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老子7-天为谁长,地为谁久

 秦岭之尖 2018-07-26

《道德经》第七章是根据《周易》蒙卦而写。蒙字一般解释为蒙昧,其实原义为攀援植物,指植物顺着架子攀爬。由此联系到“天长地久”、“后其身而身先”等思想。故“天长地久”是由“蒙”字引发并展开的,而老子在文章中往往省略掉这个引子。


文 | 杨吉德



【白话解读第七章】

为什么植物能够长长的攀援,是因为天无限的长,为植物留出足够的伸展空间。

为什么植物不被严寒摧灭,因为地无限的厚,为其根部提供着充足的养分。

为什么说天长和地久?因为她不是为自己而存在的。

天地就这样永恒的存在,没有削减,也没有增加,她只是为万物提供生长的时间和空间。

万物是天地的容貌,天地忘却了自己的存在,万物的茁壮生长却彰显了她的永存。



知道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了什么是圣人的品德。

圣人在利益面前总是退居于后,因为他明白,民富才能国强,民众富裕了,他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圣人总是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民众不为名利所诱惑,圣人的地位还会受到威胁吗!

天地成就万物,天地就得以永存;圣人为万民造福,圣人就被万民拥戴而永存。

这不是由于他没有向世人展现出私心的缘故吗!所以才能成就他成为圣人的私心。

(本章解析请参阅《道德经第7章-为何“天长地久”最后归结到“私”上》



【第七章原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