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5年1月,清朝宣布将江苏省一分为二,将来的江苏省分为了江苏省和江淮省。在分家之后,江苏省的北部和西部成为了江淮省,江苏省只剩下了原来的东部地区。但是这样的情况仅仅存在了3个月,到了4月份,清朝又取消了江淮省。那么,为何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呢? 一、江苏和安徽原本是一家人 其实安徽和江苏原本也是一家人,在明朝建立之后,江苏、安徽地区被称为直隶。即使明朝定都北京之后,江苏、安徽仍被称为南直隶,因为当时河北地区成为了北直隶。1644年,清朝入关以后,继续定都北京。既然北京成了首都,河北地区自然成了唯一的直隶区。明朝原来的南直隶地区不复存在,清朝将南直隶改为了江南省。但清朝并不放心,因为江南省的地区太大,而且又是全国的赋税重地。万一江南地区出现了牛人,那江南地区很有可能成为割据一方。出于各方面的需要,在清朝康熙时期,清朝正式将江南省分家。原来的江南省分为了江苏省和安徽省,这两个省份的由来也很有意思。安徽是安庆和芜湖合并的简称,而江苏是江宁和苏州合并的简称。 不过起初,江苏省的省会是苏州,而安徽省的省会反而是南京。没错,从康熙初期到乾隆中期的这段时间里,南京确实是安徽的省会。直到乾隆中期,清朝才重新划分了省会,南京成为江苏省会,安庆成为安徽的省会。就这样,江苏和安徽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运河。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来,内陆河流就是重要的运输通道。到了元朝时期,从江南到京师的运河得到了改善。依靠北方地区的粮食根本无法养活京师那么多人,因此元明清三朝中,京师的粮食都需要从江南运输。除了粮食以外,还有各种货物等等。因此,当时有专门的漕帮。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职务,这就是漕运总督。由于清朝对东南地区非常重视,因此漕运总督的地位至关重要。 二、随着科技的发展,漕运也有没落的时候 漕运总督的职位就是保证河道的畅通,这可是重要任务。当时河道总督的地位和各地的总督、巡抚是平级的,但科技在发展,各方面都在变。自从1840年之后,西方人开始进入清朝。对比西方的大货轮,清朝自己的小木船差的太远。因此,出现了漕粮海运的计划。利用海船运输粮食不仅数量大,而且速度快。与之相比,运河漕运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因此,裁撤漕运衙门的声音出现了。可是漕运衙门那么多人,这该怎么处理呢?最后,清朝内部的大佬们大脑一拍,干脆将江苏省一分为二。这样一来,原来漕运衙门的官员就都成了地方官员。1905年1月,清朝将江苏省一分为二,原来的江苏省分为了江苏省和江淮省。 划分之后,江苏省的辖区仅剩下了4府1州,也就是江苏的东部地区。而江淮省分到了原来江苏省的北部和西部,最坑的是,江苏的省会只能迁往苏州,因为南京是江淮省的辖区。认真的说,江苏省的面积本来就不是很大,一分为二之后,就更小了。尤其是江苏省,仅仅剩下了今天的镇江、苏州等地,简直没法维持。当时,张之洞等地方人物都认为把江苏分家是一个败笔,其他的封疆大吏也是这个观点。清朝方面最终认识到了这一错误政策,在1905年的4月,又下令撤销了江淮省。所以江淮省仅仅持续了3个月,这场闹剧最终以尘归尘土归土而结束。原来漕运衙门的官员另有安排,江苏省还是原来的江苏省,这很有可能是清朝干的最没有远见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