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的文章里,小编一直在和大家聊省份的划分问题。在近代的历史上,确实有一些省份存在的时间不算太长,例如平原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等等。但这些省份都不是存在时间最短的省份,在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了江淮省,这个省份仅仅存在了不到4个月。那么,当年的清朝皇帝为何要把江苏省一分为二,既然已经分家,又为何要重新合并呢?其实,这完全是为了安排大量闲散人员想出的办法。 在明朝统治期间,江苏和安徽原本是一家人。当时被称为南直隶,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了明朝灭亡。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由于首都确立在北京,南直隶被改成了江南省。但是清朝皇帝对这个省份很不放心,江南省人口众多、经济富庶,万一出现一个类似于朱元璋的人物,那大清国该怎么办?为了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清朝开始分割江南省。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江南省正式分家,江苏省和安徽省建立。江苏省建立之后,关于省会的问题折腾了很久,南京和苏州反复变化。 江苏省的辖区由三部分组成,苏中、苏南和苏北。从文化来说,苏北接近于中原。苏中则是标准的江淮文化,至于苏南就是江南风格。本来没有一点事,每个省都有巡抚,东南地区还有两江总督。但还有一个机构,那就是漕运衙门。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粮食和其他财富都是通过大运河运到京城的。为了更好的管理大运河,专门建立了漕运衙门,最高长官是漕运总督。这是能够与封疆大吏对抗的官职,权力非常大。但是到了近代之后,大运河年久失修,经常出现翻船的情况。 此外,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粮船海运开始执行。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大运河的作用大大降低,漕运衙门也成了空架子。清朝高层决定裁撤漕运衙门,但是一大群办公人员怎么安排呢?无论什么机构也分配不了这么多人。最后,清朝高层一拍脑袋决定重建一个机构,那就是让江苏省分家,这样一来,漕运衙门的人就有了新岗位。1905年,清朝高层不顾江南官员的反对将江苏省一分为二。南京、淮安、徐州、扬州、海州等地区建立了江淮省,省会选择了淮安。 至于原来的江苏省,就剩下了苏州、镇江、常州等苏南地区,管辖区大大缩小。由于连省会南京都被划到了江淮省,江苏的省会重新搬到了苏州。原来的漕运总督直接就任江淮巡抚,至于两江总督则一口气下辖4个省。众所周知,江南地区文风很盛,除了做官的也很多。这些官员强烈反对江苏分家,因为江苏省就剩下了4个州府,管辖区比原来的道台差不多。江苏省分家之后,朝中的议论很多。作为清流领袖,湖广总督张之洞也反对把江苏省分家。 由于反对的呼声实在是太高,到了5月份,清朝高层决定撤销江淮省,恢复江苏省原来的样子。至于漕运衙门的工作人员,分配到了总督衙门和好几个巡抚衙门、知府衙门。就这样,江苏省分家的历史结束。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建国的初期也出现过,为了治理黄河,河南省被一份为二,建立了平原省。当年,几年之后,两个省再次合并。关于平原省的故事,小编明天再给大家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