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笛笙歌(童年的回忆)

 江山携手 2018-07-25

柳笛笙歌(童年的回忆)摘自网络

春天,伴着河岸杨柳依依身姿款款而来。柳上有笛,是春的信号,轻轻一吹,人间如笙。

柳笛,在春天笙歌。柳树,是村子的标志。生于农村,与树为伴。我们被房屋包围,房屋被树环绕。春来,草木苏醒,树木开始抽枝吐绿。柳树长在路口,枝条纤细,长如青丝,随风摇曳生情。“春风摆柳”,是母亲常说的一个词。柳树是不会偷懒的俏枝儿,春暖萌芽,枝身凸出的嫩芽微露,芽尖儿慢慢开始从鹅黄色变浅绿,直到淡淡的嫩绿布满枝头。春风很暖,把柳枝吹得陶醉,在风中左摇右摆。柳树有情,古人折柳赠人,折枝达意。柳,谐音“留”,折柳留人,送去了密密的留意与情思。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柳,是情思。儿时我们折柳做笛,留住的是童年岁月。诗中有柳“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柳枝倚春的万条青丝,光泽饱满,在阳光下闪着春的色彩。诗中有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能吹出如此美妙的旋律,我想,它是柳笛,因为只有柳笛,这支春笛的吹响,才能吹进人的心里,俘获满城春的风光。我庆幸自己参与过生命初始所有的春天。一树一柳,一春一生。

柳笛笙歌(童年的回忆)摘自网络

柳笛是儿时的一大玩物。那时玩具少,放学回家便和小伙伴约好爬树够柳枝,做草帽和柳笛。我们分工细致,有爬树的,有捡柳枝的。有时,大人怕我们爬树摔着了,会把钩子绑在木棍上,让我们举着棍子去钩柳枝。初春的柳枝,汁液丰盈,最宜做笛。树攒了一冬的营养,在春日释放。折断的枝条,断截处流出清亮亮、黏黏的液体散出悠悠沁人的清香。等柳枝够用了,就盘腿坐在树下,把树枝整齐的排好,看哪些适合做柳帽,哪些适合做柳笛。

柳笛笙歌(童年的回忆)摘自网络

做柳笛需要诀窍,不由着柳枝的性子来,是做不成柳笛的。拿起柳枝,双手拇指前后紧紧地贴着柳皮,左右轻轻拧捏,直到柳枝的皮与骨分离,顺着枝条的那股滑黏劲,把树骨从皮中抽离出来。“抽骨”也是一件技术活,抽的时候要小心,稍有不慎,树皮上的小疙瘩容易把皮划破,柳笛就吹不响了,之前做的努力也都是白费。抽骨前要屏住呼吸,用牙齿紧紧地咬住骨,双手轻捏着皮,慢慢地扭动皮与骨,再一点点的从中抽去。骨肉分离后,柳笛的模样就初步做成了,接着用小刀截成相应的自己想要的长度,用指甲把要吹的那一处外皮扣去,露出青黄内皮来,用手捏扁,约成半圆形,柳笛就算做好了。刚做好的柳笛含在口里,有一股淡淡的苦涩在味蕾之间流动,心里无比温暖。用力吹几下,心情可美了。

柳笛笙歌(童年的回忆)摘自网络

柳笛是儿时的宝贝,谁手里的柳笛越多,谁就是这个季节的孩子王。手里攥着一把柳笛,一路吹着回家,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万物有声,柳笛,是一首春歌,声声笛鸣,是春的归宿。柳笛,奏响了春天的乐曲,轻轻一吹,把春天吹进人的心里。转眼已过了吹柳笛的年纪,在河岸踏青,习惯随手折支柳,不做柳笛,只用鼻子闻闻,用舌舔舔,抿抿嘴,就像柳笛还在口中一样,童年还未走远。

柳笛,留住了春的脚步,是有温情的笛子。笛声悠扬,吹过童年的故乡。而今,柳树常在,童年渐行渐远。我在春天的梦里折柳做笛,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