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早发现心肌梗死的5种征兆,关键时刻能救命!

 常笑健康 2020-11-30

▼本文作者▼

心肌梗死(又名心肌梗塞)是为心脏供血供氧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脏肌肉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临床上多伴有剧烈而较持久的心前区闷痛或钝痛,而非针刺样痛并且多无法指认具体的疼痛部位,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中因心肌坏死而致其内含酶释放增高,心电图多呈特异动态性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是目前最危重的心脏急症,也是导致中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心肌梗死是有征兆的,出现这五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心梗有哪些征兆?

01

疼痛

疼痛是绝大多数患者最突出的症状表现。发作多有诱因,也可发生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久,发作频率也较以往更高,为缓解疼痛需更大硝酸甘油服用剂量。常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而以休克或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乃至猝死等急性起病。

02

休克

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D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症状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

休克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由于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血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剧烈胸痛导致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尚有因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等其他因素。

03

心律失常

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根据心肌受累及部位,以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多,也可表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04

心力衰竭

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表现。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多伴低血压、休克。

05

全身症状表现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导致,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诱发心肌梗死因素有哪些?

1

---过劳

过重体力劳动、负重登楼、熬夜等可加重心脏负担,心肌耗氧量猛增,而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

---激动

由于激动、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

---暴饮暴食

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餐可使血脂升高,血液粘滞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

---便秘

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应该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润肠通便的措施。

5

---吸烟饮酒

吸烟、大量饮酒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持续的心肌缺血,促发心肌梗死。 

6

---寒冷刺激

突然寒冷刺激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病人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

作者介绍

刘辉 教授

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高血压学组成员

《心内科常用药物的联用与辅用》副主编

《中国老年学杂志》编委

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

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达二十余年,主要从事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心脏起搏、电生理、肺动脉高压及结构性心脏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随访。积累了大量的高血压病例和临床诊治经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