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邮票上的《四景山水图》

 cxag 2018-07-28


近年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系列古书画、文物题材邮票,受到广泛的好评。2018集邮周的首日定为“集邮与文博”,即“文脉邮扬”主题日,当天将发行《四景山水图》特种邮票。通过解读邮票上的文物故事,普及文博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四景山水图》是南宋画家刘松年代表作之一,分四幅,分别绘春、夏、秋、冬四时景象,描绘了幽居于山湖楼阁中的大夫闲逸的生活。


第一幅,春景:画堤边庄院。桃李争妍,嫩柳成荫,远山迷朦不清,杂树小草很有生机,给人以春意盎然、心情舒展的审美感受。堤头两侍者牵马携盒向小桥走近,阶下童仆忙于清理担具,像是随从主人倦游归来的样子;



第二幅,夏景:画湖边之水阁凉庭。庭前点缀以湖石,四周花木丛生,水阁伸向湖中,扶衬以木桩梁架,有点像西湖十景中白堤上的“平湖秋月”。主人端坐中庭纳凉观景,旁有侍者伫立;



第三幅,秋景:画老树经霜,朱紫斑烂。庭院环绕以树石围墙,有小桥曲经通幽,与外部湖山景观相隔离,似乎有遮挡秋之意。庭中窗明几净,一老者独坐养神,有侍童汲水煮茶,一派闲情逸趣;



第四幅,冬景:画湖边四合庭院。高松挺拔,苍竹白头,远山近石,地面屋顶,都铺满积雪,显得茫茫一片,桥头一老翁骑驴张伞,前者侍者导引,似乎为了寻诗觅句,无妨踏雪寻梅,颇多闲适之趣。



画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结合界画技法(界画:古代建筑画被称为“界画”,因画家在作画时需要使用界尺引线来描绘建筑的细部构造而得名,“界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重要门类),精心构建庭院台榭等建筑,工整精巧,或富丽,或古朴。山石以小斧劈皴法出之,苍逸劲健,行笔设色严谨而注重法度,画中人物虽小而形神完备。整幅作品面貌古朴,笔法精严,极富南宋画院作品的特色。此图立意于表现士绅官僚优裕闲适的生活,画家的注意力从山川自然的野韵转移到人工营造修饰的景物,这种题材风格的转变,从侧面反映出南宋时期,一大批无心复国的官僚们,专注于享乐的生活态度。


2018-20《四景山水图》小全张


2018年拟发行的《四景山水图》,可看作是古代绘画题材系列的邮票,中国邮政曾多次发行中国传统古代名画题材的邮票,已发行的古代名画邮票如:《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洛神赋图》、《神骏图》、《富春山居图》、《捣练图》、《浴马图》、《挥扇仕女图》、《高逸图》、《千里江山图》等等。


2002-5M 《步辇图》(小型张)


2004-26 《清明上河图》


2017-3 《千里江山图》


2015-5M 《挥扇仕女图》(小型张)


设计:

该套邮票设计者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副总设计师王虎鸣先生,他曾设计《韩熙载夜宴图》等古代绘画系列、《杨柳青木版年画》等年画系列、《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鸡血石印》《唐诗三百首》《凤(文物)》等众多纪特邮票。最终方案的设计说明:规格为50mm×36mm,设计者尽力还原原作的氛围,尽量调整颜色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又不失古朴,白色边框将画作衬托出来,颜色的跳跃使方案具有节奏感。


印刷:

该套邮票由河南省邮电印刷厂胶雕套印工艺印制,表现画面当中的黑白对比、动静对比、疏密对比、虚实对比。邮票色彩层次变化丰富,房屋建筑、树木、山石的线条近似于黑棕色,而近景的庭院、山石等基本都是浅棕色,与底色浑然天成,相得益彰;远景的高山则若隐若现,颜色更浅。远景与近景的颜色深浅变化,衬托出整幅画面湖天空阔,远山浮翠的全景之势。


让我们一起倒计时,等待8月4日《四景山水图》特种邮票的发行和“2018集邮周”的到来吧!











中国集邮 | 不仅有集邮的自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