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中医开药方后,常见煎、服方法是“分两遍煎、服,头遍2碗水煮8分碗药,2遍1碗半煮7分碗药”。我觉得此法问题不小。 头遍煮后,药性十去六七,二遍按60%~70%比例再煎出,也只有药性的2~3成,相当于每天吃药一次高一次低,十分不利治病。再者不同药方,服法当有不同,仲景先师服法有:顿服(一次服后,大多不再服);再服(一天2服);日三服;日三夜一,即一日四次的,等等,均按病、药的特点而定。 不过,仲景先师的药均只煮一遍,有些浪费,估计当时煮药不易,因古时多用柴薪煎药。我觉得现在煮两遍较合理(一服至四服均可),但须混匀后服用(剩余者加盖速置冰箱,以免变质,下次煮沸再用)。 至于煎药器皿,最重要的是药罐不能与药发生作用(化学反应),因此,铝、铁、铜器皿绝对不能用于煎药。砂锅(罐)、瓦罐等,是最不会在煎煮过程中与药物发生化学变化的煎药器皿,但受限制于只能使用明火。而搪瓷、不锈钢器皿除用明火外,还可使用电磁炉。 我使用过多种器皿,最后定格在搪瓷器皿和电磁炉组合,至今使用已超过一年半。搪瓷器皿也不易与药发生分子交换,适用煎药,且可以在电磁炉使用。这样做,控制好水量、火力大小、煎药时间后,煎药质量十分令人满意(基本上不糊)。搪瓷器皿实体店样式少,网店则多,且有为煎药而设计的,罐壁厚实,不仅牢靠耐用,而且受热均匀;电磁炉尽量选择火力档次多者,以利猛火和微火,其中微火要在100瓦左右,否则无法慢熬。 中药服用时间大部分可饭前(除个别刺激肠胃者,特殊情况者),以利吸收。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
|
来自: 鉴益堂 > 《38[中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