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油画,你得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

 木易斋 2018-07-27

艺术油画,你得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才可以发现其中的美!


现实有时让我们丢失了以往坚持和向往的对深层的渴望,也许有些无奈,有些彷徨,但需明白:您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艺术的忠诚,对人性的关注,还是无病呻吟,抑或是逃避?说到此你也许有百般借口,也许站得住脚,也许连自己都无法说服,你在纠结中度日如年,你不知道你的选择是否正确,你在犹豫。其实,真正的艺术从来都不是盲目跟从,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它是发自内心的迫切需要。跟从你的心,你会得到你心之所往的艺术。

油画的具象与抽象基本概念分析

具象,关于“具象”的解释,“具”是具体的、用具、量词、具有等。“具象”在《新华字典》解释为“具体,1.明确,不抽象,不笼统;2.特定的。”2《中华字典》解释为“具象‘具’多指抽象事物”。3《当代汉语词典》未作出详细的解释4,但能够领略到“具象”的具体意思。“具象”在英文翻译为“Concretization”,也作“具体化”的意思。因此,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是具有哲学美学的层面,具有极强的思辨性,起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高度。具象和抽象又是如何辩证的?我的理解是现实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的博弈,本文详做论述。

一般讲中西绘画艺术的核心就是中国是写意的,西方是科学的,也就是写实的。原因很复杂,简单从字面上理解,由于中西方文化底蕴的不同,思维思想的语境不同,导致在画种上有着深层的差异。如,中国传统书写、作画都是以毛笔为主,毛笔书写又是竖写,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书写顺序,读书也是同样,几千年来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化的核心部位;中国水墨艺术和中国文化都是写意的、写心的,抒发自我的艺术感受。

再如,霍去病墓前的西汉雕塑,圆润恢弘的气势影响着美的思考和美术学的意义,影响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理念,同样感染者西方学者和西方的雕塑家。罗丹讲:“最好的雕塑是从山上滚到山下没有任何磕碰痕迹,那便是最好的雕塑。”8也许罗丹汲取了霍去病墓前雕塑的影响。在笔者看来,西方绘画则是科学的、逻辑性推理性极强的、有根据的,按照科学的精神进行的,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艺术,都是按照科学的精神创作的,每幅画都是按照标准的构图法则进行的,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塑、西斯庭教堂壁画《创世纪》、拉斐尔的《圣母像》等等,中国的则不同。

中国画构图是散点透视,西方油画则是焦点透视。这点在学术界是公认的。油画艺术具象与抽象之美,二者主要表现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具象,一般是指现实主义;抽象,一般是指抽象表现主义。笔者以为抽象与具象是相对的,同理现实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是相对的。其实二者有本质的不同。油画艺术的具象性也就是具有写实性的绘画艺术语言。如法国学院派古典主义著名画家安格尔(Ingres),他的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古典主义最后一名伟大画家,具有超强的写实性,他的作品《泉》就是典型的案例。

艺术的发展都有共同性,抽象——具象——抽象的变化过程,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基本是遵循这个规律。在西方美术史研究中,基本上绕不开这个规律。西方至有油彩开始,在木板上、油布上为作画的材料,画笔为画家作画的武器,画家是中央司令部,起到指导和发挥的作用。由写生到写意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过程。这个规律在笔者的艺术实践中有很深的亲身体会,具有典型的艺术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