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到这几点,你离优秀的临床药师就不远啦

 周胜来 2018-07-25

提起在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医生和护士,其实临床上还有一群人,他们身兼重任却并不广为人知,他们就是——临床药师。


提供药事服务和管理,协助医生正确使用药物,对于临床药师来说: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他们常常面临患者的不了解,医生的不认可,角色定位不清,自我认同度低……


这些都被一位感染科的医生看在眼里,他是复旦大学抗生素研究所临床应用室和华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杨帆教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感染医师,他致力于药师人才培养,被称为药师的好朋友。在感染药师沙龙上,他对年轻一代药师队伍的成长,提出了真诚的建议和期许。



充实知识


系统掌握临床微生物学知识

现在大部分临床药师并非临床药学专业出身,首先需要系统补充临床微生物学知识。包括:

- 常见微生物的分类

- 致病性

- 各部位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

- 培养阳性的意义

- 药敏结果的解读

虽然药师并不参与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但清楚这一过程才能理解细菌在各部位有无致病意义或污染的机会,对于判断标本阳性有重要意义

对药敏结果的解读也至关重要。药敏结果显示敏感的药物是否就不能选用?例如,链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但如果医院只有头孢噻肟该怎么办?大肠埃希氏菌对头孢曲松耐药,对头孢他啶敏感,能否使用头孢他啶?


培养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

除基础知识外,临床药师需具备一些关键的临床思维。感染病的诊断有几个步骤:一、是不是感染;二、感染部位;三、严重程度。判断是不是感染对于医生是一个很大挑战。有些医生有惰性,怕承担责任,患者一旦发热就诊断感染,进一步造成抗菌药滥用。

在诊断感染时,感染部位要特别注意。有些医生看到患者白细胞增高和发热就认为是感染,使用抗感染药物,随后患者体温下降就认为疾病已治愈,但却回答不出感染部位究竟在哪,这存在巨大隐患!没有诊断部位的感染是不完整的。

鉴别诊断不是药师的职责和专长,但一定要意识到它的必要性,即使在诊断有十足的把握时也需要这样形式主义去强迫医生反省是否存在别的情况可以解释,强迫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避免疑人偷斧的错误。

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时,还要考虑诸多因素,需牢记细菌的首选和备选药物、组织浓度、生理病理状况、安全性和细菌耐药的选择压力、卫生经济学甚至患者习惯

重视学习临床诊疗指南

在抗菌药的管理中,很多医生会抗议药师仅凭指导原则或药物手册来质疑临床用药。药师要重视临床指南的学习,与临床医生讨论时以指南为依据,就能得到尊重。

另外,药师还要考虑到临床的复杂性,临床医生的压力大,做决定时有很多干扰因素。尤其是在处方点评时,药师应记住有些问题远比想象的复杂。


找准位置


药师在诊疗团队中不应以替代医生为目标。医生是治疗的枢纽和最后的决策者,地位高但同时责任大,药师和医生只是分工不同,并非人格和重要性的差别。大家需要找准位置,扬长避短,与医生错位发展。

这几年临床药师借助抗菌药管理在医院的地位大有提高,有些药师把自己当做评判者,认为自己可以临床,可以指导医生治疗,但这是误区。药师是参与管理团队,大家应相互支持与配合,并非指导,应是建议

临床上有一种住院医生综合征,行医2~3年左右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瞧不起上级医生的瞻前顾后,等到自己成为主治医生或主任时,才发觉当年的年少轻狂。药师也是如此,要先服务再管理。服务是什么?是用药学知识在诊疗中发挥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临真正有价值药的保障

上海某家非常知名的医院,荒唐地实行过几年上半月使用美罗培南,下半月使用亚胺培南的做法。我在会诊时发现一个心外科病人,使用美罗培南已经产生了轻微的震颤,但他们的医生居然说明天开始换亚胺培南,这就是药学同道不作为的表现。


有所为有所不为


患者教育与科普把握分寸

患者的教育和科普是药师的重要职责之一,但事先一定要与临床医生沟通,否则很可能与医生口径不同,让患者对整个团队产生不信任。并且,安全性教育和科普要讲究分寸,患者和专业人员需要知道的东西不一样,盲目科普一些专业的知识会吓到病人。

很多医生或药师在对患者教育时以卖弄学问为目的,就像给小孩一把刀,只会让他们伤害到自己。教育和科普的目的是教病人理解自己的疾病,如何配合诊疗。

诊断非药师强项

诊断不是药师的强项,但不是不可干预。药师需要查看有无鉴别诊断,依据是否充分,但一定记得诊断是药师的薄弱环节


反面例子

一位COPD患者有意识障碍的表现,抗菌治疗效果不好,药师查房认为该患者意识障碍是脑膜炎的表现,更换了脑膜通透性强的抗菌药。用药后患者症状改善,药师自认很自豪。


但其实,严重COPD患者产生意识障碍是因为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平时的吸氧和平喘治疗就会使意识障碍减轻,而这位药师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没有做任何的相应检查和腰穿。所以,千万不要想当然!



处方点评抓常见问题

药事管理中切忌对数据的分析简单粗暴,例如有些医院一刀切」把用药占比前十位的药物都停掉。实际上,管理不能光看指标。一个科室抗菌药使用多了,是不是就要处罚?其实应该去调阅病史,判断是不是合理的用药,如果有指征就不应该处罚。

处方点评中强烈建议抓常见和普遍问题,这对全院乃至社会的改变最大,而不是一些有较大争议的问题和个别情况。对此,杨教授一针见血指出了现如今临床中亟待改善的问题,例如:


- 时间依赖性药物(β-内酰胺类)除厄他培南培南和头孢曲松外应多次给药,但还有很多医院采取一天一次(qd),或者医嘱每日二次(bid)但上午就全部滴光的情况。对此,临床药师很容易进行干预。



- 感染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使用青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是所有指南都推荐的标配,但现在众多医院无一例外都会使用万古霉素。



- 很多医院还在进行头孢皮试,实在是劳民伤财。对此药师应该发挥关键作用,争取早日取消头孢皮试。


- 青霉素皮试:很多医务人员在病史询问上很不规范,对皮试阳性的意义理解错误,没有阴性对照,假阳性率太高,把很多不过敏的病人认为是过敏,导致青霉素使用过低。


- 一些媒体喜欢采用危言耸听的标题,描述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这种所谓的「科普」抛开了剂量和发生率谈不良反应,只会造成患者的不必要恐慌,甚至对医生的怀疑。在健康教育中专业人员要把握好分寸,不能标题党,哗众取宠。


如果能够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编辑 | 汪书怡

终审 | 汪言安  郭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