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之旅(2)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8-07-29
 

【精彩书摘】

 伟大的永恒

上小学的第—堂书法课,我狼狈不堪,带的是一支七紫三羊的毛笔,却怎么也化不开;九宫格纸上,墨渍处处;白色上衣和黄卡其裤都逃不开四溅的墨汁浸痕摧残;更惊怕的是竟遭老师背后冷不防的一记抽打。那天放学,我是墨渍、泪水和着一颗受创的心灵返家,至今,仍不曾褪去那难掩的痛苦记忆。

我对学校书法课心生畏惧,但并未对书法学习失去兴趣。慢慢地,在倒地后,学着爬起。先父经营文具店,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来源,虽然在乡下,宣纸较贵,不太有人买,但父亲却完全站在我这边,每月一刀纸。初中三年,课余时,我会自我安排练习书法,时常,练习后丢弃的宣纸堆满了书房一角,父亲会一张一张地叠齐,用草绳系好,当废纸称斤卖了。当时家境不是很好,对于我的浪费,父亲偶尔会露出不快的表情,但多半时间都无怨言。1964 年初中毕业那年,我的书法得到全校第—名,我是含着泪水,把得来的奖状和奖品双手呈给父母亲的。

初中的校长唐寒江先生,极重视书法,我的生平第—张书法奖品是宋克的章草——当然,我完全不识,我保留到读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时,才将它读了一遍,也是我第—次识得章草。

初中毕业那年春节前,我鼓足勇气,在家门口摆了春联的摊子,光着头在寒风刺骨中站着挥写。除了练字满足我对书法的兴趣,另外便是赚取学费,以利升高中就读。从初三毕业,加上重考一年,一路写到读研究所毕业那年,因为母亲听别人说“卖春”的谐音不佳,北京话她听不懂,闽南语是“不会剩”的意思,坚持要我停歇近十年的街头春联的练字生涯。

我生而不慧,只因对美术的执着与高度的兴趣,除了一般美术创作,在书法学习路上,我走得并不顺畅。乡下地方没有老师的指点,自我摸索,处处触礁,但凭一股毅力和决心,土法炼钢,数十年如一日,可以说,这一生中是在毛笔、宣纸和墨汁浸染中长大的。

影响我书法更上一层的关键性时刻,是在上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中国书法史”的课堂里。当时是由王壮为老师任教,他对书史博知通晓,且唱作俱佳。时而山谷道人的闻声悟道,时而张旭的醉后狂书及怀素的芭蕉练字,又右军坦腹东床的艺术家本色及陈抟《石门铭》对联的龙马精神等,都让我对书史及书家故事如痴如狂,而他发音字正腔圆,一口道地的京片子,在我眼中,确是一个十足的学者教授,使我如沐春风。

我因为对王老师的精辟演说着迷,仅仅那一年,我不曾动笔书写毕业论文,却一头栽进临写王老师口中述说过的每个书家的书迹中,与古人神游,和往者对话。毕业论文勉强过关,对书法的兴趣与收获却与日俱增,这是我一生中书学的黄金时代。

书法学习若只靠那支笔和无知的蛮力,充其量,只能是个书奴或书匠,距离书法艺术堂奥仍很遥远。若能翻阅书史,对各个时代的书家书风,乃至书体的变革演递能知其梗概,且能加以揣摩临写,不独对传统书体的认识能更周严深入,也会因旁征博引,而得融会贯通之利。应知,任何一种书体都牵涉前因后果,不仅在同一时代的书风中有一特定的横向关系和位置,即使是上下纵走的前后朝代的过渡期,也有它独自的风格面貌。纵横奔驰于除却屏障的书史时空里,能将之移入你的方寸尺幅中,便能从小中见大、微粒芥子纳须弥、丁点露珠中摄三千大千世界了。

这本书不是严肃深奥的历史,更非艰涩难懂的理论,我以小学生旅游的好奇心,追忆来自王壮为老师的口述书史。主要是以自己在大学任教二十余年的教学笔记,在纷乱潦草的字迹里重新爬梳整理,并予以当与不当的增减,所以冠上“中国书法之旅”之名,避开历史的沉重包袱,免于理论的枯燥乏味。曾经,在1986 年,因向阳先生的鼓励,本书在他主持的《自立晚报》副刊上连载一年,而意外地获得好评,当时只配一张黑白图片。于今,雄狮美术发行人李贤文兄得知后,竟慨允出书,且重新排版,为满足众多书法爱好者,以全页彩色付梓。贤文兄对中国传统书画有一份使命感,多年来自我创作实践,未曾稍懈,于艺坛之贡献既深且远,令人赞叹。

只有面对历史时,我们才觉出自己的渺小,但如果我们用游历的心情走入历史,与古人神交,与古人畅言,与古人游戏三昧,那么,你及你的作品就等同于古人,等同于历史,等同于伟大的永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