜味。诊其舌脉:脉弦细,舌淡苔白。效不更方,加大原方中白芍、葛根、石菖蒲的用量。处方如下:
柴胡12g  枳壳15g  白芍30g  生甘草12g  野葛根60g 丹参30g 川芎20g 石菖蒲15g  生麻黄6g  蜈蚣2条  清水全虫10g  细辛3g  白术12g  生姜6片  大枣3个(切)
10付,水煎服,每日2-3次。
按:本患者味觉消失之症是舌带状疱疹、面瘫的后遗症状,考虑到带状疱疹后期多有火热伤阴,经络阻塞,气滞血瘀的病机特点。而面瘫亦是因各种邪气阻滞经络或气血亏虚,经脉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所以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调气行血,疏通经络,使气血津液上承,舌荣则味觉自复。本方的基础方为四逆散,方书中说其能够调和肝脾、透邪解郁,治疗肝脾不和、阳郁厥逆证。王幸福老师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四逆散不仅可以交通内外,治疗手足不温、外寒内热的阳郁证,也可以沟通上下,凡是一身阳气内郁之证皆可用之。所以,四逆散在此处主要的作用是疏通宣展阳气,有利于气血的上荣。葛根、丹参、川芎是王幸福老师临床上的常用药物组合。早在《伤寒论》中仲景就用葛根来治疗项背强几几,“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察上述条文中二者共同病机为风寒袭表,太阳受邪,邪正相争,经气不利,津液不得上达敷布,项背失于濡润,因而强几几。葛根不仅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还因其疏散开泄之性,亦能够宣通太阳经气血之郁滞。《神农本草经》亦谓葛根能够“起阴气”,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生津以濡润之功。丹参活血化瘀通络,川芎活血行气开郁。重用此三味药物,目的在于借助葛根升提疏散之性,与丹参、川芎相配合,打通头项部的经脉,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舌为心之苗窍”“脾开窍于口”,石菖蒲、生麻黄、细辛三药的共同特点在于气味辛温芳香,能够开窍醒脾,激发、鼓动人体气血,同时也可以刺激舌味蕾的敏感度。蜈蚣、全虫熄风止痉,通络止痛,白术健脾益气,生姜、大枣温中健脾。二诊患者病情好转,味觉稍复,效不更方,故加大石菖蒲、葛根的用量。唯脉象弦细,故加大白芍的用量,以柔肝凉血敛阴。《素问·经脉》有云:“夫百病之生,皆因郁塞痞滞凝结不通。”《金匮要略》亦云:“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纵观全方治疗的关键就在于一个“通”字,“通”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经络纵横贯通,有入必有出,有长必有消,只有“通”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正如上述案例就属于临床所见的疑难杂症,其与“不通”密切相关,故治疗此病要以“通”为用。(学生王朝写于2018.7.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