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中医

 心的港湾6109 2018-07-28
​一、倒经:也叫经行吐衄。就是在月经将要来潮前1 —2天,或正值经行之际,或经行刚净1 —2天,口鼻出现周期性的少量出血,数日之后自行消失,称之“经行吐衄”。
1.肝郁化火
症状:肝郁化火,多表现为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脉弦数,苔薄黄,舌边尖红,经行超前、量多而吐衄。
治法:清肝泻火,可用丹栀逍遥丸加夏枯草15、荷叶10、牛膝10、生地10。
或者直接用汤药:柴胡6 当归10 白芍10 白术10 茯苓10干姜3 薄荷8 丹皮10 栀子10 生地30。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用汤药一个小时后,可以配合红参气血汤服用。肝火大的,不吃药去肝火,单吃红参气血他昂,有的人月经可能减少,也可能鼻子出血,或者头发脱落。

 2.肝肾阴虚
症状:阴虚生内热,则多表现为头晕头痛,五心潮热,脉细数,苔少,舌红,经
行超前、量少而色红。
治法:滋养肝肾之阴为主,辅以清热。生地15,麦冬l0,沙参10,枸杞子l0山药15,泽泻6,茯苓10,丹皮9,白茅根15,旱莲草15,女贞子l0当归6,赤芍l0,夏枯草15。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月经量少,加益母草l0,香附6,配合红参气血汤一起服用。兼潮热,加地骨皮9。

3.胃火盛
    胃以和降为顺,如饮食不节,过食辛燥香烈之品,导致胃热炽盛,则胃气不降而上逆,冲脉隶属阳明,胃热炽盛,则冲脉之气偏盛于上,故有周期性的经行吐衄。
   症状: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脉滑数,舌红唇干。  
治法:清热泻火   大黄3、黄连3、黄芩6 牛膝10、生地10、白茅根10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吃后一个小时后,可以服用红参气血汤。

4、脾肺气虚
气为血之帅,脾肺气虚,则升降失常,不能统摄血液,故血逆行于上。
症状:气少懒言,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质淡。
治法:可用归脾汤加减。用鸡血藤10 人参6 太子参12 熬水冲服归脾丸和红参气血汤。

二、闭结:也叫闭经。是指无月经或月经停止。

 1、肝郁血瘀导致的闭经
 原因:肝郁  
治法:桂枝15 白芍15 丹皮15 桃仁15 甘草10 茯苓15 丹参15
 手心发热,加黄芩10。吃寒凉腹泻加干姜12。中气不足,配合红参气血汤。经血中有血块坚硬,加制鳖甲10,无食欲加砂仁6。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血块严重可以配合血府逐瘀丸。

2、肝肾阴虚的闭经或者经血少。
   原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
   治法:左归丸或者归芍地黄丸配合红参气血汤。加党参10、鸡血藤10、仙灵脾15、仙茅10一起服用。

三、子宫内膜增厚,月经量大,不孕。
病因:肝肾亏损,阴虚血热。
治法:滋养肝肾,清热止血。
  当归lO,白芍lO,熟地15,怀山药15,山萸肉6,丹皮6,茯苓6,泽泻6,鸡血藤20,丹参15,旱莲草20  生地15,地骨皮15,玄参15,阿胶lO(打碎冲服),麦冬lO女贞子10益母草lO大黄炭6。配合红参气血汤一起服用。如果白带发黄有味道,停止服用红参气血汤。加土茯苓20,黄柏9,栀子5 苍术10 薏苡仁30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痛经问题:喝气血汤2盒了,气色好了,但是这次来月经痛经比较厉害,肚子痛。
血虚有寒,当归10,茯苓15,白芍15 白术12,川芎10,泽泻15,元胡10,通草8,喝汤药后1.5小时用气血汤。汤药用5天基本可以解除痛经。

胃阴不足,养胃舒,胃阳不足,用香砂养胃丸。

服过红参气血汤几天后腹泻,一般是肠道吸收不好,服用肠胃宁即可。

喝了红参气血汤,感觉身体浮肿:主要是身体气化不能不好。轻的可以配合金匮肾气丸一起服用。重的可以用五苓散:茯苓18 泽泻30 猪苓18 桂枝12 白术(炒)18

用了红参气血汤,感觉很精神,气色好,但是全身肌肉疼:主要是静脉回流不好,用张仲景的芍药甘草汤配合服用就可以。只有两味药:白芍15 炙甘草15   

正在喝气血汤,喝的过程中下面老流黄东西,非常难受。
喝了气血汤,脸色红润了,但是下面总流黄色东西。原因:下焦有湿热。用 茯苓30 白术30 干姜12 甘草6  栀子12 黄柏15  蒲公英30  薏苡仁30  益智仁25 血余炭15 车前草12一付熬出两袋,早晚服用,服用一个小时后,服用红参气血汤就没有问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