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以气为主【深度好读】

 冬天惠铃 2018-07-28

人生有写作,才有High点 


古代文论中,最早提到气韵是三国时代魏的曹丕。文以气为主,是曹丕的文学美学命题。


谓文学作品的创作、品赏以及作品审美价值之高下都当以“气”为主。“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文气,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精神气质,既指文学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充盈流转的精神活力,也指作者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等主体精神内蕴。前者为作品之气,后者为作者之气。


文章中呈现出的属于作者的一种独特的面貌,相当于常说的人的“气质”。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气质的存在,但气质又是虚渺的,它像山中的云一样缭绕在文字间。


一个人的气质形成后,就相对的固定下来。但文中的气却是变化起伏的,所以称之为“气韵”更为合适。一些书中常把“气”解释为作者的思想修养,是不对的。


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气。如果在某中作品中表现出来,那么该作品也就拥有了单属于他的气。


比如一篇书法,每一笔的起落转接,并不可能透出作者的思想修养,它鲜明呈现的是作者心中之气,独特的韵律。


韩愈一生中写就的文章无数,内容随各不同,但其中起伏的气韵却是相通的,人们把它比喻成“潮”。读韩愈的文章可以感受到潮水般的汹涌澎湃,一浪为去又近一浪。所谓“韩潮苏海”简洁的概括了唐代两大散文家韩愈和苏轼文章中的气韵风格。


文章中的气是可以切实感受到,但它又是虚的,要通过一定的因素呈现出来。


这些因素包括句子中的音节,长短句,以及词汇带来的感受。其中词汇感受呈出的气韵变化常被忽略。其实这正是文学作品中运用最为普遍的。


文中的气韵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就是全篇气韵的统一。


好的作品从头到尾呈现的气韵风貌都是一个。比如我们常说读杜甫的诗是怎么样的感受,读李白的诗又是怎么样的,就是说的这点。


一个作者当然可以写出不同气韵风貌的作品,杜甫也不光是沉郁顿挫,他也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类的文字。但不同的气韵不可以在同一篇作品中共存,否则就乱了。


据说曾有人把从古至今最美的音乐中最美的旋律摘出来,合成一首新的歌曲,以期创造出美上之美的乐曲。可他听到的只是一串杂乱的乐章。


文章中这统一的气韵在开头就应该读出来,如果读不出来,那么该文就不是一篇好的文章。“胸有成竹”并不是说在动笔前,已经构划好了图画的每个线条和色阶。这不可能。动笔之前胸中有的只能是一个全篇的气韵风貌。


气韵的第二个特征是它在文中的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话讲的就是气韵要有变化。气韵的变化一定符合人内心的审美需要,平气从一而终谁也受不了。


建高速公路时,为了避免司机在行驶中身心疲惫,要在公路上有节奏的画出各种标志。到了一定的路程还要设计一个转弯。读文章也一样。


有的文章写的特别顺畅,可就是读着不舒服,就是因为忽略了气韵的起伏变化。


气韵的起伏变化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当然就是重复,一二一,一二一,舞曲中三步四步鼓点的节奏都可以避免人在感受它们时的枯燥。再有就是放射性的,可以用一二三来表示。


美国大片中常见这样的镜头,一个人做事成功后,先是一个人鼓掌,然后是几个,最后全体都为他鼓掌。或者一个人在肆诞的跳舞,人们先是诧异,然后一个人加入进来,然后是两个,直到所有人都随着节奏狂舞。


当然一部文艺作品中的气韵变化是复杂的,更多的是众多的形式综合运用。而那个自始至都为观者感受到的,就是属于作者自己独特的气韵风貌了。


人们在读小说时被故事打动,以为真的是故事感人,很少想到其中气韵起的关键作用。


其实哪一个动人的故事不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是这样,文章中的句子段落也是这样。


好的句子一定是有气韵变化的,单是为了写一件事实,并不会带来耐读感和美感。“从那时起,我就在这个城市里等他。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年。”这样的句子之所以动人,气韵的变化在里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气韵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说有了气韵就可以成为一篇好文章。好文章的因素还很多。


可有了气韵的文章,首先可以不让人厌烦,可以读下去。这已经很重要了,想想看,有多少文章看着似乎很好,用词讲究,文笔纯熟,可我们就是读不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