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瓷器精品展(一)

 Bao5685 2018-07-28

“湛碧平湖千峰翠色——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瓷器精品展”在国园林博物馆四号临展厅开幕,展览时间2018年7月6日到9月9日本次展览展出来自遂宁市博物馆馆藏100件宋瓷,其中包含一级文物19件。展品种类丰富,涵盖龙泉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等多个窑口。



1991年9月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有位农民在地里劳作时一锄头下去挖掉了一只瓷炉的耳,震惊中国田野考古学领域和古陶瓷界的神秘的宝藏—南宋窖藏也因此缓缓睁开了沉睡七百余年的眼向世人展示其中埋葬着的宋瓷珍萃。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政治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手工业的繁盛,制瓷业更是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宋代的名窑有耀州窑、汝窑、钓窑、官窑、龙泉窑、定窑、景德镇、建窑和吉州窑等,按釉色分四大类,分别是青釉、白釉、黑釉和彩釉。因窑系和地域的不同,各种釉色又有各自的特色。宋代瓷器的装饰技法较唐代进一步发展,刻、画、印、绘最常见,还有镂空、剔花、贴花、捏塑以及一些窑变、开片等特殊的装饰。


唐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扬州与成都号为天下繁侈”。蒋祈在《陶记》中记载:“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四川商人在当时非常活跃,把全国各地瓷器带进了四川。


南宋晚期战争不断,四川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各地发现宋代的窖藏,是特殊历史环境下一种特有的现象。什邡、成都、郫县、营山、阆中、三台、巴中、彭州等地均有宋代瓷器、铜器、金银器的窖藏发现。其中瓷器以浙江龙泉窑青瓷和江西景德镇青白瓷为主,出土的数量从几件到上百件不等,而一次出土近千件的,仅见于金鱼村窖藏。包括357件龙泉窑青瓷,598件景德镇青白瓷,2件黑瓷和28件白瓷龙泉窑青瓷。


金鱼村窖藏瓷器出土龙泉窑青瓷的器形分为罐、灯、碗、盘类生活用器和仿官窑的瓶、炉、壶类陈设用器。釉色以梅子青为主,兼有粉青釉和开片。大部分器形较为轻巧,有宋代文人的雅趣。此次出土的青瓷中还有一些极具特色的器形,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学术界的认知。


梅子青釉荷叶盖罐,厚重沉稳,往常被看作是龙泉窑在元代所烧造的器形。粉青釉刮芦形水注,在宋代主要由定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烧制,龙泉窖多在元代生产此造型,宋代较少。


仿古器形有仿周代玉琮的琮式瓶、仿商周青铜簋造型的龙耳簋、仿商周青铜鼎和青铜鬲的鼎形炉和鬲形炉,以及仿汉代投壶的贯耳壶,目前仅在金鱼村的窖藏中有发现景德镇窑在宋代烧制出一种白胎瓷,釉色界于青色和白色之间,因而得名青白瓷。胎质坚硬,但薄不耐压,能完整保留下来的传世品不是很多。金鱼村窖藏出土的青白瓷的主要器形有罐、水注、水盂、瓶、印盒、笔插、尊、炉、碟、碗、盘、杯、盆、器盖等,器形较同一窖藏的龙泉窑更为丰富。


此次出土的青白瓷器物的装饰明显比同一窖藏的龙泉窑青瓷丰富,有牡丹、莲花、菊花、缠枝纹等植物纹,鱼纹、凤鸟纹、云龙纹、大雁纹等动物纹,水涡纹、如意云头纹、水波纹等几何纹还有婴戏纹、“吴牛喘月”等人物纹。

器形方面,除了在炉身上剔刻出各类极具立体感花卉纹样的鬲形炉、鼎形炉、八棱形炉等仿古器形,更有蟾蜍形水孟等造型复杂的器形。蟾蜍形水孟分大小两种,器身是昂首的三足蟾蜍的形状,背部开口,饰有乳丁纹,头部饰堆贴、刻划花。


梅瓶是金鱼村窖藏的青白瓷的代表,最具宋代的审美风味,器形修长,釉色光洁。大型梅瓶高约40厘米,小型的梅瓶高约30厘米,全部通体刻划缠枝花卉纹和卷草纹。梅瓶分为两类:一类盖顶饰划花荷叶纹,肩、腹部饰刻花缠枝牡丹纹;另一类盖顶饰刻划花水涡纹,肩、腹部饰刻花蓖划水涡纹两类。


目前已出土的印花荷花纹鼓形的三足笔插是唯一一件宋代笔插,设计十分精妙。这件笔插直腹平底,中间刻有荷叶莲花纹,兼具插笔和储墨的功能,体型小巧,便于携带。此外外壳印有凤穿牡丹的印盒也是此次出土的唯一一件。


窖藏出土的碗和碟数量最多。碗分为深腹碗、浅腹碗、盖碗、斗笠形碗四大类型。碗内饰有刻花水波纹、刻花双鱼纹以及牡丹、莲花、水仙等花纹,碗底饰凤穿牡丹的图案。碟子分成芒口、菊瓣和葵瓣碟三类。芒口即器口不上釉,露出素胎,这类碟子的内壁装饰有回纹、莲瓣纹,碟底装饰有双鱼、莲纹或双鱼、水波纹。盘类中最特别的是一件铜扣瓷盘,其内壁装饰了印花回纹及双层如意形云头纹,底心装饰有“吴牛喘月”图样。人物纹样的装饰最少见,除了“吴牛喘月”纹,仅见婴戏纹。


金鱼村窖藏瓷器所属的时代与埋藏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景德镇青白瓷中的刻画花碗,具有北宋后期的风格;而“芒口”的装饰风格在南宋的景德镇窑中最为流行。龙泉窑青瓷中荷叶盖罐与葫芦形水注在过去被视为属于元代,从金鱼村窖藏可以发现,南宋时这些器物就已出现,并非只在元代流行。


《宋史·地理志五》卷八十九记载:“遂宁府……端平三年兵乱,权治莲溪砦。”《续通鉴》卷一百七记载:“宋理宗淳祐二年,蒙古兵破遂宁、沪州。”故而遂宁窖藏很可能是在端金鱼村窖藏很可能是在端平三年(1234)迁移莲溪砦,或者是在淳祐二年(1242)蒙古兵破遂宁时埋藏的。


综合考虑其埋藏状况,没有装箱、包裹,而是直接掩埋于近一米的土下,可见其埋藏之仓促,似是有性命之忧时的匆忙动作,故而推断窖藏是1242年蒙古兵破遂宁时掩埋的更加合理。


窖藏是一种流行于南宋末期和元代末期一种贮藏宝物的手段,是一种私人行为,大都是在战乱时期将宝物藏于地窖之中。为了躲避后患和防止盗窃,窖藏内外缺乏文字记载说明因此窖藏的主人很难查验。


金鱼村的窖藏中仅有两处文字,一是镌刻于铜钟上的“风翔楼钱鑫”五字及一件青白瓷碗底墨写的“元”字。据此推断这批窖藏可能与“凤翔楼钱鑫”(即钱庄)的主人有关。这批瓷器釉层鲜亮,纹饰清晰成色新,器物上没有使用过的划痕、磕伤、油渍等痕迹。且重复的器形数量很多,如青瓷碗有23件,青瓷杯达52件,青白瓷碗有3件,青白瓷菊瓣碟多达131件,尤其是作为文房用品的青瓷洗有67件之多,故而推断这批窖藏应为商业用瓷。或许是开钱庄的主人恰巧也经营瓷器,这一墨写的“元”字或许与窖藏主人的名字有关。


此外也有说法是这批瓷器是遂宁都府所收藏的。在《嘉祐禄令》中记录南宋时期文官的待遇很好,且藏于荷叶盖罐中的九十九个小碟子,寓意九九归一,似乎具有期待国家早日结束战乱、收复蒙古兵占领失地的政治意味。


金鱼村窖藏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大宗的宋瓷窖藏。全国各地出土的青瓷和青白瓷,不论是四川本土还是其他地区,其数量及种类远不及金鱼村窖藏。


金鱼村窖藏发现诸多新见器形如龙泉窑青瓷中的鬲式炉、鼎式炉和景德镇青白瓷中的蟾形水孟、三孔笔插、鬲鼎式炉、印盒等。窖藏出土的葫芦形水注、琮式瓶、三足鬲式炉、瓜棱瓶、莲瓣纹净水碗,是南宋后期龙泉窑的典型器物。刻花尊、八棱形炉、刻花莲荷纹鼎式炉、芒口印花碗则是北宋末至南宋中期景德镇的典型器物。


另外,窖藏成组的青白瓷梅瓶、成对的青瓷贯耳瓶、弦纹瓶,以及荷叶盖大罐、龙耳簋式炉等器物均是大型瓷器精品,浑圆厚重、形制规范、胎釉质量俱佳,这在以往的发掘中十分罕见。


总的来说,金鱼村的窖藏是考古界的一次重大发现,丰富了我们对宋代瓷器的认识,是学术界一次崭新的突破与发展,但同时也遗留了很多问题。宋代,龙泉窑的青瓷和景德镇的青白瓷还承担了外销瓷的作用,因而我们在东亚、东南亚、中近东和东非等地均发现了宋代的瓷器风格造型,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宋瓷有了极大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