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闷热潮湿三伏天,专家教您巧祛湿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7-27

出场专家: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崔淑华

四肢沉重食欲差、困倦疲乏没精神……当身体出现这些情况时,可能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那体内为何会产生湿气?又如何来预防体内湿气过重呢?对此,记者咨询了中医专家。专家表示,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环境潮湿等多种方式,达到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目的。

闷热潮湿三伏天,专家教您巧祛湿

病例

体内湿气过重,早晨起床犯困犯懒

“早晨六点半,闹钟准时响起。虽然已经到了该起床的点儿,但还是觉得特别困,总感觉身上有东西包裹着,懒得动弹。一觉醒来,本该是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才对,怎么会这样呢?”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门诊,市民刘先生向医生诉说了他的情况。刘先生说,除了没精神,这段时间他的食欲也很差,往往需要辛辣、甜食或重口味的食物来刺激食欲。

“七八月份也叫长夏,此时正值湿气当令。中医讲的‘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接诊的中医科主任医师崔淑华表示,早晨起床犯困犯懒的症状,就是典型的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

警惕

人体很多疾病的产生都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

崔淑华介绍,湿为阴邪,可阻遏人体阳气;湿性重浊,可阻碍气血运行;湿性缠绵,可使疾病久治不愈。

湿邪侵袭人体,由表及里可损及皮毛、肌肉、筋脉、骨骼、脏腑,导致经络肢节不畅,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各种症状。例如,湿气侵犯头部,可导致头脑昏沉、发蒙,头重如裹;侵犯肌肉可致身体四肢沉重、酸痛等;侵犯关节可致关节疼痛等;湿邪停滞肠胃可见腹满、腹胀、腹泻、大便粘腻、恶心、食欲不振等。

崔淑华表示,湿邪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为感受自然界中湿气而致,内湿则为人体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所致。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暑湿熏蒸等原因使人体易感受外湿。而夏季天气热,人们喜食生冷,开空调受凉,易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停聚体内生成内湿。内湿与外湿可合而为病,这正是导致夏季体内湿气过重的主要原因。

预防

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环境潮湿

崔淑华表示,湿气重的原因很多,也较复杂。其中长期居住在潮湿的地方,不喜欢运动,或喜食生冷、肥肉、甜食、辛辣、油炸等重口味食品,长期吹空调、电扇等原因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居住习惯来预防体内湿气过重。

避免环境潮湿,晴朗天气开窗通风、多晾晒被褥,阴雨潮湿天气可用空调的除湿功能,保持室内干燥。不直接睡地板,不穿湿衣,不盖湿被;饮食宜清淡,少食寒凉、油腻食品,饮酒勿过量。可适量多进食一些具有除湿作用的食物,如扁豆、薏米、赤小豆、莲子、冬瓜、山药、绿豆芽、黄花菜等;坚持适量运动,如健走、慢跑、八段锦、五禽戏等,积极排汗有助于驱散体内的湿气,提高身体抵抗力,但要注意避免大汗淋漓,切记大汗后不要急于冲凉洗澡,以免湿邪从皮毛乘虚而入;避免淋雨,若涉水淋雨,要及时更换衣物;尽量避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

健康小贴士

中医祛湿有哪些好办法?

针对大家关心的中医祛湿问题,崔淑华整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了中医祛湿好办法。

中医祛湿有很多好方法,大家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用薏米来祛湿,为什么呢?在中药里薏米称为“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它列为药中上品,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崔淑华表示,薏米食药两用,具有健脾渗湿、利水的功能。既可以通过健脾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而消除内湿,并减少内湿生成;也可以通过利小便,使湿邪从小便排出。因此说吃薏米是祛湿的一服“良药”。

闷热潮湿三伏天,专家教您巧祛湿

崔淑华还提醒,家庭食用多为生薏米,药用时除了生薏米外还有炒薏米。生薏米性偏寒凉,以利水渗湿为主;而炒薏米可以增强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者。

此外还有:

1.除湿穴位:足三里、丰隆、脾俞、阴陵泉、大横等穴位均具有健脾除湿的作用,可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针刺、埋线或艾灸。

2.拔罐:可沿膀胱经走罐或留罐,对于调节脏腑功能、祛除湿气很有益处。

3.食疗药膳:可选择有祛湿作用的药食两用之品做成药膳。

①芡实莲子薏米汤:排骨500g、芡实30g、莲子20g、薏米30g、陈皮5g、生姜1块。芡实、莲子、薏米凉水浸泡;排骨焯水;把所有材料放进砂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②三豆莲薏消暑汤:白扁豆30g、赤小豆30g、绿豆30g、莲子30g、薏米30g。上述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约2小时,也可加入少许瘦猪肉同煮。

(燕赵都市报 记者 檀亚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