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出息念(7):以安止定为基础的观禅(四念处)的展开

 轲13gzpk1yprqf 2018-07-25


以安止定为基础的观禅(毗婆舍那/Vipassana),即以安止定的定力为前提,展开对身心的观察,以便洞察身心的实相。


下面将从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个方面尝试解释。


一、以安止定为基础的身念处。


在前面,我曾讲过以基本“克服了心的走神倾向”的定力为基础(观察呼吸的入、出,及长、短这两个阶段都可以达到这个状态,只是程度不同)的观禅,它是一种类似纯观禅法的观禅(以下称类纯观禅),适合从身念处出发来开展练习。事实上,以安止定为前提展开四念处,最好的选择也是遵循身、受、心、法的次第,因为观察呼吸本身就是身念处。


佛陀说:“比丘们!我说这样是在身上之身的一种,即:吸气与呼气。因此,比丘们!在这里,那时,比丘住于在身上随观身,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世间的贪与忧。”(M.N118)


这里,佛陀将入出息定义为“身上之身的一种”,所以观察呼吸,就是身念处。只是入出息念这种身念处比较特别,它包容止禅、观禅两种练习。单纯以修习定力,提高心的专注度为目的,依次从观息、近行定到安止定(包括四禅)的练习,这些都属于止禅的范围,但如果禅修者以止禅的定力为基础展开对身体三相(无常、苦、无我)的观察,则属于观禅的范围。


禅修者在入安止定以后要如何展开身念处呢?就初禅来讲,禅修者应该稍稍放开心对入出息的黏着,不再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入出息上,而是在随逐入、出息的整个过程中,对每一个入、出息在身体层面引发的当下觉受(这里指四大在身体层面引发的现象)展开全面观照。应当注意的是,以安止定为基础的念处在展开时,禅修者大多无需抛开入出息,他们可以随着对入出息的随逐而观察身体色法,这一则是由于安止定强大的定力惯性所致,一则这样做也有助于禅修者保持定力。当然,在观察身体三相的过程中,禅修者即便暂时离开了入出息也没什么关系,但这样太久对一个止观禅修者来讲,他有可能会感觉定力不足,心开始散乱,这时他需要重新回到入出息念上来,以便恢复定力。二禅以上的禅修者没有对入出息的寻伺,他们只是将心从所黏着的定境中稍稍放开,然后展开对身(心)的观察。这些特点和纯观禅修是有些差异的。除非禅修者决定放弃止观禅修,走纯观禅修的路线。


以安止定为基础展开身念处(指观禅,下同)和纯观禅及类纯观禅修的身念处有所不同,这主要体现在身体觉受层面。我们讲过,在纯观禅修及类纯观禅修练习中,因为定力很弱,观察的心很容易从根本业处(入出息)转移。这并不奇怪,因为身体内外其他处的触受一旦比入出息更清晰,心就会被它们吸引过去,这时也要求禅修者立刻将观察的心转向那些不断生起的次要业处。说到这里,要辨析的是,纯观禅法及类纯观禅修的身念处,在早期阶段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禅修者对入出息外的次要业处的觉受往往是局部的,比如会感受到腿部的麻木、僵硬,或身体某处的冷热等,而且往往是无法进一步深入分辨的,这主要是由于观察力的不足造成的。而以安止定为基础的身念处与此不同,因为在入安止定之前禅修者就已经完成了对身心平衡的充分调整,已经克服了五盖烦恼的干扰,所以禅修者对身体的觉受是轻安的,充满喜乐的,即便当他稍稍放开心对入出息的密切关注,这种状态也会持续很久,这个时候,禅修者开始观察身体,他对身体的觉受是全面而深入的,从开始就是如此,而不是局部的,不但如此,他会发现虽然身体的觉受是清晰的,但身体的边界是模糊的,身体的整体觉受充满了非常微细的微粒般的波动感(对纯观禅修者及类纯观禅修者来讲,这个状态要到非常熟练的阶段才会出现),色法四大在身体层面的觉受非常特别,整体上接近一种柔和、透明、波动的样态,这种情况因为安止定境界的不同,其微细的程度也不同。


对拥有安止定的禅修者来讲,只要方法正确,他们在观察身体的时候,大多会很迅速地明辨身、心的差异,他们会很容易看清名、色的不同,观察的心和作为观察对象的色法是二而非一,名蕴和色蕴得以明辨。这种在观智上的快速提升或许是对止观禅修者的一种补偿,因为他们在四念处观禅展开之前大多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达到安止定。一般来讲,安止定的定力越强,对修习观禅越有利,但这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拥有安止定的禅修者,观察力就一定比纯观禅法练习者提升得更快。这是两回事。


二、以安止定为基础的受念处。


受念处指对身心三种感受的观察,这三种感受即苦受(令人痛苦的感受)、乐受(令人喜悦的感受)、舍受(不苦不乐的感受),这三种感受既有身体层面的(肉体的),也有心的层面的(精神的),受念处和上面的身念处不同,受属于心的状态,是身心之心的范围,而不是身的领域。上面身念处所讲的“觉受”不是指苦乐等感受,而是指四大在身体层面引发的触感当然它们可能引发苦乐的感受。比如风大可能引发身体层面的疼痛,这个疼痛单纯从身体的触感、觉受上来讲,它属于身体层面,但它引发的感受是痛苦的,是令人不悦的,这个痛苦感,则属于受蕴,而非色蕴,又如,火大引发的感觉是冷热,单纯冷热的触感、觉受,那是身体层面的,是色蕴,而当冷热适度,令人觉得舒服,或者当冷热过度,令人觉得痛苦,这个令人喜悦或不喜欢的感受,则属于受蕴。色蕴是色法,受蕴则是名法。不是一种东西。


纯观禅法和类纯观禅法,在初期阶段,大多会以苦受作为受念处的目标,因为刚刚开始学习时身体很容易因为久坐而产生麻木、疼痛等不适的感受,而以安止定为基础的受念处则有所不同,理论上讲,前三禅应以乐受为主要观察对象,因为乐禅支是前三个禅定的禅支之一,而四禅则以舍受为主要观察对象,因为四禅舍弃了乐禅支。对止观禅修者来讲,禅修者稍稍离开安止定,并不会影响乐受及舍受等感受的长久持续,所以安止定为基础的受念处以乐受及舍受为主要观察对象。


但在实际的练习中,以安止定为基础的受念处包容更多的观察内容,并非向如上理论上讲的那么单纯。佛陀说:“他学习:'感受着喜,我将吸气。'他学习:'感受着喜,我将呼气。'他学习:'感受着乐,我将吸气。'他学习:'感受着乐,我将呼气。'他学习:'感受着心行,我将吸气。'他学习:'感受着心行,我将呼气。'他学习:'使心行宁静着,我将吸气。'他学习:'使心行宁静着,我将呼气。'”(M.N118)这里佛陀提到的观察对象有“喜”、“乐”、“心行”,其中“乐”属于受蕴,“心行”根据经典的提示则为受、想二蕴(M.N44),而“喜”又属于行蕴,但佛陀对如上观禅练习的提示是这样的,他说:“那时,比丘住于在受上随观受,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世间的贪与忧,比丘们!我说这样是在受上之受的一种,即:吸气与呼气的好好作意。”(M.N118)也就是说,佛陀是将对受蕴、行蕴、想蕴的观察都包容在“受念处”的名下的。这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安止定带来的喜、乐(初禅)是直接关联在一起的,而想蕴(saññakkhandha // perception)也与受蕴密切关联的缘故。因此,以安止定为基础的受念处,应当密切观察身心的喜、乐、舍等感受及想蕴(记忆、表象等的闪现),此即佛陀所讲“吸气与呼气的好好作意”(三禅、四禅虽然没有喜禅支,四禅没有乐禅支,但当心稍稍离开禅定展开受念处的时候,喜、乐等感受仍然有可能会出现)。


三、以安止定为基础的心念处。


心念处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因为心识所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复杂、广泛。在《念处大经》中佛陀解释说:“比丘们!比丘怎样住于在心上观察心呢?比丘们!这里,比丘了知‘有贪的心’为有贪的心,了知‘离贪的心’为离贪的心;了知‘有瞋的心’为有瞋的心,了知‘离瞋的心’为离瞋的心;了知‘有痴的心’为有痴的心,了知‘离痴的心’为离痴的心;了知‘收敛的心’为收敛的心,了知‘散乱的心’为散乱的心;了知‘广大的心’为广大的心,了知‘不广大的心’为不广大的心;了知‘更上的心’为更上的心,了知‘无更上的心’为无更上的心;了知‘得定的心’为得定的心,了知‘未得定的心’为未得定的心;了知‘已解脱的心’为已解脱的心,了知‘未解脱的心’为未解脱的心。”(M.N10)虽然这样做了分类,但即便是一个嗔心,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非常广泛的,因为诸如焦躁、忧虑、气愤、不安、嫉妒等等都是嗔恚的范围。


正因为心念处的范围极其广泛,远比身念处、受念处要复杂,所以心念处的次第是放在身念处与受念处之后的。而对于以安止定为基础的心念处来讲,它比纯观禅及类纯观禅的心念处要相对容易入门很多,这主要因为安止定是已经克服了五盖烦恼(欲贪、嗔恚、昏眠、掉悔、疑惑)的。这倒不是说,这些烦恼心在安止定为基础的心念处过程中不会出现,而是说,因为安止定的心是强有力的,当得安止定的禅修者稍稍离开安止定而展开心念处,他的心仍然是相当纯净的,这使得他的心念相当专注有力,即便偶有五盖烦恼产生,也能迅速观察到,那些烦恼心基本没有立足地,更难以长久驻留,除非禅修者离开安止定太久,失去了定力。而对于纯观禅修的初学者,他们缺少安止定的强大助缘作后盾,他们大多需要经过身念处、受念处等阶段的长期练习,以培育强大的刹那定,然后才适合逐步展开心念处(在前两个阶段,也是会有心念处的接触,但不会是练习的主要内容)。这主要因为,如果纯观禅修者刹那定之定力尚未足够强大就直接来到心念处的领域,他将面临四面受敌的困境,心绪纷繁,攀援不止,即便以极大的精进心直面攻坚,大多也会疲惫败退。所以,我常说,对纯观禅修者来讲,心念处不是首选(一些心性特别的纯观禅修者也是适合直接练习心念处的,不在此列)


具体来讲,对得安止定禅修者要如何在入出息念中练习心念处呢?


佛陀说:“他学习:'感受着心,我将吸气。'他学习:'感受着心,我将呼气。'他学习:'使心喜悦着,我将吸气。'他学习:‘使心喜悦着,我将呼气。’他学习:‘集中着心,我将吸气。’他学习:‘集中着心,我将呼气。’他学习:‘使心解脱着,我将吸气。’他学习:‘使心解脱着,我将呼气。’


上面讲过,得安止定的禅修者,需要稍稍离开安止定来展开四念处,心念处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并不会远离安止定太远(事实上,如果他愿意,他可以随时让自己的心重新进入单纯的安止定),但即便如此,他的定境也已经有了瑕疵(当然,这并不是什么缺憾,反而是佛陀教导止观禅练习的重要一环,只有这样才能让禅修者方便观察心的实相),这样心就会不安分,会有表现,那么,如上在《念处大经》(M.N10)中佛陀提及的种种心的现象,一旦发生,它们都应当成为禅修者观察的对象。这就是佛陀所说“他学习:‘感受着心,我将吸气。’他学习:‘感受着心,我将呼气。’”心的一切现象都是观察的对象。对得安止定的禅修者来讲,在最初稍稍偏离安止定的时候,作为禅支的“一心”(心一境性)也应该是他观察的对象,那是得定者心的统一的状态。


以安止定为基础的禅修者在练习观禅的时候并不会一直偏离安止定,他在练习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的时候,都是如此,他有时候会重新入定,有时这是由他的喜好造成的(但长期沉浸在安止定中并不是好事,这就像一个人在度越沙漠的时候一味地在其中的一块绿洲享受安乐,忘了自己旅程的最终目的地,那是可悲的),而很多时候,则是因为他偏离安止定太久,他感到定力不足,心开始产生散乱的倾向,这需要重新回到安止定恢复心的定力(这是纯观禅修者无法具备的优势,不过,纯观禅修者在类似情况下也有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禅修者每次重新入定,他都需要通过深入观察呼吸,调整身心平衡,令心喜悦(培养喜、乐等禅支),令心集中(重新获得定力,达到“一心”),在重新获得安止定后,他的心将再次从五盖烦恼中解脱,获得安宁。这就是佛陀所说“他学习:'使心喜悦着,我将吸气。'他学习:‘使心喜悦着,我将呼气。’他学习:‘集中着心,我将吸气。’他学习:‘集中着心,我将呼气。’他学习:‘使心解脱着,我将吸气。’他学习:‘使心解脱着,我将呼气。’”这是要求禅修者观察每次入定过程中心的状态。而当禅修者恢复了心的定力,他应该尽快返回观察身心的念处战场,而不应在安止定中过久地逗留。


这就是心念处,佛陀说:“那时,比丘住于在心上随观心,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世间的贪与忧,比丘们!我说念已忘失、不正知者无入出息念。因此,比丘们!在这里,那时,比丘住于在心上随观心,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世间的贪与忧。”(M.N118)


四、以安止定为基础的法念处的展开。


在《入出息念(5):以“克服心的走神倾向”为基础的内观禅修的展开》部分,我讲过,法念处涉及的内容也很多,如五蕴、五盖、六入处、七觉支、四谛等(可参考《念处大经》)。这些内容其中有一些是和身念处、受念处及心念处有交叉的,只因为“法数”的缘故,又特别归结为法念处。尽管如此,我也说过,法念处最终的核心还是要完成洞察四圣谛的目标,所以法念处的核心也即通过观察身心三相,最终厌离、离贪、断念、舍断,彻底去除一切烦恼的潜在趋势,达到涅槃。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法念处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念处阶段,而是伴随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每个阶段都需要展开的一种观禅练习(这一点,我们在《念处大经》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


针对入出息念,佛陀对法念处是这样讲的,他说:“他学习:'随观无常,我将吸气。'他学习:'随观无常,我将呼气。'他学习:'随观离贪,我将吸气。'他学习:'随观离贪,我将呼气。'他学习:'随观灭,我将吸气。'他学习:'随观灭,我将呼气。'他学习:'随观断念,我将吸气。'他学习:'随观断念,我将呼气。'”(M.N118)


随观无常,是指在如上所述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等三个练习阶段,禅修者应该观察身心三相。身念处应该观察身体色法的三相,受念处、心念处也应当观察受蕴(包括想蕴等)及心识的三相,五蕴身心都是无常的,也是苦的,因而也是无我的。通过观察五蕴身心的三相本质,禅修者将对身心现象逐渐产生远离(nibbidā,或译“厌离”、“厌患”),执着心会越来越轻。而在观察身心的三相过程中,因为远离心的增强,禅修者也将因远离而离染,产生离贪的心(virāga)(入安止定也会离贪,但那是一种镇服性的远离欲贪),他将不断地观察到行(Saṅkhāra,心的造作)灭(nirodhā)的现象(集灭),这是禅修者在观察身心三相的过程中毗婆舍那观智不断转起的必然结果,这使得禅修者的智慧不断得以提升。对身心无我的事实真相看得越清楚,其心也就越倾向于摆脱对身心的执着,这将导致“断念”(paṭinissagga,又译“舍遣”、“定弃”)的产生,这意味着禅修者在毗婆舍那禅修中将积极地消除心的杂染。


这就是佛陀所讲的入出息念的法念处,他总结说:“那时,比丘住于在法上随观法,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世间的贪与忧,凡以慧见了贪与忧的舍断者,他是善旁观者。因此,比丘们!在这里,那时,比丘住于在法上随观法,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世间的贪与忧。”(M.N118)


佛陀进一步解释说,当禅修者依入出息念完成四念处的练习,他也将通过四念处的不断练习而完成七觉支(关于七觉支这里不展开讲解),佛陀说:“比丘们!这里,比丘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舍弃的圆熟修习念觉支,……修习择法觉支……(中略)……修习活力觉支……(中略)……修习喜觉支……(中略)……修习宁静觉支……(中略)……修习定觉支……(中略)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舍弃的圆熟修习平静觉支。”(M.N118)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上面佛陀讲法念处时的那个表达形式:“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舍弃的圆熟”(对照:“随观无常”...“随观离贪”...'随观灭”...'随观断念”),不同的是上面是讲“随观”,这里讲“依止”(“无常”导向“彼分远离”/tadaṅgaviveko,是“远离”/viveka的变相表达;“断念”/paṭinissagga,在词源上与'舍弃的圆熟'/vossaggapariṇāmiṃ很密切,前者主要用于毗婆舍那阶段,而后者则用于对圣道成熟的表达)。这个表达形式其实就是《尼科耶》中佛陀经常讲的导向涅槃过程的“三依一向”。当毗婆舍那禅修中努力解除杂染心的“断念”最终越向“舍弃的圆熟”(vossaggapariṇāmiṃ),就是禅修目标的达成,它作为禅修的最终结果是一切苦的止息,即对一切身心执着的彻底舍弃,也即舍断无明与一切杂染,达到涅槃。


所以,在此描述之后,佛陀这么说:“比丘们!当七觉支这么已修习、这么已多修习时,使明与解脱完成。”(M.N118)


(近行定作为安止定的准备阶段,也具备五禅支,所以禅修者也是可以依近行定的定力展开四念处练习的,这种情况可以参考本文的解释,只是它的定力比较弱,会有些差异。不再赘述)


----------------------------

*以上经文引自庄春江译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