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兰书《兰蕙同心录》(下)

 RAiNSAiL 2018-07-25

滋兰树蕙山房同心录卷一

种场

欲艺兰蕙,先讲种场。

余昔云:“竹插西南遮午日,墙低东北迓朝阳。漫将石板铺沙地,且用泥庭作种场。”此是艺兰最好处。寻常庭间须西南墙高、东北墙低,方可位置。盖西高可蔽午后日,北低可受夜来露。总以风爽为妙。石板易蔽地气,故不取。

 

结篱

凡种场,旷野风日太甚,须四围结短篱以护之。篱高五尺,用细竹编马眼格。篱旁栽金银花,随时修剪、扎平,则热气不至烘逼,而爽气随风可迎。篱门开巽方最好。若地势稍变,当随相机宜。

 

位置

“位置在坤方,高低视种场。只缘生幽壑,素心避阳光。”

盆排西角,龙头草向东隅,使通阳气,兼迎风露,则子芽发时齐整。或有随时将盆迁转,冀四面皆有龙头。此法大盆叶茂则可,若二三筒草,又所不宜。

庭宽置盆宜低,二尺高足矣。庭小需高五六尺供盆,方允略得风露。然总不及庭宽之妙也。

 

暖房

兰蕙盆复其根、蕊,均不可冻。

隆冬易冻,必得预造暖房收藏,庶明春无病。

房需靠西北角,盖并排两间,坐北朝南,西北两面墙高,东南少旷不妨。房用西边一间,东壁开一窗洞,备木板窗一对,天闷热则拓窗透爽。南檐除门扇外,备合缝木窗六扇,日高开窗纳日,日落闭窗防冻。若温暖天气,夜亦不闭,然里面必做直棂窗格,使猫不得入溺。平檐用楼阁铺松板,板上叠稻草满间,不使寒气逼下。

入春渐暖,花未出房,檐外可搭帘架以蔽日,如此则蒸热不受,叶无鹧鸪斑矣。若遇天井小,北面墙极高,南面稍低,前后有天井,两面有窗,即楼房底下位置亦好。随气候冷暖定开闭窗扇,可以免冻,可以通气,较前平屋更佳。

 

木架

挑帘须搭木架,视庭之大小为权变。庭宽北旷,棚宜低搭,丈余足矣。若庭窄墙高,必须高出檐际,方可透风。架,每笋中用铁拳敲牢,四围用铁钩搭住,使烈风不能倒。每年秋间卸架,须抺桐油一次,时可多历年所。

 

芦帘

帘有长短,俱以稻柴为经。遮兰须用四十经新帘。两边缚晒衣细竹,与芦同长,取重能压风,且卷时圆转如意。再用细棕绳间花编帘,排匀七行,则虽久经雨旸,不致散落脱下,然亦不过用二年也。

 

水底

谱云:“兰根甜,虫蚁入孔,易伤根本。必得水底隔之。”然水底之用,非仅为蚁设也。暑天蒸热,下有凉水,每日清晨注满,则热不烘逼。况在帘下,炎威亦淡,虽日午,水不可热。如此养法,小草可免枯憔之病。用以绿小缸盆为合式,取贮水深也。

 

鱼穿

水底中用绿砂鱼穿,周围有洞,养小鱼其中,使鱼泳游内外,适逢蚁渡,便可吞食。上用方砖照图样作座盖,庶大盆供上,无压碎之虑,然须中开大洞,使之透气通风。

 

砂泥

燕窝岭泥,植花易茂,色黑紫,逢雨不腻,逢臊不涸,余姚花户多备此为上品。若富阳黑砂泥及紫色者,太嫌轻浮,必出湖州鹞鹰山性重之泥和匀种方妥。如虞山子游夫子坟旁之泥,虽有细珠异贵,而其性咸寒,亦所不取。况种花乃读书人余事,而可损先贤墓乎?

 

浸泥

砂泥装篓,均以稻草围护。稻性热,入土易出地蚕虫(即头红身白者),伤根最烈。况自山挑出,或停寓所,有猫狗洒溺;或载江船,有咸水漏浸。须将泥倾入七石大缸,挑满河水,用竹杠屡掉所有浮草及竹根易腐之物,将铁笊篱掠出。三日后换水一次,浸半月,然后入红泥缸,置露天阴处,干时以草汁浇之,使泥性活而不瘦。

 

筛泥

临种砂泥必须筛净。先时取进檐下避雨,晒干、敲碎,用脚炉盖将粗粒筛出,另贮一缸,其细泥亦贮开备用。

 

种泥

泥不可太干,干则一摇即实,他日必四围脱空,中间坚硬。浇水直过,结实仍干,花总不发。亦不可太湿,湿则根间土不到,花亦不发。故种泥若干,用水洒和匀,大约八分干二分湿方用。

 

栽盆

盆宜深不宜浅。深者根易舒展,虽干不尽涸,虽冰不到根,秋冬最称。若浅盆泥少,即春夏易于受病,故不取也。用以砂为上,磁为次。大概艺兰用高发盏、艺蕙花尺八二式最好。若逢盆双边、料细者更为难得。

 

坫盆

用薄瓦敲碎,铺盖底孔,匀铺两重,将碎浮石垫一寸许,再加粗粒泥寸余,然后置细泥其上,取下松易于脱水。或以陈年蚌壳坫底(须以隔年陈、腥气去尽者,方不惹虫蚁),虽轻便易举,嫌蔽地气。

 

敲石

远年水浸浮石之无用者,将铁锤敲碎,如小碁子大,用竹眼箉将细屑筛出以备铺坫盆底,取经便不燥烈也。至硖石山新浮石,火气太甚,易腐根坏草,断不可用。

 

选日

栽种必须选吉,春分前后,择日之有生气者,如成开等日,无九、焦、天、地、火、死、气一切凶星,注有栽种者,均可用之。天、地、荒、芜日最要忌。其日,正月逢已、二月酉、三月丑、四月申、五月子、六月辰、七月亥、八月卯、九月未、十月寅、十一月午、十二月戌,彭祖百忌、逢乙日不栽种。

 

翻种

湿盆不可翻种,根湿则易断。必待盆面干时,轻轻覆出,庶不伤根。盆底坫好浮石、粗泥,加后细泥,中高边低,领尖齐盆口,置摠块其上,将根垂下理直,然后加泥,使块根在盆面,即久雨无沉水之患。

 

分盆

兰蕙分盆,必得叶多,龙头四出,分有马路,然后可拆墩。

若割后龙梢,不取也。分用快凿,看明马路割开,轻轻将根抽出。每本总要叶四五筒,方不分伤。

 

插根

种时根置细泥上,将加泥轻轻摇实,恐泥有潮性,不易着根。

谱云:“一根不着土,其根即空。”

须将十指四面缓插,使根无空处,且着根块之土宜稍实,不宜太松。实则固,松则易沉。至四边,则又以松为妙。

 

盆面

盆面须高出盆口二寸余,形如馒首。平平凸起,四边不可太削,削则根易露。近叶管处将手轻轻按实,虽经大雨,不至低下;或苔或草,当即铺种可也。

 

苔草

或将青苔晒干、研碎,筛盆面上,得水潮润,即生青苔。此法余未经验。或用大翠茵草,即蜈蚣草,滋蔓满盆,亦所不取。最合宜者,小绿茵草也。小绿茵生田沟阴处,亦不多见,近时艺兰家多备。种时铺满盆面,将细泥洒上,用手轻轻按实,然后喷水。若遇风燥天气,日日须喷一次。半月后再得雨透,则苔草成而盆面固矣。

 

芟草

宿盆苔草,必须芟而复种。苔草久则细根布满,水浇不能即透,且恐有蒸饽饽之气。故隔年当换盆面一次。

 

贮水

背阴处,用牛腿缸三四只,半埋泥中,贮满河水或天落水。暑天亦须帘遮,则水长清凉。若逢阵雨不爽,可将此水喷透,以免伏暑腐根。

 

喷筒

宜兴红砂喷筒,眼粗而水易并,且易碎,鲜有灵者。或用紫铜造,嫌太笨。近时马口铁店中所造,式样亦佳,只要拣颈细、眼密者。如无,定造可也。

 

浇灌

花谱云:“干兰湿菊。”斯言不可尽信。

大抵兰蕙生林壑阴处,性本好阴,更得山气时蒸,土总滋润。一旦移根入盆,地气隔绝,纵有夜露,风吹易涸,必得随时留心。

春初则宜潮湿,不可经雨,恐有雪珠寒凝复冻。春分后,时雨稍透不妨。开花落剪后,可用笋壳水将河水对冲,四面匀围。

入夏,天热易干,清晨必须看视,稍有干意,即欲围浇。阵雨偶逢不畅,必须将凉水从上喷下,俟透极淋出,则暑热不留根底,花方无病。

秋风燥烈,更不可干。如八月中,俗称“菱壳燥”,从底下燥上,盆面干时则花已受伤,最要防备。

冬入花房,固不宜湿,然太干亦不可,总以略润为宜。

 

壅肥

用肥之法,以少为妙。

宁绍等处,以头发炙炭,研细壅兰;以坑砂浸淡,碾细壅蕙。此法虽佳,然遇常雨易萎,未尽善也。

或拾野地上晒干狗粪色白者,敲碎筛细,春分前后,盆底略干,将盆边四围泥扒深二寸许,狗粪一小匙与砂泥和匀,从四面撒入,有根处先用清泥盖好,或让出根处用粪,仍将盆面做好。取性缓而且经久,则花叶俱茂。而余以为太猛。

或将砂泥积红砂缸内,以宿粪满浸,置露天,听雨旸数月,然后晒干,藏瓮中,隔年待用。

或将婴儿乳粪,用砂泥拌匀,置透风处吹干,宿一二年,用于盆边。此二条种法当可采。

总之,秋冬翻种,断不宜用。因时近进房,恐受闷蒸之病。老盆底早春加肥,可无他患。然总不如年换新山泥之为得也。

或勾市稍头阔港河泥,取近市壮些,晒干敲碎,将脚炉盖筛去砖屑、木块、螺蚌等物,与山泥对合和匀,种高山法,随浇薄宿粪二分、清水八分冲和,则叶青翠,隔年不焦梢。此湖州毕氏种高梅法,而余不取。

 

浇肥

三四月及七八九月时,盆面将干,可以浇肥。三伏催花法,亦要用肥。然必得谨慎留心。其肥或用腐店生豆浆及豆草汁、宿粪,各有妙处。

如余所用,则取隔年笋壳水也。春间食笋,其壳满装瓮中,稍加清水,用盆盖好,听其臭腐。次年取用,则性稍和平,而气不蒸融,再以清水搀和乃妥。浇后须避阳光五六日,视盆面风爽时,方能受曝。

 

浇露

凡蕙花叶茂而不起蕊,用肥不验,须于大伏中取露浇之,花可立起。

取露之法:用夏布做一大方旗,先以清水湿透、漉干,清晨向田间苗上拂去,露尽收在旗上,再漉、再拂,或者贮灌,或藏瓶,尽可多积。

每晨浇一碗,连十余朝,总可见效。

然取露每亩田中只取一朝,恐伤苗也。

 

避雨

避雨之法,在帘架下再榙木架,檐约六尺高,备夹油纸竹篷四张,长八九尺,阔五六尺。逢大雨、久雨则遮盖,小雨听之。此我郡高秀翁养手、余姚张兴先生法也。

又,枫泾程又韦孝廉《兰蕙论略》去:梅雨最佳,阵雨亦妙,其余时雨俱长新根,以是论之,可不避雨。

余植花多年,从未遮盖,惟霉天、秋天倏阳倏雨之日,帘不能蔽,稍为搬避透风处,日斜仍然出露。然究属泥湿叶上,易生铁锈斑。老友冯虞臣云:秋天多雨,最要搬避,若听雨,未有不伤叶者。

 

避霜

霜降后,渐渐有霜,搬移檐下,未免太劳。可将盆着地团把,用竹廪条围绕三角,把高花架,夜以大匾盖架上,则通风而遮霜。日间揭开迎日。若天欲雨,夜不可盖;倘盆底嫌湿,再搬檐下避雨。

早春出房,同用此法。

 

通风

种场要风爽,固不待言。即冬天进房,若逢晴霁,必须开窗透气。除大冷、阴冻外,总以通风为是。

 

护风

最冷天气,稍有风隙之处无不冻冰。凡花房之门扇、窗壁,须用棉纸糊缝,且外挂篷帐,则寒烈庶可御矣。

 

防雪

俗云:“雪压庶草,遮风遏气,易于萌动。”此指植地而言,至花复盆中,地气隔绝,一经雪侵,冻即继之,当随气候留心。十月之交,花未进房,暖防酿雪;至二月出房,清明以前,霜雪未断,即受雨亦宜防雪珠也。

 

就日

盆面或稍凝冰,阴冻日不可开看,若晴见阳光,急把花携出檐口,靠窗曝晒,使冻即解。申刻务进房围护。至泥不受冻,即不晒亦不妨。

 

验冰

用小绿缸贮满清水,置于花房中,看缸中冰若何。若薄冰不妨;若冰渐厚,须将花着地,四面用稻草围护。

再墙上须挂寒暑表,以占气候。

 

御冰

每逢冬令,最要留心。同治癸酉十一月中旬,冰不开者半月余,不论暖室,无不坚冰。

余思一急救之法:将两长凳排开,上铺析门两扇,兰蕙藏其下,四围用原捆稻柴堆满,顶上亦然。此是屋中之屋,密勿通风,可免冰伤。

倘逢阴冻天,日间亦不可开看;若有太阳,午中搬出晒之,下午即搬入盖好。逢稍和暖,即将短木把顶上门撑起,亦不闷也。冰解即宜搬去,不可流连。

又如今年正月初二、三日,大冻。余花在房略受微冻。余日间搬晒,夜更用脚炉煨炭基四个,净灰盖瞒,置着窗口,取室内略得温和,窗缝冷气无从逼入;再竹廪条围漫,上盖大匾,外护稻草,方得保全。

 

去虱

叶生白点,包有黄浆一粒,谓之虱。有者,叶之精神顿减。此乃地不宣爽、湿热所致。须将竹签轻轻剔去,再用小马棕笔(其笔漆匠常用)带水净。更将妇人油发轻捋数回,则虱不复生矣。捋时须捏牢叶根,否则恐拔叶出管。

 

治腐

根受暑热,其叶管从根边腐起,先有细白珠并白筋,如网根样,四面绊满。若不急治,三四日间满盆俱腐,最不可救。

治法:无论伏天大热,见稍有腐管、白珠,即将盆底翻出,看根叶受病者,用利刀割去,洗根,风爽一日,换泥复种,浇透,置阴凉地一月,其花自活。若不辣手,断无存者。

 

剪裁

每逢翻种,必将空根剪去,设有断根未空,亦须修脱。

其叶黄而未枯,不宜遽剪,因待回气也。若新花落盆、其叶或长、或散、或倒,易受风摇,势必剪去大半,将竹篾圈盆,如环桥式,用线将叶系牢,则叶不动,易服土。

凡开花落剪,不可着泥,须留二寸许,俟枯后再剪可也。

 

花架

寻常花架,置桌上者,不过一尺高。

供蕙架,须着地起四尺五寸,脚嵌大方砖内,使不摇动。盖蕙花稍俯,架高则朵朵迎面,花更得神。

 

滋兰树蕙山房同心录卷二

梅瓣

凡梅形水仙,往往硬捧尖舌居多,或外三瓣微缺,或瓣背有粗白筋。临开反挢者,此等均属不取。必要三瓣紧圆,肉厚,色翠,捧不合背,舌能圆缺、放宕,斯为极品。

 

荷形

此指水仙中言。荷形视收根细,瓣头阔,带微尖,较梅瓣稍长为是。亦要紧边,肉厚,捧软光洁,大舌微卷,如大一品者,方为上品。

 

水仙

专看捧心起兜,梅荷以下,鸡脚,线条俱有。

另有官种水仙,捧短兜浅,微有白边者是也。总以外三瓣论贵贱,若瓣宽,边挢角,亦不足贵。

 

荷花

间瓣中,阔瓣、收根,蚌壳捧,大如意舌,谓之荷花。总要短头、平肩、瓣头阔、根头细为是。

古云:“荷瓣真难得,八分长兮四分阔,收根细如君子花,貌比张郎更活泼。”如嘉善汪荷花者,应可当之。

 

团瓣

间瓣有团如龙眼壳者五瓣均圆,舌亦圆短,蕊顶平如莲子倒生。

我禾方氏赤蕙盖字,五瓣紧圆,厚与钱等,落地即碎,此上品花也,诚不易觏。

 

超瓣

间瓣蛮阔,不收根,或方头,或袜底式,俗谓之超瓣。盖云超出寻常也。若逢捧短、舌大、肩平,亦可种得。必大盆数十筒草、十余翦花,方为有味。

 

素兰

兰有红壳素,蕙有灰壳素、紫壳素,皆素之变格也。若寻常称素,总从白绿蕊中出。然舌苔,兰白,蕙有黄有绿,以绿色为上。

春兰看素者,往往无讹;蕙则千中之一亦甚难,必直待行杆、分铃、转宕时,日光照之,透梢明亮者素也。如瓣不佳,亦不贵。

若全红舌无白剩者,俗名朱砂素,以色鲜红为是。道光中季,平湖曾出鸳鸯素,或一翦素,或一翦晕,或翦晕素间开,真蕙中奇种也。

 

金兰

前辈云:“金兰出白绿蕊中,小蕊仍绿,分铃、转宕,小柄绿若翡翠,其蕊黄如赤金。开后烛光照之,仍不变色。”

嘉郡曾有马金兰之名,余未之见。至赤花中间有黄色者,此特腊瓣,入夜即变色,不贵也。

 

雪兰

兰中时有白色者,名雪兰。此乃阴山背阳所产,若栽盆中,略见微阳,即变绿色。

蕙唯宁波白荷花,为蕙中真雪兰。惜此种今已失传,不克识庐山真面目矣。

 

朱兰

瓣若淡朱砂,舌黄苔红者为真。余若银红与紫者,特色兰耳。墨兰无征,不敢妄议。

 

论花

花形以荷形水仙为最,梅形水仙次之,官种水仙又次之,他如挢角水仙,而非质糯、肉厚者,品最下。

间瓣以荷花为极品,以团瓣为上品,以超瓣为下品。此外,竹、柳等俱不入品,如鸡脚、线条,不过取香而已。

 

论蕊

小蕊头形八法,萧山沈沛霖前辈详言最悉,故照录之:

一曰机梭形,蕊尖长,微似紧边者,开硬捧尖舌水仙。

二曰爪锤形,顶平而下部敛小者,开合背梅,如下部放大者,舌必大。

三曰莲肉形,上下部相等,开有肉紧边梅,要内里尖上重白头,方能走圆,若满蕊俱白,开必伸长反挢。

四曰花生肉形,上下部相等,较莲肉形稍长者,开大圆铺舌梅形水仙,如白头肉里尖重者,亦开梅瓣。

五曰橄榄形,上下小而中部宽长者,开小舌水仙。

六曰圆灯壳形,蕊顶开窍者,开软捧微挢水仙。

七曰净瓶头形,顶收口放者,开小挢水仙。

八曰石榴头形,蕊圆短,项收顶翻者,开大挢角。

另有如龙眼果形,浑身胖圆而无白头,彩壳者,开短圆瓣,或以为瓣虽短,无秀气,不大贵,然此花最难得也。

 

论色

色以嫩绿为上,老绿次之,赤转绿更次之。其余赤花,若色俏尚可,如色昏且紫者,最为下等。

 

论壳

蕙,壳不等,绿、白、红、紫、淡红、赤绿,均出名种。荷形水仙,俱长衣圆尖荷花壳出居多。若梅瓣,或从鹊口出,或从团头出,或从鹦鹉嘴出。至于直统、筋粗、色昏,均非好花。

兰,白壳明透,绿筋通梢,十有九素。如白壳上添有绿彩,定是素梅瓣,即萧山蔡氏梅素可验。

 

论箨

贴蕊小包衣为肉箨,贵长不贵短。凡梅形、荷形水仙,箨上必有浓滑光彩,与寻常花箨迥别。彩重箨厚,捧必厚;彩轻箨薄,捧亦薄。乃有诸内,斯形诸外也。

 

论筋

凡兰蕙细种,壳上纱筋必根根通梢,细软光润。即箨上亦有细筋到顶,光彩夺目。若筋粗、色昏,行花无疑。

 

论瓣

瓣要主瓣与副瓣匀称、圆结、肉厚、质糯为贵。若平边、宽边,或主瓣阔、副瓣狭,且薄更挢,均为不取。

 

论捧

捧心总要光洁,以软蚕蛾为上,以阔观音兜、僧鞋菊为次,以挖耳捧、硬蚕蛾捧再次之,更有豆荚捧、蟹钳捧、滑口捧,皆不贵也。若琵琶头捧,是水仙之最下者。

 

论肩

中为主瓣,两边为副瓣。两副瓣宜左右横平,谓之一字肩,最为上品。副瓣升上者,谓飞肩,可贵也。垂下一二分者,谓落肩,官种水仙尚可。再落者谓之三角,虽瓣好,不足贵也。

 

论舌

舌要短圆,以大如意舌、刘活舌、大圆铺舌为上,小如意舌、方胜舌、方版舌次之,微缺舌、尖如意舌再次之,吊舌及狭长舌,斯为下矣。

凡梅瓣,紧边、硬捧,尖如意舌居多。大如意舌、刘活舌、大圆铺舌必能放宕,惟水仙兼梅、荷形有之。方胜舌、方版舌,其花必兼小挢,出瓜子口头形无疑。微缺舌决是挢角出身。

 

论苔

舌苔绿色、白色、沙光匀细者为佳。若苔粗、沙毛、色黄且昏者,非惟不贵,并多变端。

 

论点

舌上朱点,蕙花散漫居多,以深红、色俏为上,或淡色,亦要鲜明。若春兰,必要成品,或一点,或元宝,或品字,或大块匀好。若红如行花者,不取。

 

论鼻

两捧中藏香者谓鼻。鼻宜小,小则捧心窝结,花更得神。若大且粗,名曰大准头,捧必开天窗,时下贱之。

 

论梗

梗以细长为贵。蕙兰大花细梗谓之灯草梗,一杆七八萼,最有丰神。至粗杆小花,俗名“木梗花”,花或十三四朵嬲紧一团,不取也。兰梗亦须高五六寸为贵,若矮脚,虽花好,无味。

论叶

 

叶以收根、细糯、短阔、垂软为上。如大一品者,花在叶面,丰神独绝。大抵性柔、肉厚,方得气度从容。黄山谷云“蕙有士大夫气概”,真品评也。狭长、圜叶,亦有秀气。他如上尖、下阔、直矗、粗硬之叶,花藏叶底,时人名曰“韭菜簇蝴蜂”,盖讥其乱耳。

 

论芽

子芽出土,凡绿花与素,均白绿色。若白赤及赤绿、水红赤,均芽尖梢有微红。纯赤者,子芽即有红紫色。春兰白绿芽,俱属素类。大凡发芽,以霉前后为得气,以伏芽为次,至交秋发芽,名曰秋杆,总不甚大也。

 

论根

根以圆细为贵。如蕙根,粗且方者,必无佳种。即或得气稍粗,其根头必有分桠两歧,且仍圆样。此是先辈论说,虽验之,未必尽然,如存疑以待考。

 

种兰蕙四季口诀

正月:又是春风月建寅,暖房安置倍留神。向阳窗拓勤宵闭,不使寒侵到向晨。 
二月:杏花春意闹枝头,喜见幽芳日渐抽。檐下避霜更防冻,惜花时动夜寒愁。 
三月:清明时节雨如丝,湿透苔痕蕊长时。防闷更移宣爽处,临檐犹禁朔风吹 
四月:蕙兰开罢又清和,渐觉阳骄奈晒何。整顿护花障帘架,半阴争比竹林窠。 
五月:霉雨连朝长翠茎,旧丛又见子芽萌。阴晴天气宜珍护,莫使骄阳漏竹棚。 
六月:暑浸中庭热不消,重帘晨蔽夜方挑。明年花信胚胎试,谨慎还宜草汁浇。 
七月:凉风乍动暑犹熏,泥燥留心灌溉勤,得气蕊应先出土,计时不必定秋分。 
八月:桂花蒸后烈秋阳,干涸防将根本伤。记取时逢菱壳燥,一壶清水即琼浆。 
九月:木叶摧残霜暗飞,任它夜露受风微。直看瓦上痕添薄,始置南檐纳曙晖。 
十月:岭梅乍放小春回,又恐暄和酿雪来。移置草堂迎爽气,瓦盆高供小窗开。 
十一月:广寒月冷仲冬交,天地无情冻怎熬。旁午拓窗申又闭,周围护惜更编茅。 
十二月:九九尝防冻不开,窗封更恐雪飞来。倘逢滴水成冰候,炉火能将春唤回。

 光绪辛卯孟夏之月 侄 壬培 谨书

 

附:萧山沈沛霖先生分栽蕙蕊头形八法

梅瓣门(癃放三形)

蜈蚣钳头形—开紧边梅,豆荚捧或蟹钳捧,长尖舌或长行舌,硬捧,分头合背,梅门次品。

绿壳:桥字(浒关沈村桥出。)吴邦振(富阳出。)贺字(绍兴坡塘出。)老绿心(绍兴出。)

赤壳:小朱字(宜兴出。)章梅(常熟出。)

大三并头形—开大紧边合背梅,硬蚕蛾捧或挖耳捧,舌能放宕者,梅门上品也。

绿壳:翠蟾(宜兴尤氏出。)潘绿(宜兴出。)杨绿(宜兴出。)尚字(余姚徐氏出。)

赤壳:程梅(常熟出。)五圆(苏州出。)浦江梅(浦江出。)

小三并头形—开重紧边五瓣梅,软蚕蛾捧或挖耳捧,大如意舌,梅门精品。

绿壳:大一品(嘉善胡少梅出。)上海梅(上海李良宾出。)荡字(荡口船出。)

仙蟾(荡口钱金选出。)凤麟梅(湖州沈氏出。)酒绿(苏州出。)秋字(太仓陈秋涛出。)

赤壳:席一字(洞庭山出。)小一字(苏州出。)元字(浒关出。)许梅(常熟出。)高梅(湖州出。)朱梅(余姚出。)金蝠(常熟出。)

 

水仙门(官种三形)

大平切头形—开平边五瓣水仙梅,阔观音兜捧,大圆铺舌,五瓣胖圆,八形中之首领也。

绿壳:四梅(苏州出。)肖字(上海出。)祥字(嘉善出。)杨字(宜兴出。)圣林素梅(富阳出。)

赤壳:万和(即关顶。)德字(常熟出。)

小平切头形—开平边官种水仙,观音兜捧,大铺舌,落一二分肩,质糯肉厚者,亦可上选。

绿壳:蔡字(常熟出。)新一品(乍浦出。)钱字(常熟出。)陈秀水仙素(嘉兴出。)

赤壳:砚字(山塘张砚渠出。)许字(余姚出。)魏一品(绍兴出。)

 

挢角门(宽边三形)

瓜子口头形—开平边微挢水仙,圆缺舌,滑口捧或琵琶头捧,质厚、肉糯者,亦为精选

绿壳:后上海(上海出。)岳字(浒关出。)湖荡绿(绍兴出。)郁字(宜兴出。)

赤壳:玉蝶(杭州蔡雨山出。)太极图(绍兴出。)张巧(常熟出。)

净瓶头头形—开宽边小挢角,琵琶头捧,圆缺舌,无背筋,肉糯者,亦为佳种。

绿壳:六圆(浒关出。)洞庭绿(东山出。)

赤壳:赤六圆(浒关出。)后六圆(山塘陆文茂花店出。)宝塔(枫泾出。)

石榴头头形—开宽边大挢角,仰挢捧,板方舌(方板舌),有背筋者多,罕有高种。

绿壳:菱角(苏州出。)蒋字(余姚出。)

赤壳:老将军(肖山陆氏出。)滴翠(绍兴出。)

 盐官 陈元藻 寅伯 甫书

 

跋(一)

余素喜植兰蕙,宦游浙水已二十年矣。听政之余,惟此养性栽花。为消遣尘俗计,尝与邵芝岩、高骏甫君讲求种艺,参究品形。其时,即耳鸳水有许君羹梅者,世守艺兰,搜罗富有。

乙酉春,余因权榷玉溪,乘暇过访,纵谈艺术,实启深衷。乃出平生心得,著有《兰蕙同心录》两卷,一展玩间,知其癖嗜最深,会心最当,分门别类,图志详明。自来著兰蕙谱者,指不胜数,俱浑言种植,各执偏端。真所谓好异矜奇,无当真赏也。如斯录者,以摄影图形,形无不肖,以按花贻法,法无不精。殚数十年之心血,发诸二万言中,诚兰蕙之知己也。苟后之艺兰者,家置一编,揣摩有得,其有功于兰蕙,岂浅鲜哉。因怂恿即付石印,以广其传。

 光绪庚寅春暮 愚弟沅陵吴文元 书于虎林之 湖墅寓斋

 

跋(二)

兰髫龄时,尝见先大父艺兰满庭,老年颐养性灵,惟此最为超逸。家大人禀承先志,于读书之暇,留心灌溉,且不惜重价购求,以卜堂上欢。每当阳春和煦,空谷幽香,争夸座右,赏心悦目,无过于是,诚家庭乐事也。

庚申之乱,家遭焚毁,薪木俱空,而兰蕙亦为蹂躏。迨天河洗甲,幸庆遄归,适于瓦砾中寻得余根两本,如获奇珍,奉为拱璧。越五年而花芳焉,因谓家大人曰:“花种之存不存,自有定数。然逢此浩劫,所有各种林立,十不一存,回忆昔年之异品奇形,不可再得,嗣后当绘图题注,以便他时索骥”。

家大人奉命之余,撰《兰蕙同心录》两卷,并昔所存种、今所新出及友人处种之佳者,索取花样,用西法逼影,各绘一图,以存庐山真面,藏诸行箧,历有年矣。

今吾家广州方伯见而爱之,颁赐序文,以极光宠。又蒙沅陵吴太守赠跋,并怂恿付石,以传不朽。兰,奉命校字,敬谨对勘,爰志缘起,以见祖述云尔。

 光绪十有七年春王正月 男阶兰谨识 嘉兴 沈石孙 监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