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步训练的五项基本原则

 木鱼308lz9m1b0 2018-07-28

    跑步这件“简单的小事”,实则是综合科学与艺术的一件“大事、难事”,也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实战的不同维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也有各种训练体系,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管哪一套体系、哪一套理论,在跑步训练上或多或少都遵循着这五项基本原则:



1.渐增超负荷训练法则

渐增超负荷训练法则也译作渐进性超负荷训练法则、渐进性反抗力训练法则等。它是指逐渐、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负荷,不断给机体以超出习惯承受但经过努力可以承受的运动量、强度以及密度等“超负荷”的刺激,使机体特别是肌肉获得“超负荷补偿”或者“超能恢复”效应,从而不断提高其技能能力与运动水平。


渐增超负荷训练法则是健美训练乃所有身体训练最基本的准则,是运动训练的核心法则与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运动中所消耗掉的物质与各器官系统下降了的机能,通常经过一段时间休息都能够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此时间段内所发生的机能变化叫恢复过程。在恢复过程中会出现被消耗的物质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超过原有水平的恢复阶段,即为超能恢复

A.消耗与出现疲劳阶段;B.休息期恢复阶段;C.超能回复阶段;D.超能恢复逐渐消失。


超能恢复程度与运动量等成正比。在一定限度内(不可过量训练)消耗越多,恢复过程越强烈,超能恢复程度就越高。回到跑步训练上,训练强度越大、训练效果越好,对身体的刺激也就越大,变强也就更明显。所以说,刻苦训练是通往优秀跑者的必由之路。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调节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刻苦训练但也不要过度负荷。此外,休息也是课表的一部分,休息与训练同等重要


2.针对性训练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在身体锻炼过程中,根据锻炼者的个人特点以及季节、地域等客观条件,合理地确定锻炼内容,选择方法手段和安排运动负荷,使之符合实际需要。想要达到不同的运动提升,就要进行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贯彻针对性原则首先必须了解锻炼者的实际情况,再从实际出发确定合理的锻炼方案,一般来说,锻炼者应考虑以下情况:年龄特点、性别特点、身体健康状况、职业特点、锻炼目的、地域季节特点等。贯彻针对性原则除上述要求外,还应兼顾锻炼者的兴趣爱好、体育基础和锻炼条件等,只有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才能较准确地制定锻炼方案。


以跑步为例,针对5KM的训练课表和10KM和半马、全马的训练课表肯定是不一致的,毕竟不同项目对跑者专项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其次,不同特性跑者的训练课表针对性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全马跑者短板是有氧基础,那么在训练课表设计时就要有针对性安排大量有氧基础提升训练。第三,针对不同水平的跑者训练设置也不一致。极端例子,全马破3的大神训练量、训练强度和全马完赛为目标的初级跑者肯定不一致。简单一句话,根据跑者的水平、比赛类型、成绩要求有针对性设置训练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3.个体独特性

每个人的提升速度、恢复速度、适应速度都是不一样,各种条件相同的跑者,也会在同等训练后有不同结果。不要太关注别人,要和自己的以往运动水平进行比较。


以Garmin 举办过的PB训练营为例。水平接近的学员,利用同一份课表进行训练,出勤率、达成率差不多,最后的提升程度不一致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4.收益递减原则

当你刚开始练习跑步时,你的进步会是非常神速和显著的。但是随着你运动水平的提升,和像你跑步目标的接近,你想要获得提升所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同等的运动量,在最开始时可以让你有巨大提升,但在训练后期,却可能只能让你进步一点点。

在Garmin PB训练营里,一些初级跑者全马可能PB 1个多小时,但是对于一些高手,如破3的大神,可能提升的幅度就是以几分钟为单位了吧。


5.衰退原则

长期坚持一定强度的运动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强度、力量、协调性、稳定性以及灵活度,同时也能够改善内分泌,对体内糖、脂的水平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通过运动,心血管功能和心肺功能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跑步而言,经常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有以下4个主要收获:

增强心脏的射血能力;

提高血管的输血能力;

增加毛细血管(为肌肉输送氧和其他营养的血管)的数量;

线粒体(细胞的“能源工厂”)数量增多,体积变大。


定期运动的人,如果停止锻炼的时间太长,不仅会失去重新开始运动的意愿,而且身体本身也更容易受伤。而且,身体素质越好的人,停止锻炼对其影响越大。对于一个优秀运动员来说,停止运动一周,跟一个普通人一两个月不运动的效果差不多。


停止运动,肌肉、力量、脂肪水平会发生很大改变,将在整体上降低人的身体素质。如果停止坚持了很长时间的运动习惯,最大耗氧量是第一个会受到影响的身体指标。最大摄氧量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进行有氧运动能力的强弱。即使是身体素质本身就过硬的运动员们,在停止运动两个月后,最大耗氧量也会下降26%之多。


不仅如此,随着运动的缺乏,体内肌肉的质量会逐渐下降,开始萎缩。伴随肌肉组织的萎缩,体内线粒体生产能量的能力也会下降,肌群力量会明显减小,进而造成人体运动耐力的下降。


对于普通跑者来说,停止运动后,心脏是需要重点监护的对象,因为随着运动习惯的停止,肌肉会出现萎缩,而人体的心脏是完全依托心肌肉的泵血来发挥作用的。一旦心脏肌肉力量不足,整体体能将会下降更快,各部分器官的供氧情况也会大不如前,而心脏本身更是会出现种种疾病隐患。


此外,突然停止锻炼也需要考虑会对心理产生的影响,因为缺乏运动会产生抑郁和自卑的情绪。所以,身体锻炼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抗压能力,使人保持积极状态,而停止锻炼就会很快产生相反的效果。简言之,一旦停止训练时间过长,你的运动能力就会开始快速下降、心理上也会承担相应的压力。一旦停顿较长时间,跑者的有效率的训练将在很长时间内收到影响,严重的话可能会很长时间都不能进行训练。这种停顿,将使以前的进步都前功尽弃。很多跑者在受伤基本恢复后,会迫不及待地开始训练,有时一开始就会急着进行大强度训练,而这一行为又会导致伤病复发,陷入恶性循环。所以,无伤坚持是关键


最后,敲个黑板画个重点:

  1. 适当的训练强度,训练与休息同等重要;

  2. 每个跑者都是独一无二的,有针对性开展训练;

  3. 正视个体差异,多和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

  4. 尽早开始科学训练,抓住训练初期的红利;

  5. 无伤坚持训练,尽量不要中断



参考资料:

·Runner’s world,《run less,run faster——become a faster,stronger runner with the revolutionary 3-run-a week training program》


——科学跑步分割线——

      欢迎将我的个人跑步公众号分享给您身边热爱跑步、希望获得科学跑步知识的小伙伴。一起随心风行,科学跑步训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