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调孚冒着大火抢救书稿——现代书业掌故之十一

 老骆驼4753 2018-07-26


“左联”青年作家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是1933年创作的。它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性作品,同时还是30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端木蕻良


在战乱频仍的年代,这部作品能“死里逃生”,还多亏了开明书店的编辑徐调孚,一个被誉为“作者的知音”(周振甫语)的人。 


            

徐调孚


30年代初期,郑振铎正在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当他得知端木蕻良手头有部刚写就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觉得选题很好,加上以前看过他别的作品,就计划将其纳入自己正在主编的一套文学丛书之中。但当时馆方审阅后认为有“违碍之处”,不肯出版。待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开明书店收到这部作品,审后觉得还不错,没有提什么特别要求,很快就按照原稿付排了。   

  

           

 《科尔沁旗草原》


看完清样,似乎万事俱备,只欠印刷了。端木蕻良应朋友之约去青岛看海,体验海上生活,打算写一部反映海上生活的小说。不过,此时的上海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况。抗日战争爆发前,不太懂政治和时局的开明管理层对形势估计不足,认为国民党政府不会同日本帝国主义开战,因此对于战争事先没有作必要的准备。到“八一三”淞沪之战打响,开明损失惨重就不可避免了。当时,开明设在上海虹口梧州路(闸北区附近)的经理室、编译所、货栈,以及美成印刷厂,于战争发生后的第三天即中了日本侵略军的炮弹。开明所有的图版纸型、藏书资料、几百万册的存货,以及正在印刷厂待印的《二十五史》全部锌版和美成印刷厂的所有器材,全给日本鬼子的炮火击毁了,损失竟达开明总资产的百分之八十。


前排左起:叶圣陶、章锡琛、傅彬然,后排左起:徐调孚、金仲华、贾祖璋、顾均正


 “八一三”前夕,端木蕻良才回到上海。但这期间沪上已是一片混乱,人心惶惶,大家各自东躲西藏,准备撤退。端木连自己已付排的小说文稿,也顾不上去管它了,认为这时候肯定是凶多吉少,最好不抱希望。有一天,他去茅盾家,茅盾从里屋取出一个包裹来,用手轻轻打开,闯进端木眼帘的竟然是《科尔沁旗草原》的手稿。这让他实在有些喜出望外!这时,茅盾才笑盈盈地告诉端木,是徐调孚冒着大火,跑到印刷厂,把仅存的一点稿子抢救出来的,《科尔沁旗草原》就是其中的一部。那时徐调孚已经是鼎鼎大名,集编辑和作家于一身。他早在商务工作时就是郑振铎、叶圣陶先后主编《小说月报》的得力助手,也是文学研究会最早的会员之一。他编著的《世界文学名著讲话》、翻译的《木偶奇遇记》、撰写的许多书刊广告等都广受读者好评,得到市场认可。年轻的端木蕻良这时还籍籍无名,和徐调孚并不认识。徐调孚不顾个人安危抢救书稿,完全出于对作者心血和创作成果的爱护。当时他从火中抢救出来的不止端木一部稿子,事后他也没有对人提起此事,说不定早已忘却。在端木心中,却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半个世纪后还满怀感激之情地回忆起这件事。


《小说月报》


1939年,端木蕻良在重庆收到了开明书店重新排印出版的《科尔沁旗草原》一书。直到这个时候,作者1933年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才得以和读者见面。这还多亏了徐调孚。发现作者、培养作者、爱护作品,让徐调孚赢得了众多作者的信任和亲近。他在协助编辑《小说月报》的八年中,从自由来稿中挑选出包括当时尚未成名的巴金、丁玲等人的早期作品,推荐给郑、叶过目,使其得以公开发表,后来又连续发表其作品,可说是慧眼识才,扶持有功。所以,他们后来都成了徐调孚的好朋友。      

            

             

丁玲


从徐调孚对《科尔沁旗草原》的抢救,我们还想到他对另一个著名女性作家丁玲成名之作的发现过程。说来也有点意思。据徐调孚的女儿回忆,父亲有个检查字纸篓的习惯,生怕倒掉有用的字条之类。他曾在检查《小说月报》编辑部的字纸篓时发现一篇误落在篓子里的来稿。当时的编辑只有徐调孚和叶圣陶,二人都不知道是怎么落进去的。他们不用的稿子一般都会退给作者,可用而暂时不用的作为储备,从来没有废稿堆,更不会把稿子扔进纸篓。当时,徐调孚发现这竟是一篇好稿,即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于是征得叶圣陶的同意发表了。这件事他从未对人说过,除了叶圣陶没人知道。事隔二十多年后,子女们为他倒家里的字纸篓时,他要他们仔细检查一下,才无意中提起此事。叶圣陶说:“《小说月报》的工作是调孚和我共同做的,有许多好作品正是调孚在成堆的来稿里发现的。”其中也可能包括丁玲这篇在内。后来文学界也有传为丁玲这部小说是叶圣陶捡拾出来的说法。   


       傅璇琮


著名学者、作家,也是文学编辑家的施蛰存曾在《缅怀开明》一文中提到徐调孚,说他“是编辑工作队伍里的无名英雄”,“但是,文艺界的人,都知道徐调孚的为人,他孜孜矻矻地埋头工作,从来不露才扬己” 。这说的应是民国时期的徐调孚。新中国成立后,徐调孚先是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任部主任,后调入古籍出版社,旋即又转入中华书局任文学编辑、文学组组长(主任)。50年代后期分配到中华工作的傅璇琮(后来担任过中华的总编辑)、程毅中、沈玉成都曾在他领导下的文学组工作多年,深受教益。在他去世后,三人合写了《追忆调老》一文,发表于2001年出版的《回忆中华书局》。里面还有不少感人的故事和生动的事例,当另文再谈。


 参考文献

1.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我与开明》,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

2.  程毅中:《怀念“编辑专家”徐调孚》,载《中华读书报》,2011年12月28日。

3.  欧阳文彬著:《欧阳文彬文集》(散文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