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知录丨朱熹:温和不争 是生命最好的样子

 恶猪王520 2018-07-27

日知录

持养之久,则气渐和。气和则温裕婉顺,望之者意消忿解,而无招咈取怒之患矣。

——《近思录》

一个长期注重涵养身心的人,会有怎样的不同?

南宋大儒朱熹如是说,人若修持得久了,气质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就像一块美玉,越打磨越温润。

这样一个人站在面前,无须造作多言,就自带些和风惠日的气象。他的光明和温暖足以驱散阴郁、治愈怨忿,人们与他言谈交接,都会不自觉带上三分柔和。

这样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人;这样的修养,是真正富饶的涵养。


《论语》中讲:“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主张人有四种“病”当尽力杜绝:“意”,即私意;“必”,即期必;“固”,即固执;“我”,即私己。

宋代理学家张载认为,这四种“病”只要有其中一种,就与天地和气不相似,自然难成为一个和气的人。

这四种“病”的病根,说到底就是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所到之处尽是执念和障碍。

一个人强大的标志,就是懂得在人我世事之间和谐共处,而非偏执地想要处处胜人一筹、高人一等。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其中,仿佛只有强势的性情作为盔甲保驾护航,才能在竞争的激流中生存下来。

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时刻,比如经历了挫败和失望,我们不得不暂时跳出来、静下来,才依稀意识到强势和强大是两回事。

强势,是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除了自己没有别人;

强大,是以谦卑自处,目中有人,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

前者只知拼命地索取和征服,内在却愈发匮乏贫瘠;后者懂得平和地分享和给予,心中则日益纯净丰盈。

强势的人,看待事物容易截然二分,凡事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爱即恨;

强大的人,眼界放宽了,心放大了,是非、对错、祸福都是相对的。

今天看是祸,日后再看可能就是福;如此看是错,换个角度可能就是对。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喜欢春天,随着年龄越长,反而越偏爱秋天。

丰子恺先生就曾说:“我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且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

群花竞艳,蝶飞蜂舞,柳絮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美则美矣,却不如经过了整个炎夏后的秋天,丽日晒褪了狂喜,秋雨涤去了焦灼,剩下了开朗调和的心境,温柔地珍视着这个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