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象视界】3200万元的翦淞阁名壶,只是他震撼收藏的冰山一角!

 alayavijnana 2018-07-28

七八月的拍卖淡季,正是我们学习充电的绝佳时机,大象在近期探访了不少好地方,寻找“充电利器”,为朋友们推荐一些在相关收藏领域必备的好书,未来一个月,将会陆续为朋友们作一些介绍。如果你喜欢紫砂壶,那么这套书可能是这些年来最值得收藏的典藏级的珍品。


一部近些年来同类书籍中从未出现过的限量精心之作,包涵了市场价值数十亿元的顶级藏品,而确切的说,这并不只是一部书,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们细细道来吧。


说到紫砂壶的收藏,顾景舟毫无疑问是近现代紫砂壶无可替代的领军人物,但是如果您从顾景舟再往前追溯,便会追根溯源,追逐那些传奇的老紫砂珍品,事实上,当年顾景舟便正是从仿古代名家做起的。


顾景舟仿陈鸣远笋形水盂 南京博物院藏


而我们知道,民国时期诞生了一批难以复制的超级收藏家——庞元济、张伯驹、张大千、吴湖帆、张葱玉、王己千……其中,庞元济(1864-1949)的紫砂收藏,称得上冠绝百年,无人能出其右。


在民国收藏圈,北方的领军人物无疑是“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而南方当仁不让的则正是这位庞莱臣先生。这就是众人津津乐道的“南庞北张”之说的由来。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吴兴南浔人,著名的南浔四象之一,以丝绸业起家的实业巨子,他年纪轻轻就继承了父亲庞云鏳的庞大家业并且在江南建立起了超级商业帝国。也正是深不可测的家底,庞元济二十多岁时就已经有着惊人的收藏,最终造就了一代冠绝江南的收藏传奇,“每遇名迹,不惜重资购求”,大收藏家王己千先生这样说,“上海有一位收藏家庞莱臣,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拥有书画名迹数千幅。”


庞元济(1864~1949)


由于庞元济先生的古代书画收藏被顶级收藏家誉为“全世界最大”,因此,他在其他领域的超牛藏品都被今天的人们所不小心忽略了,而事实上,虚斋的紫砂收藏,在当时同样称得上是冠绝天下。


当年,庞元济出版过一套《虚斋名陶图录》,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著录茶器,下册著录文玩,收录了他所珍藏的明清两代紫砂名家珍品数十件,称得上每一件都是精绝之作,每件有全器形拓及款识的拓片,并附详尽的文字说明和考释,述其鉴赏心得。今天我们为朋友们介绍的这部书,便包括了这套《虚斋名陶图录》。


今天我们标题中所提到的这把曾为台北翦淞阁旧藏的名壶,正是庞元济诸多紫砂名器中的一件,它曾经在2015年北京保利春拍的翦淞阁“冲淡自然”专场上以2750万元高价落槌(加上佣金3162.5万元成交)。


2015年北京保利春拍 翦淞阁专场

清初 陈鸣远制 素带壶 

成交价:RMB 31,625,000


陈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称得上是清康熙年间数一数二的宜兴紫砂艺人。陈鸣远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对后世影响极大,而在当时已就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


2015年翦淞阁“冲淡自然”专场上拍出3162万元的陈鸣远素带壶,只要您上手欣赏过,便能体会到陈鸣远之所以流芳数百年的秘诀所在了。上手所见,素带壶壶体近似球形,这样的器形线条,改动一分或许就失去了神韵和美感,而只有像陈鸣远这样一等一的高手,才将这样圆润的器形做出了简洁雅致和冲淡素朴之美。流下方壶腹位置有“陈鸣远”楷书款识并篆书印款,极为潇洒。正符合《宜兴县志》所记载:“鸣远工制壶、杯、瓶、盒诸物,手法在徐士衡(友泉)、沈士良(君用)间,而款识书法独雅健,有晋唐风格。”


庞元济《虚斋名陶图录》的对此壶有着详细的记载:


鸣远喜仿古彝器作壶。此壶圆形短嘴长鋬有三足,盖仿铜器中之盉也。盉,说文:调味器也。有流。其制颇似今之茗壶,此壶寔仿其制。中腰有素带,制作古拙,寉邨制壶向以精能胜,此壶则用紫黑砂,全以雅淡见长。款陈鸣远三字下有陈鸣远朱文方印。

——《虚斋名陶图录》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庞元济当年所收藏的这些紫砂名器都是江湖传说,而多年来未有人看到过实物,早在抗战时期,这批庞元济所珍藏的紫砂名品就已不知所踪。


直到2005年10月,美国E&J Frankel公司出版了一本叫《Zisha: The Purple Sandof China:The Lee Collection of Ming & Qing DynastyYixing Ware》的图录。里面共有29件紫砂茶壶、杂项,盒子正是很典型的民国初年上海时期的包装方式,而其中的藏品,和《虚斋名陶图录》中的记载完全可以相对应。这批曾经为庞元济先生珍藏的紫砂名品才开始为人所知。


《Zisha: The Purple Sandof China:The Lee Collection of Ming & Qing DynastyYixing Ware》

美国E&J Frankel公司2005年出版


原来,根据图录中所介绍的内容,这批紫砂珍品来自于台湾的李氏家族,其祖父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国民政府担任空军上校,庞元济的这批紫砂珍品在抗战中一度被日本人所掠,后在山东对日作战中被李氏所得,到了1940年代被运往台湾,1970年代,茶具大收藏家罗桂祥先生曾在台湾欣赏过这些收藏。大约在2000年初,李家后人委托纽约古董商E & J Frankel Ltd.寄卖,展览并出版图录,这批秘藏了半个多世纪的震撼收藏才被曝光,但在图录出版之时,其中的不少藏品已经流散而天各一方了。


今天我们为朋友们重点介绍的这部《砂器墨拓》,便是收集了《砂器墨拓》《虚斋名陶图录》(上、下)和《明清各名家沙壺全形集拓》三种紫砂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全形拓本,其中,我们说的庞元济的《虚斋名陶图录》稿本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民间已无流通,而本书作者与三种古紫砂全形拓本的真本结缘,潜心数年撰写《考注——三种重要的宜兴古砂器全形拓集录》一书,与三种砂器全形拓本古籍相互参照。


以下,我们就通过我们手上的这本《虚斋名陶图录》(上、下),一起来寻找以下这些年市场上所见到的庞元济先生的遗珍吧。


2007年北京保利秋拍

清嘉庆 陈曼生铭紫砂石铫式提梁壶

成交价:RMB 806,400


我们查阅市场资料,《虚斋名陶图录》中所著录的明清紫砂珍品,近年来第一次在公开拍卖市场亮相,应该是这件陈曼生铭紫砂石铫式提梁壶,早在2007年就拍出80.64万的不菲高价,为一位低调的江南大藏家珍藏至今。

这把壶正是著名的曼生十八式中的石铫壶式,曼生十八式是指清嘉庆年间以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为中心的文人集团,结合陶工杨彭年等人,所设计出的壶式,其实不只十八种,集诗文、书法、金石、造型为一体。

壶身为圆筒形,由下向上渐敛,有提梁及直流。穹形壶盖,半环盖纽,壶身两面以陈曼生特有的西泠爽利刀法隶书刻铭,金石气十足。一面刻“仿坡公石铫作酒器”,宋代苏东坡曾卜居宜兴蜀山,东坡有一把提梁石壶终日相伴。因此宜兴陶人仿作此式并名曰“东坡壶”。另一面刻“君子有酒,奉爵称寿”。


《虚斋名陶图录》中的著录




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

明 陈和之制紫砂锦囊壶 

成交价:RMB 3,220,000


陈和之,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宜兴制壶高手。据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 别派》载:“陈和之,善仿友泉、君用,天启、崇祯间人。”可知,其人善仿徐友泉、沈君用,壶式高古清绝,书法有晋唐风。

此壶泥色绛紫,表面平滑光亮,圆腹、丰肩、腹部被四条弦纹平均分割,直流弯把,桥形钮,圆盖子母扣契合,使盖与口融为一体,俯视该壶,流、钮、把手呈一线,平分壶体,做工十分的精巧。这把陈和之制紫砂锦囊壶首次出现在公开拍卖市场是在2011年保利春拍,当时拍出32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虚斋名陶图录》中的著录


是壶作四角形,用紫色砂制成,壶嘴及壶把均浑圆,四角锋棱峭利,制作极精异。底镌款行书‘陈和之’三字,挺秀类唐碑……

——《虚斋名陶图录》




2017年中国嘉德秋拍

清道光 陈曼生铭桑连理馆仿大彬制款杨彭年制紫泥扁石壶

成交价:RMB 2,875,000


前文已经介绍过,这把壶便是出自于创造了曼生十八壶式的陈鸿寿(1768-1822),根据壶底铭刻之意——“桑连理馆仿大彬制”,这把扁石壶式或许为晚明紫砂巨匠时大彬所创,但大彬之作真实流传至今的真品于业内众说纷纭。此壶或为昔日曼翁偶得大彬制扁石壶,令其幕客杨彭年摹之,也由此延续及改进后来扁石壶式的发展。


《虚斋名陶图录》中的著录


此壶以紫色砂制,中杂细黄点,陶人号为桂花砂,制作之精美工整,称得上是曼生壶中的佼佼者。


……曼生宰溧阳时,署中有连理桑树,因名其衙斋曰:“桑连理馆”,与诸名士谈艺吟诗其中,一时传为胜事云。

——《虚斋名陶图录》




2015年纽约苏富比秋拍

明万历 宜兴段砂桶形茶壶 《陈信卿》款

成交价:USD75,000


2015年纽约苏富比上拍两件庞元济旧藏紫砂壶,都著录于《虚斋名陶图录》中。

陈信卿是明晚期宜兴制壶高手,如今全球公私藏品中,落其款识的作品很少,作于崇祯年间的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有记载:“貌寝意率,自夸洪饮,逐贵游间,不务壹志尽技,间多伺弟子造成,修削署款而已。所谓心计转粗,不复唱渭城时也。”


《虚斋名陶图录》中的著录




除了庞元济先生《虚斋名陶图录》(上下)之外,本套书中,唐云先生所藏的存世孤本《砂器墨拓》,以及完整的《明清各名家沙壶全形集拓》都称得上是极为珍贵的古紫砂全形拓本真本,不夸张的说,如今市场所见的相当一部分价值不菲的老紫砂壶,都出自于上述的三本资料之中。


以下我们再举一个唐云先生存世孤本《砂器墨拓》中著录珍品在市场上的例子:


北京巨力2016年秋拍

清 康熙 陈鸣远佳意壶

成交价 :RMB 12,420,000


《砂器墨拓》中的著录




《砂器墨拓》取唐云先生同名存世孤本为本套书名,一套5册,除了《砂器墨拓》、《虚斋名陶图录》(上、下)和《明清各名家沙壺全形集拓》三种紫砂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全形拓本外,还有作者陈圣鸿先生对于上述三部重要著作的考注以及当代各位极富盛名的紫砂名家的点评,以下我们为朋友们摘录部分:


“传拓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一种复制技术,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且为历代文人学者所倾爱。

全形拓对于古代紫砂器有非常独特的意义,因为紫砂壶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很容易打烂,因此一把古代的紫砂壶要保存几百年实属不易,而全形拓技术恰恰为紫砂壶形态做了真实记录,而且作为文献资料可以长期保存。将《砂器墨拓》《虚斋名陶图录》和《明清各名家沙壶全形集拓》三本紫砂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全形拓结集出版并作深入的研究,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王贵忱



“这套《砂器墨拓》丛书收集了三种关于宜兴古代紫砂器全形拓史料,共有一百三十七件珍贵的紫砂器物,内容丰富,款式多样,形神兼备,其中有壶、瓶、鼎、文房珍玩,还有精细的杯类和佛像。尤其在《虚斋名陶图录》中庞元济先生对所拓器物的文字描述与记载很详实,图文并茂,构图古雅,铭刻印款错落有致。

看到这本书,会让我们了解到古人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也可看到古人采用全形拓的方法将古器物形态保存留传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费尽心思,可见当时爱壶人的良苦用心。在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全形拓”既是一种高超的手拓技艺,为历史文化留下了珍贵的文献档案,同时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这套《砂器墨拓》丛书的出版,着实在多方面能启迪后人评鉴紫砂文化和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进程,可说是又一部紫砂文化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著作。”

——汪寅仙


“实际上我们紫砂业内人士对全形拓的接触并不太多,只在一些出版物上有所见识。毫无疑问全形拓是紫砂收藏界上层喜爱的表现形式之艺术品,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的介入,一些新的拓本表现方法及形式不断出现,它的造型几近照片效果。现在陈圣泓先生这套丛书对历史传统拓本的呈现,一定会给读者品味到原汁原味、带有本身艺术表达特点的图像。”

——徐秀棠


“紫砂壶除却主体的壶身筒、壶肩颈、壶底足以外,还有壶盖、壶嘴、壶钮与壶把等诸多附件。这些组成部分有异于瓶、盆、碗、碟、杯等器物的简易构造,具有协调性、平衡性、变化性等复杂的造型关系。其次,一把实用于生活的紫砂壶,在岁月的流转中,或有遗失,或有消损,能完整流存于世者,几乎百无其一。所幸古人创造了全形墨拓技法,从而使得这些精典紫砂名器,以另一种东方美学的呈现方式留存今世。”

——高振宇




套书为全手工古本线装工艺装订,采用宣纸雅印


书籍尺寸统一为230mm×320mm,和原书基本一致,拓片与原拓片一样大小。


包装也都是采用最合适环保的材料,全手工打版方式精心制作。所用宣纸用海德堡5+油以及特殊的工艺印刷,完美呈现出古代砂器拓片厚重古朴的造型与疏放而内敛的虚实色调,因此,这套书本身就堪称是一件工艺品。


本书作者:陈圣泓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