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红衣罗汉图》乾隆题跋鉴定

 政玮飞翔的心 2018-07-28

题述《红衣罗汉图》,纸本设色,纵26厘米,横52厘米,元赵孟頫1304年所作,后有赵孟頫和董其昌、陈继儒三段题跋,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赵孟頫(1254 -1322年),汉族,字子昂,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

题述作品,乾隆于画心上御题诗行书六行,署年'乾隆丁丑'(1757年)。


乾隆 (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长达六十年,创康乾盛世最高峰。

笔者现从:1)题跋内容;3)题跋书法;3)落款印章,三个方面进行鉴定此题跋是否为乾隆真迹:

1. 题跋内容考证

乾隆有写诗成性、挥毫成癖之习惯。经查,此诗收录于乾隆《御制文初集》,名为'赵孟頫罗汉赞';诗中'画马则非,画佛则是' 更是对赵孟頫自题中自诩画罗汉能得其神的一种针对性肯定。

2. 题跋书法比对

乾隆痴迷书画艺术,处理政务之余,更是勤于笔墨,且酷爱赵体。褒奖者认为其字体雍容姿媚、婉转流畅;贬低者认为其书体软弱无力,戏称'面条体'。


乾隆用笔特点:中锋用笔,起笔处多裹锋,不露驻痕,折处圆润,有回笔习惯


清宫《富春山居图》(子明卷)是著名'假画真题'案列,乾隆从1745年后五十多年里,在此画上题跋多达54次,几乎反映乾隆一生书法风格演变,可作为参考标准件。


现从《富春山居图》中选取两段与题述题跋(1757年)时间上接近之题跋,分别是公元1751年和1754年,进行对比:


此外,亦可与乾隆仿《红衣罗汉图》上题跋相比,其字体一致性也很明显。

1. '身'第一笔起笔不回锋,顿笔一致。第三横和撇笔纤丝、笔势一致。

2. '人'捺笔回笔。

3. '水'左瘦右肥,第一笔起笔不收锋,左半边与右半边的纤丝位置符合习惯,最后一笔回笔。

3. 落款和印章

此题跋上共出现了乾隆用印三枚,分别为'幾暇怡情'、'得佳趣'和 骑缝章'即事多所依'。通查对,此三枚印玺在上海博物馆《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均有著录,且核对无误。



综上,《红衣罗汉图》乾隆题跋著录于清宫文献,书法与乾隆此年间的书法特征相吻合,印章核对无误,该题跋确为乾隆真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