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学习笔记5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7-28

总论/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

   下面我们讨论总论,开始的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的简史,

   发展简史怎么学?
   方书非常多,在从中国古代医籍当中,方书占的最多,那这么多书,不可
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能把这么多书的特点都掌握,而且在不同时期内,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不同,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它的特点,我们学习方剂学发展简史,教材上写的内容比较多,教学要求突出两个方面,

一是,每个时代特点要了解,将来你在选择运用这些古籍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不同时代有哪些特点,根据特点来学习,或者选用。

第二,在众多的方书里,在每个时代应当选择有代表性的方书,作为重点学习了解的内容,所谓有代表性,即要知道这些书的时代、历史意义,这书对方剂学发展的贡献,所以在这里并不是所有的方书都要求掌握。
   我们从先秦开始,到近五十年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在到明清为止以前的历
史时期,我们选出14本方书,作为本科同学,应该掌握的内容,掌握它是什么时代,掌握它是什么历史意义,它的主要特点,作者。

   第一个时期,是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在方剂学的发展简史方面,它主要的特点是方剂的产生,和初步
的发展阶段。

   方是后于药产生,这是肯定的,从远古的先民来讲,首先是跟药食同源有关系,发现了中药,也就发现了药物的治疗作用,随后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了解到药物之间相配,结合运用效果更好,逐渐在相配中认识到药物的多种功效,这就形成了初步的方的用法。
​   配方这种用法,我们把它叫复方,复方产生于
药之后,其逐渐发展过程是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从古代的医著中看,古籍当中描述两味药相结合的用药是比较晚的,我们现在只能界定于春秋战国这个时期,最早什么时候产生的,现在很难界定,但作为先秦时期来说,包括秦和秦以前,叫先秦,这个时候的方书,主要是反映在《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被认为是现存的最早的方书,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方书,把它的方所治的病划分为五十二类,是现代人整理的,从它的时间来看,不同的教材写了不同的发现时间,最晚的写在1979年,最早的写到1972年,不同的书里写的时间不同,所以我到长沙马王堆这个博物馆参观,跟他们讨论,发现各个时间的实际含义不同,1972年计划开挖掘,真正向下挖是1973年,挖出来是1974年,整理成书出版是1979年。 所以,大家很多写的时间不同,抓住一头
   我有时觉得应该是指它从地下挖出来这个竹简见天日的那个时候,那是出
土,不是说你出版,就这个书的产生现在看是在战国时期,那我们现在出土发现,应说是在1973、1974年这个阶段。

  《五十二病方》还是处于一种民间医学水平,因为没有反映出辩证论治的东西。但是在当时,应该说在两千多年前,已经有这样的一个规模,那还是很了不起的,说明复方运用到了一定的规模了,反映了历史上的这个特点,所以它的历史意义呢,是现存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方书。
​   过去都把《皇帝内经》的“
内经十三方”看作是历史上最早的方书,实际上《内经》最后成书,应该说是汉代,至于“七篇大论”呢,一直是到唐代,经整理才完全形成的,所以,现在我们说最早的方书,应该是《五十二病方》,当然今后如果出土又有了更早的方书,那时间就又往前推了。

   第二个阶段是两汉时期
   这个时代的特点,对方剂学这个学科的形成和理论基础的奠基,是在这个
时期完成的,或者说基本完成的。
   因为前面是一种复方的出现,复方这个形式出现了,而且形成一定规模了
,但是《方剂学》这个学科,方剂学这个概念,不管从实践的运用到理论来说,都是不够的。
​   到东汉、西汉,两汉这个时候,方剂学基本形成了,这个学科
奠基了,主要是《皇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

   具体来讲,《皇帝内经》对方剂学形成中,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是它的一个贡献,奠基,起到了方剂学理论的奠基工作,具体反映在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现在的统帅治法的是治则,治疗原则,不管是扶正祛邪或者平调阴阳,调和气血津液,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等等,这类适合于一切病证所需要的一种指导思想,那这个治则,把它称为治则,在《中医基础理论》里,学的很多内容基本上都是《皇帝内经》里面建立的,这是它对治则的一个贡献。

第二,《皇帝内经》写了很多的治法,归纳了非常多的治法,不论后世总结的那类治法,例如程钟龄归纳的“八法”或者张景岳归纳的治法,“新方八阵”“古方八阵”里面体现的治法,或者是“十剂”里面的一些治法,几乎在《内经》里面都已经提到了,都总结了。所以治法理论的建立,也是在《皇帝内经》。

第三,对方剂学贡献方面,还有《皇帝内经》里面的“十三方”,历来认为也是属于经方的范围的,认为是最早的方剂,在《内经》的“十三方”里面,从剂型、服法以及到它的临床使用针对的主治,和后世医学运用的意义上看来,都有一定的基础,一定的价值,虽然方量不多,反映出这个时候的用方或者是从剂型、服法上,比《五十二病方》时期是有进步的,这是《内经》“十三方”对方剂学的一个贡献。

第四,在方剂的配伍的基本结构方面,《内经》开始提出“君臣佐使”的理论,提出“君臣佐使”作为组织方剂基本结构的要求,这是《皇帝内经》对方剂学的贡献。

   当然《皇帝内经》是对整个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我们这里仅仅分析对方剂学的联系,和对方剂学的贡献。
​   在《皇帝内经》为《方剂学》奠定了它的理论
基础的同时,汉代《伤寒杂病论》也在医学内部、以及外在社会环境的相互的促进下产生了。
   我觉得,《伤寒杂病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
化,以及当时的《内经》的很多思想出现有关,也就是说中医藏象学说完全形成,也是在西汉后期;阴阳五行学说用到医学上,并完全成熟也是在西汉。所以,这这种情况下,加上了全球性的那场流行病,这样,在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伤寒杂病论》。
​   张仲景自己
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也是学习了《灵》《素》,在这个前提下产生了《伤寒杂病论》。(笔记者注;《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

   那《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那更加直接了,首先它建立了治法,辩证,证候的本质是病机,那针对病机,产生治法,治法指导下组织方剂了,所以它说“融理法方药为一体”那就是指治法方剂在临床实践中和理论、药物结合,形成理法方药实用中的一体了,这是一大贡献。

  《伤寒论》对方剂学的贡献,还有一个在于产生了一大批多少年来,临床验证行之有效的名方,所以把仲景方称为“经方”,它重方并不多,《伤寒杂病论》后来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合起来,去掉重复的方,才有323方,但是绝大多数长期临床运用行之有效,直到现在中医界都非常推崇
   同时,仲景制定了很多基础方,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而
这些基础方里,反映了很多配伍的基本结构,我们不光说这些方临床疗效好,它配伍的基本结构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比如说,白术、茯苓的配伍,在张仲景的方里有白术、茯苓的配伍,到宋
元时代,产生的以白术、茯苓配伍的方,仅仅是比较有名一点的医籍里面来看,就有几百个,非常多。都以这个基本结构,和基础的方剂,针对基础的病机,体现基础的治法,然后是基本的配伍单元,它有非常多。而且,从它的精炼的用药,准确的用量,也反映出对后世组方配伍规律有很大的影响。
​   可以说那
个时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出现,是个大的飞跃,对方剂学的形成和后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人们才把它叫做“方书之祖”,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到这个阶段,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点,但并不等于一切都不用发展了。实际上宋元时期产生的一种“古方不能治今病”的思想、口号,虽然说的太过了一点,但也有它的道理,当然这句话出来以后形成的时方派、经方派是在方剂学运用研究中的两大流派,在历史当中,甚至有一种互相对峙的情况。
   应该怎么样很好的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后面在讨论到具体
的方剂当中一个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辩证论治的基础,也是“方书之祖”,它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产生了一批对后世影响很大,到现在运用仍卓有成效的方剂,这是它很大的一个贡献。

   日本人对中国古代医家最推崇的是张仲景、朱丹溪,他们甚至用仲景的原方,药都不变,这也太过了。所以,他们称自己非常崇拜张仲景,所以在交流的时候,他们就说“你们怎么把张仲景的方改来改去的呀,加加减减? 对张仲景不尊重,我们就开的小柴胡汤一剂,小柴胡汤两剂... ...。”,我说,张仲景自己就加减,你看仲景方里,很多基础方都有加减方法,所以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学习、研究,还应该很好的深入。

   以上是两汉时期的两个经典著作,对中医方剂学的形成发展的影响。

下课。
=================================
   上课,上节课,讲了总论的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我们讲到第二个
时期-- 两汉时期,重点谈了《皇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对于方剂学的建立,和发展的影响下面我们接着讨论,方剂学发展简史的

   第三个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时期的三百多年里面,由于政权的更迭比较频繁,战争比较多,所以,
社会、经济各方面都不太稳定,因此这个时期大部头的方书没有出现,这个时期在中医理论的发展方面,影响也比较小,人们在社会比较动乱的时期更注重实用,所以这个时期出来的一些方书都以实用为主,理论探讨方面少一些。
   我们教材介绍了三部书,在这个时期作为重点,《肘后备急方》《小品方
》和《刘涓子鬼遗方》,在这里要求本科同学门重点是了解两部书的特点,一个是《肘后备急方》,一个是《刘涓子鬼遗方》,《小品方》是已经早就找不到原著了,但是在1990年的时候,汤万春先生从日本收集回来的残卷,加上其它的很多书里,特别是象《外台秘要》等书里摘取出来的这些内容,他著录了、著述了《小品方》。

  《肘后备急方》这本方书作者是葛洪,葛洪在我们中医的发展历史上有很大的贡献,他既是医学家,又是化学家,也是道教的创始人之一,现在道教的观、宫,道教的寺庙里,三清菩萨中间有一位传说就是他。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它的特点用四个字可以概括,简、便、廉、效,
用药和服用方法都很简单,药物的收集或者服法方便,价格比较便宜,效果呢有很多从后世的应用来说,是比较确凿的,所以往往用简、便、廉、效,四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它叫《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备急,说明它里面有很多的急救方法和相应的方剂,所以在历史上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刘捐子鬼遗方》是属于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外科的专科方书,作为专科方书出现,现在能够找的到的,这算是很早的,特别在外科学方面,其中很多到现在我们经常用于外科的包括疮疡肿毒,包括火烫伤,这些用的主方中间,象大黄这些用的非常的娴熟,它一百四十多个方里面,三分之一都用了大黄,所以它在外科学,对后世实际上运用药物当中影响是很大的。

   这是在这个时期,以这两本方书为一个代表,代表了这个时期的特点,方量都不多,就拿《肘后备急方》来讲,将一般的单方和起来才一千左右,所以方的量并不大,讲究实效。

   第四个时期,是隋唐时期
   特别在唐代,从国家来讲整个比较昌盛,称之为盛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
政权稳固,对外的发展比较多, 交往也比较多,所以在内部安定了,医药发展也快,外部交流也快,这个时期的特点,大部头方书出现是主要特点,在历史上也相当于上了台阶。
   整个这个时期的方书,以《千金方》和《外台秘要》基本能够概括它这个
时期的特点。

​​   《千金方》的作者孙思邈,大家称他药王,从这个书来讲,有两
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前者有五千多个方,后者有两千多个方,加起来不足八千,这部书的特点是在历史上是属于比较早的,作为唐代相当于集大成的方书,它把汉代以后很多的上代著作中的方和他自己经验的方收集起来,而且他总体思想辩证思想,一种脏腑辩证思想,他在病证结合的分类,特别在脏腑治法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贡献,他这个时期属于唐朝的前期,孙思邈活了一百零三岁,从隋朝末年隋炀帝时期,活过了,高祖,太宗到高宗,最后到武则天时期,所以时间相当长,在历史上这本书的影响也很大,我们方剂教材里好几个方都收的这本书里的方子。

  《外台秘要》这本书由六千多个方,它收集方的特点,因为它出在中唐,时间是安史之乱前后,而且从家族关系来讲,作者跟唐朝大诗人杜甫还是表兄弟关系,这个时期跟孙思邈有隔了一段时期,所以它又收集了这一段时期流传的方剂,以及很多海外传来的方和药,所以它里面也出现了很多,包括我所讲的这个“乞力伽丸”、苏合香丸这类的,开始有外来名称了。所以这两部方书都是代表了唐代,进入大部头方书出现的这个时期,促使了方剂学的一个发展。

   第五,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一种方剂学全面发展,为什么说全面发展呢?
   在方和药方面,特别是方运用之后,《内经》也好,《神农本草》也好,提出的很多观点到了这个时候开始使用,我们说《内经》提出了君、臣、佐
、使,“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但提出之后,前面的医学著作和方书里,分析当中都没涉及。
  《神农本草经》里有三品,上、中、下分类,有归经,但归经这一思想直到这个时期,在付诸实践当中才有了突破,但集中反映在,在这个时候方解开始出现了,方论开始出现了,这个时期归经理论开始用了,特别象“引经报使”的观点,张元素开始使用“引经报使”这个观点,在他使用是个创造了,所以在方剂学方面发展。
   而且这个时期随着整个中医学,在政府比较重视的情况下,理论和实践全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流派,比如说金元四大家,除了金元四大家之外,他们和他们的弟子,包括易水派、河间派这些,从学术、理论到创设的新方,总结新的治法,这些应说是轰轰烈烈,所以这个时候出现的“古方不能治今病”这种提法或者口号,也推动了这种改革的前进。
   后面我们会讲到一些方的运用,唐宋时代的气候跟汉代完全不同,差别很大,所以在这个时期新的治法,新的方剂,围绕方剂的使用的新的很多理论发展很快,刚才我举的一些例子仅是这个时期的一部分,因为后面会讨论到很多这个时期的方剂,会谈到一些背景,虽然这个时期处于很长一段时间是南北对峙,南面宋,隔着黄河北面是金,但是并没有影响对学术上南北的交往,金元四大家里有些人,有南方的,有北方的,北方为主,但经常北方的生病后他又到南方去这个过程。
   特别应该指出的宋代的皇帝有很多都喜欢医药,不但支持,自己动手参与其中,自己来整理来写,《圣济经》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实际”这两个字,这个概念,它的绪言就是宋徽宗写的,他很喜欢医学,从赵匡胤宋太祖看是到宋太宗,中间几代皇帝都很喜欢医学,国家呢,由于皇帝喜欢,当然国家就很支持了,到北宋末年一直到宋徽宗也有这个特点,所以国家成立了“校正医书局”,把以往的一些医书整理出版。
   象我们所说的《伤寒杂病论》,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分为两本,应该说在汉代的那么古老的医籍能够保存下来,这个时期国家组织这个整理出版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应该说是功不可没的。因为在印刷技术水平都相当低下的时期,保
存这些资料的价值很高,所以列出的方书,作为本科同学首先要掌握三本的特点。

  第一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是由国家的机构,太平惠民和剂局它所制定的方子,这些方子是通过临床的长期观察,行之有效,它所建立的基础应该说是在当时大量收集方子的基础上,如当时的《太平圣惠方》宋代的,《圣济总录》宋代的,这都是收方一万多,二万多的这种大部头的方书,在这么多方的基础上,通过验证选出不到八百个方,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来发布给天下,这是公众承认的有效方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药典》,所以我们把这本书一般看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制定的成药典,那这又得了一个冠军,所以这个应该掌握它的特点。
   这个方书里收载了很多基础方,虽然,比如象四物汤是宋以前就有的,但这个时候把它确定下来,组织这些都有了变化,四君子汤、四物汤、平胃散、二陈汤,这些有名的这个时方里的基础方,这个方书占了很大比例,而且这方书里的方由于它经过临床验证,在这么大的基数里选的,所以确实行之有效,流传至今都是长盛不衰的方剂。

   第二部书,《伤寒明理论》,
   这本方书,对中医学、方剂学的贡献,主要是在第一个用君臣佐使的理论,分析方剂,君臣佐使的理论在《内经》上就提出来了,但是一千年左右的时候没有使用,没有哪个方书里面用它来分析,或者说组织当中用它来指导,而《伤寒明理论》,第一次用《内经》君臣佐使的理论,分析了伤寒论里,包括麻黄汤、桂枝汤等在内的二十首方剂,那就是说它的价值是历史上开方论之先河。
   第一个来作方论的是谁呢?成无己。但我们过去也有过误解,把《伤寒明理论》这本书定为第一部方论专著,它并不是方论专著,它主要是研究《伤寒》的,所以,它用君臣佐使理论,分析方剂作方论仅仅二十章,所以只能说是第一个作方论,用君臣佐使理论分析方剂,开方论之先河。
  《内经》提出来,君臣佐使这种基本结构的观点,后世经过了几千年才正式付诸实践,所以医学它本身又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方剂学有一个发展过程,不是说一开始什么都是全面的,有个过程,这是《伤寒明理论》,所以应该了解对方剂学贡献上的这个特点。

  《小儿药证直诀》用它来代表一些个体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一个贡献,因为这类书在宋代非常多,就是在这个产生新方子,行之有效,理论上有所建树,这类方书很多,不可能都列出来,毕竟我们讲方剂学发展简史,不是中国医学史,所以,以《小儿药证直诀》代表了这个时代一些特点。
   《小儿药证直诀》在儿科专科方书,一般把它看作是最早的专科方书,它其中有很多直到现在仍然行之有效,广为采用的方剂,包括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六味地黄丸,一般不懂中医的人都知道地黄丸的系列,地黄丸系列产品的一个起源,六味地黄丸,就是在《小儿药证直诀》里头,现在不但儿科我看内科用的更多,在这本方书里有很多名方,我们教材里也选了很多,象清五脏热的很多方,从导赤散开始,它有一套名方,后面很多会讨论到,所以在方剂学的发展方面,是有一定贡献的。

   在这个时期很多的医学大家,宋到元,在制法、方剂上都有创新,

* 刘河间的寒凉派,创了包括象芍药汤之类的,包括芍药汤在内这个从仲景时代对痢疾的用法,到后来调气活血治法的产生,确实对这个痢疾的治法是个贡献。

* 李东垣产生了一批方剂,和他相应的治脾胃的治法。以及甘温除大热的治法,也是在这个时候作为时代代表性的一个进步。

* 以及张子和对张仲景攻下方法的扩大运用,也是集中在他《儒门事亲》,攻下派这个著作当中。

* 象朱丹溪的“六郁”思想,以及他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补阴的思想,他学术的两个方面,也充分地以他代表性的方剂越鞠丸、大补阴丸这些反应出来的。
   所以这些医学流派、医学大家,在医学史上的贡献,在相应的各家学说这个学科里讨论,我们这里作为方剂学的发展简史,所以把它看作是各医学流派,医学大家在这个时期的一种集中贡献,来这样提的,所以,这个时期应该讲是中医学发展历史上进步很快的时期,因为将来讲到这个时期的方子是很多的,会涉及到具体的方很多。

   第六,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明代侧重在方药共融发展,药方发展当中互相影响,清代又走向个由博反约的一种特点,由博反约规范整理这种特点,这又是明清这个时期的两个特点。

   在明代,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研究本草为主的专著里面收了大量方剂,它的附方单方加起来有一万以上,当然这种在本草书中收载附了方剂,这种方法的发明,应该说是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他是开了先河的。因为过去象《神农本草经》这一类,它是不载方的,所以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是第一个开始在本草书里收载方剂,后来也有一些本草书收载。

   但等到《本草纲目》应该说是把方和药密切联系,而且《本草纲目》里有很多药怎么配伍,通过配伍来控制功效发挥方向的描述,这个也是一个很突出的,这架构了一种方和药之间的桥梁,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当然明代,因为《本草纲目》毕竟还是本草书为主的,但这种做法反映了方药的共融。

   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方和药不可截然地隔离分开的,现在有一种研究中药功效,孤立研究,中药功效的认识,应该说伴随着方剂的发展,伴随着配伍过程的认识的,中国在战国时代,大家如果看到诸子百家当时的书,里面人们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是非常恐惧的,更谈不上对毒副作用的一种控制,而是说对它是一种恐惧。
​   孔子基本上不肯吃药的,别人给他吃药,不舒服了,他说:“丘未达,不敢尝”,他不敢吃,说我不了解它。
   而且在战国以前,凡是药物统统把它叫做毒药,大家就要看诸子百家的书,一直到汉武帝年轻的时候开始,当时出来的书先送给他看,淮南王组织人搞的《淮南子》,《淮南子》是杂家与道家占十之六七,是杂家书,价值很高的,它里面称药物还是叫毒药,都是叫毒药,当时很害怕的,而且错误地认为吃了药以后,就会有副作用,所以说“服药不瞑眩,则厥疾不瘳”,是说吃了药如果没有头昏胸闷,没有这种反应的话病就不会好,就产生这种思想,说明人们对于运用药物比较恐惧。
   所以在战国以前很多是在用针灸,用气功、引导、按摩这类的治疗治病为主,认为这个是高尚的。
   药物呢?把它打入到毒药这个行列,有点入另册的概念,所以形成了一种习惯,皇帝要生病了,太子要尝尝药,家里父亲生病了,儿子要尝尝药。
​   历史上公子纠他的父亲国王得了病,医生开了药,他没有尝,父亲一吃,死了,那个之后,两千年左右的儒家,都以他作为不忠不孝的典型来批判,很多书里收了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当时服药产生副作用是一种普遍现象,是战国和战国以前,那个时候的文献里反映的情况。

   那为什么到了汉和帝、汉成帝前后,也就是西汉后期,开始把中药叫毒药的叫法,改为叫本草,这个反映了历史上随着中医理论,方剂运用这个发展当中,对毒副作用控制的一个成就,是中医药学的一大发展。这种名称的改变,应该反映出这个很大的进步。
   而从此之后方剂学的发展,用药为主逐渐就形成了一个主流,中医在用药治疗疾病,在各种治疗手段当中它就成了第一位的,这是人们所公认的,也就反过来又促进方剂学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能够控制毒副作用呢?通过配伍。
​   对副作用的认识有两个阶段,
​* 一个阶段就是说象老百姓有些都一样的,包括象我们到台湾、美国、香港去讲课,通常他们要组织看病,有些民众都觉得中药的副作用小,不象合成药物、化学药物都有副作用。
   中药有没有副作用呢? 还是有的,古人还是很害怕的,不能认为没有副作用。
​* 但是也不能认为按现代观点来看,又误解它(的副作用),搞成草木皆兵。

​   因为所谓中药这个名称,历史上经过毒药、本草,到现在叫中药,是现在确定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
天然药物,这叫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才叫中药。

   前两年有些学者提出来,是不是将来中药都改名叫天然药物,健康报上都登载了,引起了很多中医界人士的反对,不是说天然药物就等于中药,在中医应该说在运用天然药物,使它成为中药,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漫长历史,是临床上经过反复的,也是产生的长期毒副作用,逐渐克服它以后取得的成果。

   所以在这个当中,医和药,应该是互相共融发展、并肩前进的,方的发展促使了功效的认识。
​   如果大家以后能够整理一下,很多药物的配伍过程当中,在一定历史时期才认识到什么功效,又到一定历史时期认识到什么功效,就可以看的出这种方的发展,促使药物功效认识的发展,看的出这个促进作用。
​   反过来呢,按理这个药物认识发展以后,反过来又促进遣药组方方面的领域的一个拓宽,这个是共融的,相辅相成的,这种思想从唐代的陈藏器的《本草拾遗》里面,附方以后,到《本草纲目》附的很多,应该说这是一个进步,这是在明代方药共同发展,这是一个进步,在明代形成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

   明代的《普济方》在历史上得过冠军的,所以把它列在这里作为本科学员应当掌握的一本书,就是掌握它的特点,这本书很大,61739首方,很大的,要知道它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载方最多的方书,既是古代的,又是现存的,在《普济方》之前,看来地下不会挖出来比它更多的,超过这个数字的方书了。

  明代,吴崑的《医方考》,收方七百多,但是它是历史上第一部方论专著,这才是专著,这部书整个就讨论方论,而且是比较详细的分析方剂,这个在历史上也有个第一,从成无己,第一个用《内经》的君臣佐使理论,来分析《伤寒》二十个方以后,到这个时期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成无己是金朝,以后到元朝,再到明朝,到明朝中期,已经隔了很久一个时期,它形成了历史上第一部详析方论的一个专著。明代呢了解这两部书的特点。

   进入清代以后,清代中医的临床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临床医家,他们总结的医籍里面,融会了他们创设的或者是修订过去的方也很多,这些医家的书很多,在方剂方面出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方面是方论书很多,但不是很大部头的,从这个《古今名医方论》以后,又出了《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以及后面《古方选注》等等,就出方论这方面的呢,部头虽然不大,但是分析的更具体,更详细,这是方论上一个特点。

第二个,在规范由博返约,规范适合于教学这个方面,清代发展很快,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整个譬如出了一些,在教育方面很有贡献的人,包括陈修园,是很突出的代表,中医教育方面。也出了一批适合于师带徒这类的教材《医方集解》、《汤头歌诀》都是汪昂的,它比较典型的一个,早期的方剂教材,适合初学的,所以它大量的选的都是他以前的人们,历代的这些行之有效的好方子,里面很少他自己的方,而且他从规范它的项目、组成、功用主治,以及简要的一项方义分析,基本都这个格局已形成,但到后来的《成方切用》,这加减法丰富了,以及到《成方便读》这类都属于这一教学类的,但是《医方集解》为其中一种代表。
   他在方剂分类方法上,还开创了一个综合分类法,因为后面要简要讲一讲方剂的分类了,这本书部头不大,他应该说在中医教育方面的影响很大。

​   直到现在,象台湾地区的中医执业考试考方剂,不考别的,就是《医方集解》加上《删补名医方论》《医宗金鉴》部分的,当然这个也太偏了。
   2005年开始我到他们中医委员会,他们讲到2005年开始,这是考试方式要改了,因为我跟他们讲过,在《医方集解》这个书里,其实有多处错误,你叫我去考,我都考不及格你的方剂,他们都笑起来了,我说里头有的组成是错的,你写的《丹溪心法》出处,组成跟他的不一样,你说你算谁的呢,那既然你的对,学生答案答出来错的,你算对的,我们方剂老师答出来对的,你算错的,那你不成了“台医”了吗,所以说,这个书是我们的主要参考书。
   这个作者他是清代初期的,这个崇祯年间,也就是明代末期,从崇祯当皇帝之前他已经出世了,汪昂,汪訒庵,他一直到二十七岁还在考举人,是个秀才,他二十七岁时,明朝灭亡了,所以当时有一批知识分子,不愿意为清朝工作,他遂弃举业,家里颇有点财产,所以生活不发愁,不再去科举考试了,他就广泛读书,读书读了很多,一直读到快四十岁了,发现书里最有意思的是医书,这样爱上中医,开始搞,这样二十七年后,六十七岁写出《医方集解》,然后到七十九岁,又是二十年后,写出了《本草备要》,都是教科书形式,所以他的方书你看很少写临床,也不给你附病案什么的,对于前头医家都是一种,综述形式,概括形式,历史上有一部分理论家的,但这本书的价值应该说,开创了中医教科书这类的一个事情,直到我们现在的教材,很多项目和分类方法,是以他的书为基本篮板和模式的,这是《医方集解》,《汤头歌诀》是用来配套的,配套作为学生教学当帮助中记忆的。
   记诵方面,这一点呢,我要补充一下,上一节课讲到选择方歌的问题,还有一个背诵的方法,我们要观察,现在很多初学中医的,他也背,往往集中精力他是在背,背诵,背诵,他忽略了“诵”,我们觉得要先诵后背,不急着背。天天就朗诵,朗朗上口地读,读一段时间以后,每次都从前面的方开始往后读,学到后面,从前往后读,其中一大部分的读到后来脱口而出了,重点在有些难背一点的记忆一下,还是在朗读,这样的效果好得多。
   因我经常看到我们的学生,在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正在吃饭,一手拿着馒头,一边走一边拿着书在那背,上个楼梯也要背,我就说你们不要摔着,你怎那样背呢?背两个字哪来看一看,又背两个字又看一看,这样子急于求成不行,朗朗上口的读,再背呀,好背的多,我记得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我是六十年代在北京中医学院读书的,一个学期要给你划出背多少字,二年级同时上《内经》原文和《方剂学》,上《诊断》的时候也要背,也都要划出来,各教研室协调以后,这一学期学生要背多少,几千字,或者一万字,分配给大家,大家天天都背,背的朗朗上口,要出声音,这样逐渐就自然背出来了,否则疙疙瘩瘩,结结巴巴哪种背,保持时间不长,这是谈到《汤头歌诀》,想到这个方歌问题。

   在明清时期,我们刚才谈了两个特点,一个是方药共同发展,一个是又博返约,由博返约的过程是一个规范了,一个有些探讨细致了,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对后来的教学开展,因为在上个世纪的前半期开始,在至少我们中国的大陆地区,很多省办了一个学校,也开始象《医方集解》的很多也作为教科书,也就逐渐地有小生产方式的教育方式,走向大生产体制制度,教育方式的过渡,应说跟清代的这段时期的一个经验的积累,早期教材的出现是有一些影响的,这是在明清时期。

   第七近代、现代
   近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特别这里总结的是近五十年来,四九年以后的五十多年这个时间内,方剂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首先,第一个,大量古代方书校勘出版,随着出版业、出版手段,我们现在的信息传递工具,各方面的现代化发展,所以,从五十年代以后,多次的继承整理中医古籍,多次的出版,这个就给保存这些文献,给学习继承和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要说象我们当学生的时候,老师那时候讲过一些很好的书,当时我们到处找,经常到旧书店、线装书去找,也很难找到,那都是在近一二十年又重印了很多出来,这样保存这些资料做了很多工作,但文献整理这个方面我历来有看法,不仅仅要出版古代的东西,不仅仅是版本考证、考据、训诂,等等这些工作,文献整理了还有一个理论的整理和规范过程,这方面方剂学做了不少,但是还是很不够的,所以结合后面的教学我们还要谈。

   另外在这个时期,继承整理和现代化研究这两个方面都在做了工作的。
   继承整理方面呢,大量古代方式校勘出版,方剂出现了很多现代的工具书,包括我们国家带有法律指导意义的,象《药典》里也收了很多方。
   在这些工具书当中,这几十年来我很推崇《中医方剂大辞典》它仅用二十多年的时间,集中了很多人,搞的很细,这是因为在主编七版教材当中,很多参照看,和古代原著比较的,确实这个书是很可靠的,发现的错误直到现在来说非常非常少,这个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彭怀仁教授他们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孜孜不倦搞出来的,可以说《中医方剂大辞典》在中医各个学科比较当中它的优秀程度都是突出的,是个佼佼者。
   另外在教材建设方面不断地更新,当然这个当中也会有很多弯路,都有一个逐渐的完善过程。

   在现代化研究当中,实验方剂学这个学科的雏形已经出现,当然有些学校有《实验方剂学》的教材,自己编的教材,也有些方剂学的书后半截,有实验方剂学的内容,但是这只能说是学科的一种雏形,因为它能够和具有中医特点的方剂,融为一体还为时很早,但不管这么样,它跨出了方剂实验的一步,所以,实验方剂学雏形的出现,在这个时期,现代化研究中是一个突出的表现,当然这个我也有个看法,什么东西都应是有多元化的,既有实验,又有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各方面的,不能够是千篇一律的,非要非此即彼,一元化,你只要是研究方的研究生,你必须要去做实验,那样方本身中医特色都还没有学好,你光去弄这个,弄到最后将来是还原成现代药理,所以从这个当中,这么样实验方剂要符合中医的特色,特别是思维特色,这还是待研究的问题。

   就中药和新药的研究和生产,是特别到九十年代后逐步地规范,尽管这是历史长河里这是很短暂的,一二十年这个工作,但是毕竟开始做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这是在这个时期,大致涉及到方剂学方面的一个特点。从继承整理、现代化研究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方剂学经过了两千年左右的发展,到达了现在这个状况,我觉得后面要做的是“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后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因为现在虽然多版教材的目的是使得小生产式的内容能够适合,大生产的教育和生产体制的使用,古代历朝历代积累的这都是小生产式的内容,尤其这些内容就是古代综合式的,要把它适合现代的大生产教育体制使用,那这类整理规范过程是个漫长的,你完全强调规范,它特色很多就没有了,不规范大生产教育体制又不适应,所以这个矛盾解决过程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不是急功近利,谁要想在他那个时代全完成,太早了,太急了,反而对他自身会有一个损害,这是个人的一些看法。

   方剂学发展简史的第一章,我们就简要讨论到这里。教材内容比较多,但是这个部分内容是给自学当中自己看的,每个时代中主要掌握每个时代的特点,我们归纳了一些这个特点,同时以几本方书作为代表,那就是说本科同学,就考核当中这部分内容,就以强调出来的这几本方书的特点,为主要考核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