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5月26日

 wyj剑神卓不凡 2018-07-26


驿路荟萃



2001--8  武当山(T)

发行时间  2001年5月26日

全套3枚      面值2.20元

(3-1)60分    南岩秋色     2500万枚

(3-2)80分    紫霄瑞雪     2500万枚

(3-3)80分    太子环翠     1700万枚

邮票规格   30×50毫米

邮票版别   影写版

齿孔度数   P12

整张枚数   20枚(4×5)

发 行 量  1700万套

邮票设计   阎炳武、刘弘

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10元


武当山古称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石堰市境内,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之一,

方圆30多平方公里之内有72峰、36崖、9台、10石、11洞及3潭、9泉、9井、10池、24涧等胜景。

峰奇谷险,风景秀丽,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巍峨高耸,雄伟俊秀,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誉。


北通秦岭,南接巴山,群峰耸立,云雾缭绕,树密林深,涧水长流,明代以后这里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

这里还是著名的武当拳发源地。

武当山古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工艺精湛,瑰丽辉煌,与奇峰幽谷融为一体,相映生辉。

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武当山,相传为上古玄武(即真武)修仙得道飞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故名。

因此,武当山成为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

据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

宋、元以来,代有开拓扩建。

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曾动用军夫30多万人在此大兴土木。

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宫观内保存的各类神像、法器、经籍等都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武当武术与道教渊源甚深。

在武林中,素有“南尊武当,北宗少林”之说。

据传,北宋徽宗时的武当道士张三丰所创立的武当内家拳,

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内刚, 行动走架如浮云流水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

在武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武术的一个主要流派。

武当山正以其绚丽的自然风光,宏伟的古代建筑,神秘的道教文化和 玄妙的武当武术而饮誉海内外。


2001--8M  武当山(小型张)(T)

发行时间 2001年5月26日

(1-1)8元    金顶春晓     1500万枚

小型张规格  150×90毫米

邮票规格   47×72毫米

小型张版别   影写版       

发 行 量   1500万枚

原画作者   徐建明

摄  影 师    汪传树

小型张设计   王虎鸣

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10元


2018--13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纪念邮票

发行时间 2018年5月26日

全套4枚            面值4.8元  

(4-1)1.2元     李时珍

(4-2)1.2元   《本草纲目》

(4-3)1.2元     宋应星

(4-4)1.2元  《天工开物》

邮票规格    33×44毫米

邮票版别    胶印版

齿孔度数    13.5度

整张枚数    12枚

整张规格    162×172毫米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邮票设计     李晨 

责任编辑     刘畅

印 刷 厂   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4-1)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23岁开始随父行医,曾供职太医院,行医数十载,当时已很有名望。

为修正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的错误,李时珍历时27年,到各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编撰完成了长达52卷的中医典籍——《本草纲目》。

图中李时珍身披斗笠,一手举药草,一手拿药锄,正在仔细端详手中的三七药草。


(4-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分为16部、60类,共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中内容是摆放在书案上的《本草纲目》,一盏油灯、一只茶盏表现出李时珍潜心著书的辛劳,背景采用了“金陵本”《本草纲目》的序言部分和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三七、朱砂根、千年艾、绿毛龟。


(4-3)宋应星

宋应星(1587-?),江西奉新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

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图表现宋应星在花机旁与织工研究纺织工艺(不是秘书)


(4-4)《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全书分为上中下3编,18卷,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包括农业技术,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技术。


图展示了《天工开物》明代初刻本(即涂本)中的两幅插图:

双作用活塞式风箱和水碓,背景采用了明代初刻本《天工开物》的上卷首页图。


集藏路上,让我们一路同行,

直至鲜花盛开之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