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东阳卢氏的历史

 昵称QAb6ICvc 2018-07-27

据统计,2010年11月1日零时,东阳市内卢姓居民有26333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27%,为东阳第九大姓。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裔。西周时,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春秋初期,齐太公之后,即齐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孙傒任齐国正卿,因迎立桓公有功,被赐以祖名为氏,因此名为高傒,并被封于卢邑(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部),其后裔以卢为氏、以范阳为郡望。其他卢氏均为改姓。东阳卢氏,一为雅溪卢氏,一为卢琰之裔“九支卢”,均奉姜太公为远祖。

雅溪卢氏  吴县主簿卢寔于宋治平年间(1064~1067)自天台山口迁东阳西部乡之巧溪,至卢寔曾孙员甫于南宋初年始定居雅溪(卢宅)。后裔衍居六石后周、桐坑、井头后、藕荷塘、乔庄、陈宅街、成家里、陶村、里卢宅、横水塘、毛里塘、桥午头、亭塘、横溪、姓卢、降祥、张庄、横塘、西堆、甽干店等村。名人有明代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卢睿、《明史》有传的卢洪春、著有《荷亭辩论》的卢格,清翰林卢炳涛等。十四世卢溶所建之卢宅肃雍堂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五马山卢氏  卢琰之裔。卢琰八世孙、吉安府太守少邽(1082~1172)于南宋初年自永康迁居东阳南马塔山下。后裔分衍高瑶山、官清、岭头、新塘沿等地。

锦溪卢氏  与安溪卢氏同源。卢璇十二世孙卢宣(1199~1266)于南宋嘉定年间自永康石马迁居,衍为上卢、下卢等村,市内分迁江北革成、南马前蔡及磐安尚湖、黄岩前等地。

安溪卢氏  其祖原为后周世宗柴荣之孙、恭帝柴宗训之幼子柴炯(957~1032)。陈桥兵变,卢琰(900~985)携柴炯离汴遁杭,为免杀身之祸,认柴炯为子,将其改名卢璇(“璇”同“璿”),并妻以女。不久卢琰又遁隐于永康之灵山(今磐安新渥大山下)。卢璇八世孙卢份(1201~1282)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从永康石马迁东阳安溪定居,命其地为柴卢,今谐音写作寀卢。千祥石门卢氏也属其分支,该支从缙云长潭迁龙溪,卢纲由龙溪始迁东阳千祥石门。安溪卢氏名人有清代著《婺志粹》的卢标等。

泗渡卢氏  卢琰长子卢珪十四世孙卢经(1252~1308)元初由永康灵山(今磐安新渥大山下)迁居东阳城仰高坊,即东街中段,卢经五世孙卢纲(1351~1414)迁泗渡,后裔分衍张村、厚奕,卢纲曾孙伯仁(1414~1474)正统年间迁衍城东黄坞。

支百坑卢氏  卢琰第八子卢理之裔。卢理十六世孙子鼒(1490~1567)于明代中叶自磐安方山迁居千祥支百坑。

鹿峰卢氏  与安溪卢氏、锦溪卢氏皆为卢璇之裔。卢璇七世孙卢泰迁缙云白竹,为缙云白竹卢氏祖。卢泰十四世孙卢澄(1524~1595)于明代嘉靖年间来东阳白峰经商而定居,衍为鹿峰卢氏。

 寀卢为东阳境内三大卢姓集聚地之一。显祖卢琰为后周柴世宗重臣,佐柴荣定国安邦,功勋卓著。显德七年(960)赵匡胤陈桥兵变,宋代周禅之际,见柴世宗两幼子尚在襁褓之中,意欲加害。卢琰冒灭门之祸,竭力谏阻,遂抱其一(蕲王柴炯)避居临安,后又转徒永康灵山,抚养成人后将己女锦许之为妻,易柴为卢,改炯为璿(璇),并列为第三子,是为定安溪卢氏之始祖。故族有“王者之裔”的美誉。迨十世孙卢份游列东阳,相地觅胜,定居长堤,迄今766年,繁衍生息,蔚成望族。科第禅联,仕宦骈集。政绩风靡,著述宏富,经营有道,德行双修,声闻朝野者代不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