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预后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者的病死率高达60%~80%。近年来,随着血管活性药物的广泛应用,辅助循环及外科手术等抢救措施的应用,以及冠心病、休克监护病房的开设,病死率虽有所降低,但仍高达50%~80%。 此类病人预后的好坏与梗死面积大小,治疗早晚,抢救是否及时,是否早期应用溶栓措施及可挽救的濒死心肌范围大小密切相关。有报道,在军病后3小时内进行治疗抢救者,病死率仅13%,而发病超过3小时才抢救者,病死率上升至76%。 预后不良的指标主要有:尿量减少,心脏指数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显著增高,补充血容量后心搏量不增加,心搏数明显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护理: 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脉搏细数、无力,四肢发凉,血压下降,则很可能发生心源性休克。此时病人的末梢循环很差,应让病人平卧(撤去枕头),注意保暖,不可给病人反复使用心痛定、消心痛、硝酸甘油和罂粟碱等药物。原有高血压者此时也应禁用降压药,以免引起血压进一步下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