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托的突破

 汐钰文艺范 2018-07-25

廉作林刻

  意大利画家乔托(1266~1337)复兴了自然主义,在中世纪时期将“人”第一次表现在画面上,具有开文艺复兴先河的历史意义。他的作品注重表达人性,崇尚自然,尊重科学,画中运用了透视法,摒弃了中世纪时期在平面空间上二维作画的方式,放弃拜占庭程式化绘画方式,用明暗造型表现人物,用短缩法表现空间。

  乔托画面布局具有建筑物般的威严,人物处理融入了感情色彩,区别于中世纪时期其他画家对现成模板的套用:他们只是将固定的各种元素拼凑在一起而合成一幅画,至于为何这样摆放,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乔托的伟大并不在于其绘画技法有多精湛,而是在于其突破性的思维,他是在中世纪时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艺术巨匠,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的伟大,是建立在无数前人探索、尝试的基础之上的,而乔托就是当年第一个向前走的人。

  在《宝座上的圣母》中,乔托用短缩法表现空间结构:宝座近大远小,人物有了生气,衣服上的布褶也被刻画得更为生动,圣母面部刻画以及微启的嘴角都被赋予人性,人物以及台阶上的光线明暗也处理得十分出彩,宝座周围众像面朝方向均不相同,与之前那些艺匠的作品中呆板的面部以及复制式的排列形成鲜明对比。不管是技法的运用还是思想的表达,乔托都是在与中世纪的绘画做着抗争,同时,也为文艺复兴开启了大门,其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性不可估量。

  (本栏长期征集“日知录”三字篆刻,投稿邮箱:rizhilu999@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