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唐伯虎和文征明的老师,绘画影响深远,是明朝四大画家之首!

 明远小筑 2018-07-29

沈周,一个十五世纪伟大的名字,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他开创“吴门画派”,取代“院体”与“浙派”在画坛的地位,将明代绘画推向了高峰。

沈周在画坛的地位显赫,是绘画艺术上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他师法古人,师古却不泥古,通过对其用笔由“细沈”到“粗沈”的改变,逐步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沈周的山水少承家法,四十岁前师王蒙,中年後以黄公望为宗,晚乃醉心吴镇,期间又兼参南宋夏圭笔意,然皆能出入变化。用笔劲捷有力,布墨含蓄蕴藉,融揉参杂,而具自家风貌。其画以水墨山水为主,另其写意花卉鸟兽亦甚佳,其影响後人既深又远,无愧称明四大画家之首。

沈周还是唐伯虎的师父,唐伯虎的父亲唐广德将唐伯虎送到沈周家里,让他拜沈周为师,其父告知沈周,说唐伯虎非常具有绘画天赋,希望沈周能将之收为徒弟。沈周就让唐伯虎当场作画,看其天赋如何,唐伯虎自信满满,答应了下来。

据说唐伯虎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这只是流传的一个小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意义,学画就要沉得住气,活到老,学到老。沈周的另一个徒弟就是文征明,文征明不仅是个画家,还是诗人和书法家,是典型的“诗、书、画”三绝的文人画家。 年轻的时候,他与祝允明、唐寅、周文宾几个好朋友喜欢在一起结交,切磋技艺,人们叫他们四个是“吴中四才子”,他是沈周的学生,但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画名与老师并驾齐驱。

沈周出身书香门第,他的伯父和父亲在当时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山水画家。沈周从小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便“近水楼台先得月”,潜心研究古人的绘画。

他特别喜欢元代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的画,他的画中常常可以看出受“元四家”的影响很重。尤其是对吴镇和王蒙,他很认真地学习他们的长处,并能融进自己的东西。他的《策杖图》中就有倪瓒的影子。他的另一幅巨作《庐山高图》无论在构图还是用笔上都师承王蒙,但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

他在《卧游图册》中,画了一幅石榴图,题款:“石榴谁擘破,群露人看。不是无藏蕴,平生想怕瞒。”不过是小小一颗石榴,却表达了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他的作品,也如饱孕内核的石榴,虽是平凡之物,却灿烂自有光华。

公元1509年,83岁的沈周与世长辞职,他漫长的一生 用“读书作诗画画” 寥寥几字便可概括,没有轰轰烈烈的业迹,也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却赢得了无数世人的爱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