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陨石协会陨石检验检测标准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7-25

   国际陨石协会陨石

   检验检测标准 

 

                                                                         GB/T 160318

 


              检验检测机构基本要求

     

                          

 

 

 

 

 

 

 

                                                    

 

 


 

   

前  言  III 

引  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名词术语 2

4  基本要求 2

4.1  总则 1

4.2  法规要求…………………………………………………………………………………… . 2

4.3  技术要求…………………………………………………………………….. …… ………...3

4.4  管理要求……………………………………………………………………………….. ……4

4.5  责任要求 5

 


 

 

                                                    前  言


国际陨石协会是为全球陨石文化研究标准化而组成的专门机构,通过从事陨石专业领域活动组成的行业协会,负责国际陨石标准的制定。

本标准按照ISO/IEO导则第三部分中的规定起草。

国际陨石协会制定的国际陨石标准草案将传送给各成员机构进行表决,需至少得到75%参加投票成员机构的赞同,方可作为国际陨石标准予以发布。

考虑到本标准中的某些条款可能涉及专利权,标准的发布机构不负责对任何该类专利权的鉴别。

本标准由国际陨石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际陨石协会、中国陨石收藏家协会、莒南图森陨石文化交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淑涛、林永斌、杜全山许谋郑世联徐广民徐淑伟谢秉礼、刘大成、徐淑彬胡成伟王小兵张现林郑连章马学珍孙启泰、朱新福、丁海燕、康永、付伟斌、徐小龙、崔江燕、曹旭红、王


                                         

                                                   引  言      

                                                          

0.1 总则

国际陨石检验检测标准制定前,世界各国尚停留在通过科学手段单纯检测镍元素的程度,这种以偏盖全的检测方法与陨石学科检验检测的实际有巨大的差异,与国际陨石文化发展和陨石研究现实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客观存在。单纯依靠镍元素含量的多寡判定陨石的做法,导致众多陨石爱好者对来自宇宙的陨石视而不见,极大的影响了陨石研究主观能动性和陨石文化发展的积极性。

因此,推进国际陨石检验检测标准化建设,是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还原事实,提高世界各国陨石检验检测机构公信力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本标准从国际陨石研究机构大量检验检测数据的基础出发,为国际陨石检验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保障。


0.2理论依据

本标准在起草中,采纳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理论,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

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通过元素分析技术测定物质成分元素的含量以被检验检测样本中轻元素与组成陨石主要成分的重元素部分微量元素和微量放射性元素,微量镍元素这五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了判断检验检测样本的元素构成。

采纳陨石能量特性学说,陨石能量普遍高于地球岩石。陨石能量是陨石有别于地球岩石的主要差异。能量特性是最直接和最有效鉴定陨石的方式之一。

采纳陨石振动频率形式揭示陨石自身频率高于地球岩石的理论与事实。以图谱与曲线、数据的形式反映陨石的频率表现。

 

检验检测机构国家标准正文部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陨石检验检测机构的术语、鉴定方法及鉴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陨石种类的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其他各类实验室、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及相关方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xxxxx 陨石检验检测、鉴定、基本术语

3  名词和术语

下列名称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名词

 A元素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b 能量

能量是物质运动的量化转换,简称

 c 频率 

    物质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常用f表示

33.2术语

3.2.1特征术语(36个)

 

      密度、比重、磁性、形态、 熔壳、气印、熔流线、熔坑、切削、球粒、无球粒、震裂锥、

龟裂纹、断面、金属球粒、切削、比重、高爆、低爆、定向、翻滚、撞击、唇、熔洞、垂直陨击、贯穿孔、刮擦、消融、烧灼层、气道、发散纹、次爆炸、结晶、维氏纹、附着物、硫化物、

 

3.2.2陨石术语(52个)

 

    角砾岩、铁陨石、石铁陨石、中铁陨石、玻璃陨石、晶体陨石、火星陨石、月球陨石、碳质球粒陨石、镍铁陨石、小行星、火流星、玄武岩、橄榄石、长石、沉积岩、彗星、恒星、火球、发现、目击、火成岩、矿物质、镍纹石、硅酸盐、轻元素、重元素、镍元素、放射性、未知元素、微量元素、硫铁矿、铁纹石、纯橄榄岩、钙长石、钾长石、二辉橄榄岩、陨石坑、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钙、未分类、低铁陨石、生命陨石、铜陨石、金陨石、天珠、伊丁石、天狼星、木星、水星、


4.2  法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应掌握并遵守其从业活动中与诚信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准则及其他要求,并建立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诚信方面要求的信息跟踪和实施机制。


4.3  技术要求

4.3.1总则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过程的诚信要素进行有效识别。包括但不限于:

a)人员;

b设施和环境条件

c) 检验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

d)设备;

e测量溯源性

f抽样

g)检验检测样本的处理;


4.3.2人员能力

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最高管理者、管理人员、授权签字人、检验检测人员等接受诚信相关的培训,确保全员具有高尚品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确保每位人员的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4.3.3标准方法

检验检测机构应严格依据检验检测制度、程序、标准、方法、方案、作业指导书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确保相关要求的有效性,任何偏离规定的行为须经科学审核。


4.3.3-1陨石目测检验

     陨石多具备高低空爆炸、高温烧灼、摩擦、撞击、切削、熔融等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熔壳、熔流线、熔坑、熔流唇、气印、龟裂纹、震裂锥、排气孔、中空旋转、定向、翻滚、刮擦等陨落痕迹特征。

陨石的形态具有不确定性:或规则、或不规则,千变万化。

陨石的断面可见熔融的金属球粒和非均质集合体,某些石陨石可见显著的球粒特征。

陨石的色彩非常丰富: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彩都有发现。个别陨石的熔壳呈玻璃质透明状态。

陨石具有一定的磁性特征:或强烈或中等或微弱,某些陨石几乎没有磁性特征。

陨石的比重多大于地球岩石,极个别陨石种类的比重会小于地球岩石。


4.3.3-2陨石物理检测

陨石具有能量特征,不同种类陨石陨石能量大小有差异。陨石能量还与陨石样本的体积大小有关。

A.手心能量检测法:手心向下,自然顺直。时间分别为5秒钟。

    a)距离疑似陨石样本3厘米,手心有微热感觉;

    b)距离疑似陨石样本5厘米,手心有发麻的感觉;

    c)距离疑似陨石样本15厘米,手心有升腾的冷气感觉。

    B.水质检测法:通过疑似陨石样本对纯净水矿物质含量检测,能够改变水质的是陨石。

    a)取干净的光学玻璃杯一个。

b)根据样本大小取适量纯净水置于光学玻璃杯内。

c)用水质检测仪检测纯净水中矿物质含量并记录数据。

d)将疑似陨石样本置于玻璃杯内的纯净水中3分钟。

e)通过水质检测仪测量玻璃杯内纯净水矿物质含量并记录数据。

f)通过疑似陨石样本置于纯净水前后矿物质含量变化分析。

陨石会改变水质,增加纯净水矿物质含量。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4.3.3-3陨石元素检测

     通过检测疑似陨石样本元素构成来分析是否陨石的科学手段。陨石应具有一定数量的未知元素,陨石应含有一定数量的陨石矿物成分,陨石应含有相当数量的微量元素和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陨石中含有微量的镍元素。

a)LE(轻元素)含量百分比不低于10%

B)陨石矿物含量是体现陨石属性的主要元素,约为疑似陨石样本总量的30%~70%左右。

c)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约占疑似陨石样本的2%左右。

d)氧化镍的含量石陨石约为50ppm左右,铁陨石约为20ppm左右。

e)陨石中各种微量放射性元素的总和约为1000~1200ppm左右。


4.3.3-4陨石能量检测

   陨石多具有能量特征。陨石能量以焦耳(J)表示。陨石能量检测仪可以通过图谱或者数值来检测不同陨石的能量数值。陨石的J数值明显高于地球岩石的能量值。不同的陨石能量不同。


4.3.3-5陨石频率检测

   陨石多具有高频率特征。通过陨石频率检测仪来测定陨石的超声波,从2万到300万赫兹之间,以此区别陨石与普通岩石。


4.3.4设备管理

     检验检测设备应定期校准,设备在规定的校准周期内应进行在用核查。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功能应正常,并进行有效维护。


4.3.5 信息技术

    检验检测机构应结合自身条件,适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检验检测样品流转的全过程进行真实记录,并确保检验检测记录可追溯。


4.3.6质量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应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检验检测的有效性,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据时,应采取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4.3.7客户服务

    检验检测机构接受委托开展检验检测时,应识别客户的需求,结合自身法定条件、资质范围和业务状况,诚信对外宣传,诚实接受检验检测委托,与客户签订合同,并确保合法、有能力以及按时完成合同约定的检验检测任务。

    检验检测机构实施检验检测时,需要或者已经发生偏离合同要求时,应及时告知客户,配合客户分析偏离带来的影响。偏离合同带来后果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4.3.8报告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验检测结果,并符合检验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不应随意编造、更改或者毁灭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应完整、真实和可追溯,并得到妥善保存和管理。检验检测人员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检验检测记录、证书、报告不得随意涂改,所有修改应有相关规定和授权。当有必要发布全新的检验检测报告时,应注以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


4.4  管理要求

4.4.1 组织

       检验检测机构或其所在组织应是一个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其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应与其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

      如果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组织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建立有效的制度避免这些活动对检验检测活动产生影响。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主动告知监管部门及检验检测委托方相关活动的情况、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采取的处理措施。必要时,应将相关情况对社会明示。


4.4.2 管理体系

       检验检测机构根据法律法规、标准或技术规范建立的管理体系,应当覆盖检验检测机构所有场所和所有活动并有效实施。管理体系中应有本检验检测机构对诚信建设的相关要求。应建立措施避免管理体系流于形式或者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际运行情况脱节。当管理体系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评估变化对检验检测活动的影响;必要时,主动告知监管部门或者对社会明示。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申诉、投诉处理程序,并有效进行纠正,特别是有关诚信方面的申诉、投诉应有程序化的有效处理。

    检验检测机构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时,应关注对诚信建设的评价。


4.4.3独立性和公正性

      检验检测机构应:

a) 有措施确保其管理层和员工不受任何来自内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对工作质量以及公正性有不良影响的压力和影响;

b) 有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政策和程序,包括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的保护程序;

c) 有政策和程序以避免参与任何会降低其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城市性方面的可信度的活动。


4.4.4 人员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员应当(但不限于):

a) 不应与其从事的检验检测项目所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

b) 不应参与任何有碍于检验检测判断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c) 不应参与和检验检测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d) 不应因受到商业贿赂,为客户出具虚假结论;

e) 不应因谋求不正当利益,威胁、诱骗或者利用欺诈的手段影响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

检验检测机构所有人员的档案应真实、可信。


4.4.5报告审批

        最高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手段识别报告的真实性,且不应施加任何压力改变检验检测的实际结果和数据。授权签字人员对最终结果负总责。


4.4.6客户服务

       检验检测机构在确保为其他客户保密的前提下,在明确客户要求和允许客户监视其相关工作表现方面应积极与客户或其代表合作。

      检验检测机构在营销过程中不应做出违反检验检测公正性、公平性科学性的承诺。


4.4.7能力验证

       检验检测机构参加由外部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或者测量审核、实验室间比对等其质量控制活动时,应诚实检验检测,并报告真实的检验检测结果以及原始记录。


4.4.8诚信文化

        检验检测机构应开展以诚信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树立诚信理念,参与内部和外部信文化传播活动。诚信文化建设应包括:

     a) 质量文化;

     b) 品牌文化;

     c) 承诺文化。


4.4.9诚信保障机制

      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制定诚信要素识别程序、诚信要素监控程序、诚信实施奖罚程序等,建立诚信保障机制。


4.5  责任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应以多种和方式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包括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和公益支持等方面的行为。检验检测机构应:

a) 提出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的关键过程及绩效指标,以及应对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服务和运行出现的风险的关键过程及绩效指标;

b) 预见和应对公众对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服务和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c) 明确检验检测活动、服务和运对质量安全、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卫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采取的措施;

d) 定期员工进行健康和安全知识培训,包括现场、专用的工作培训

e) 为员工提供必须的个人护装置;

f) 确保遵守诚信准则,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真实性

g确保所有活动和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与客、供方和合作伙伴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h在检验检测、服务、运行中发现带有区域性、普遍性以及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当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报告;

i应支持公益事业,如承担公益检验检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