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种肉类这么吃 患癌几率大增

 王浩然 2018-07-29

购买回家的肉类,选择处理与烹饪方式要细细讲究。比如,现将鱼类、肉类用水浸泡,再用水煮一煮,开锅后去掉水,最后才与配菜合起来炒。这么做可以去除表面的致癌物、多余盐分、灰尘、油脂等等,吃起来就更加放心。

1、烤焦的肉

在碳下烧烤是许多人的饮食偏好,这样可以把肉类原味释放出来,美味无穷。但是,烧烤的温度不太容易把握,烤焦的情况时有出现。番茄医生发现,许多人都喜欢用高温大火烧烤的肉类,它们所含致癌物相对更多,能够增加患胰腺癌几率,对于动物性脂肪食物烧烤,还是尽量少吃或不吃。

原因是,动物脂肪烤焦之后,会产强致癌物并与脱氧核糖核酸结合,引发细胞突变诱发癌症。特别是处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如长期吃烤焦的鸡肉、鸭肉、鱼肉等含动物脂肪食物,会导致生长激素失衡,机体生长机制紊乱,诱发细胞变异。中老年人如长期食用可增加患癌风险。

2、腌制的肉

虽然,腌制肉类易保存,口感好,确实威胁健康的一个隐形致癌风险因素。比如,咸肉含有大量亚硝基化合物,如果再放到高温下油炸,二甲基亚硫胺与亚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含量就会大量释放,人如果食用等于增加体内致癌物含量。

所以,正如开篇番茄医生提到,买回的咸鱼咸肉要先用浸泡,再用水煮一煮,可以去除表面的灰尘、油脂、致癌物和多余盐分。吃到肚子里才更放心。

3、煮太久的肉

红肉炖越烂,口感越好。不过,肉类在200摄氏度到300摄氏度的高位下,营养物质糖分、无害化合物、氨基酸、肌酸肝之间会发生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衍生的芳族胺基含12种化合物,有9种是致癌物。

番茄医生提醒,爱吃火锅的人也要节制。因为火锅长时间烹煮会产生一类致癌物。吃火锅时,比如鱼类、动物内脏、肉类等在高温长时间烹煮时释放出胺类物质,其中的二级胺类再与亚硝酸盐发生反应生成亚硝胺,这是一类致癌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