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九龙山书院 2018-07-29

养育孩子,是一场筚路蓝缕的长征,是一场斗智斗勇、打怪升级的鏖战。其中有无数考验父母智慧的瞬间,怎样对孩子说“不”, 否定和阻止孩子的某些不当行为,恐怕是司空见惯而又玄机多多的问题。

对孩子说“不”是一门艺术,考验着家长自身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以及对孩子的理解程度。许多看似细小的问题,累积起来、一再重复就可能对孩子的人格品行和性格气质产生深远影响。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01

说“不”,要少而精

我一直觉得,对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抓大放小”是比较好的方式。为他们确立好为人处世的大方向大原则,划好道德和安全两条底线,在此基础上,尽量满足他们的探索欲、选择权和试错权,在生活细节方面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苛求。这样,他们可以在一个拥有充分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把能量最大化地用于自我成长上,而不必消耗在天性与外力的对抗中。等到年龄渐长,在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教育力量的综合推动下,认知能力充分发展,一定会日臻完善和成熟。因此,对孩子说“不”,要少而精,在关键的时候、重要的地方出手就可以了。

如果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那儿童简直有太多不正确、不完美、无厘头、没意义的行为需要被纠正了。玩水弄湿衣服和地板,不行;在墙上画了两笔、贴了几张贴纸,不行;想试一下妈妈的皮鞋,不行;偶尔实在太困没刷牙就睡了,不行……如果家长整天盯着这桩桩件件不停地对孩子说“不”,不仅自己累死气死,而且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多大的教育功效,还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在成人的世界里是否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一对夫妻,妻子整天唠叨丈夫“不要把袜子放沙发上”、“不要把锅盖面朝下放灶台上”、“不要把垃圾袋颜色搞错”,……那丈夫心里是不是会有一种不被信任、智商和能力被质疑和贬低的郁闷?妻子这么多的“不”,是会让他愉快地配合,还是厌烦并抵触?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02

这方面,我的发小莎莎做得很好。

在她女儿两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到我家来玩。小家伙活泼好动,看别人家什么都新鲜,一会儿在沙发上爬,一会儿去卫生间玩水,一会儿试着用遥控器打开电视……这些,莎莎都没有出手阻止,而是默默微笑地在旁照看,并且不动声色地帮我“善后”,比如捋平被小家伙弄皱的沙发巾、擦干被小家伙弄湿的地面。整个过程中她只对女儿说了一次“不”,就是临走时小家伙拿走我果盘里的一个火龙果时。她说:“妞妞,这是阿姨家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走。”妞妞听懂了,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犹豫地把火龙果放了回去。

论寻常礼节,我应该马上爽快地把火龙果给她,但我看出来莎莎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于是就顺着她的意思来圆场:“嗯,妞妞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很好。现在阿姨送给你了,你就可以拿走了。”妞妞甜甜地说声“谢谢阿姨”,开心地揣着火龙果走了。

我佩服莎莎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如果她对女儿的每个行为都加以阻止,很可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蒙上对“做客”这件事的阴影,甚至在自己家里都变得束手束脚,这也不敢动那也不敢碰,失去童年应有的天真烂漫。而在整个过程中只出现了一次的“不”,一定让孩子印象深刻,不能擅拿别人的东西,这一基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礼仪一定在她心中扎了根。

莎莎的女儿今年十岁,品学兼优,性格阳光,是班里的志愿者活动积极分子,说话做事非常得体,既有这个年龄的纯真和朝气,又有分寸、懂进退。而莎莎回忆自己的育儿之路,基调一直是温馨淡定,并没有多少因为对孩子说“不”而搞得大人小孩窝火炸毛的时候。很多人向她讨教秘诀,她说,就是因为我对女儿说“不”一直是少而精,那有限的“不”才能深深印入她的脑海并化为自觉行动。

一个处于生命潜能展开阶段的孩子,比起时时处处的严格规矩,他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包容他的不完美、顺应天性并适当推动的成长环境。做父母的不妨改变心态,试着多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的言行。如果,孩子只是搞了点小创意小破坏,给家长增加了些家务,或者只是某些细节的养成还不够完善,那么不妨不要急着说“不”。“不”说多了容易变成陈词滥调、情绪垃圾,少而精的“不”才有力量。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03

说“不”,要对事不对人

一个常见的情景。

孩子走进了琳琅满目的玩具店,缠着妈妈要买一个心仪的玩具。妈妈皱着眉,不快地拒绝道:“不行,家里已经那么多玩具了,今天绝对不能再买!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净知道乱花钱!”几个回合下来,孩子恼了,干脆一屁股坐在货架前哭闹着不肯离开。

同样的场景,我见过另一位妈妈是这样处理的:她拿起孩子想买的玩具端详片刻,说:“这个玩具的确很新奇,妈妈也有点喜欢,但是最近刚买的芭比娃娃你还没摸过几下呢,你把她抱回家一定是想和她做好朋友的吧,那就先和她多玩玩,好吗?”说完,既不责怪抱怨,也不拽着孩子赶紧离开。孩子纠结了一小会儿,最终愉快地答应了。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为什么第二位妈妈的拒绝取得了预期效果呢?因为她只是拒绝了孩子“此时买这个买玩具”这件事,没有上升到对孩子整体面貌、性格品行的否定,用温和的态度激发了孩子对现有玩具的兴趣,给孩子留出思考空间。两相比较,就能看出第一位妈妈的话语多么具有杀伤力。我们不否认引导孩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必要性,但不应该以这种“对人的否定”的方式来进行。那一瞬间,孩子感受到的是“我这个人不好”的挫败感,以及“妈妈可能烦我了、不喜欢我了”的不安全感。

长期、频繁的负面评价,特别是针对一个人整体面貌的贴标签式的负面评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纲上线”,对一个人的成长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许一时半会看不出来,但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表现出来,最终很可能是最初想批评指正的事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还降低了一个人整体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特别是心理状态还不稳定、不强大的孩子,如果他一再接受到这种贴标签式的否定,会严重干扰他的自我体验,使他中断自我校正的过程。很少有人真的能够把那样的负面评价当作“激将法”来看,洗心革面,奋起改进,相反倒是容易把那些被负面评价的特质固化下来。

在我和同龄小伙伴们的成长经历中,或多或少有着类似的体验。上一代的家长,整体来说在教育理念上的学习修炼还没有形成自觉意识,当然大环境也远不如现在这样开放包容,他们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贴标签”模式。“叫你不要……,这点事都做不好,将来能有啥出息!”“叫你不要……,怎么记不住,你这个人就是这么没责任心!”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当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总体良善的外部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努力,都收获了一个不差的人生,但回想起来,这种“贴标签”带来的负面心理暗示肯定在潜移默化之中削弱了我们在某些方面的自信,限制了我们本来可以更加精彩、丰富的前程。

当我们这代人做了父母,整体来说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肯定优于上一代,类似这样经常对孩子整体否定的情况不多见了,但有时急于阻止孩子某些不当行为时,仍然不能牢记“对事不对人”这个原则。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长时间的思维方式、情绪控制修炼。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04

说“不”,要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

幼年期的孩子,还未形成成熟的逻辑思维,思维模式倾向于“情绪主导”而非“理性主导”。好的教育必须首先顺应儿童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才能见招拆招。因此,说“不”的时候,要用孩子容易感知、容易接受的方式。要考虑到当时的环境、氛围、自家孩子所处的年龄段以及个性特征,可以综合运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视觉刺激、行为示范等多种方式,总的原则,以尊重、接纳为前提,以引导、示范为基本方法,以尽可能接近预期目的而又不让孩子感受到难堪为度。不到情非得已,不要采取呵止、训斥等简单化而容易带来伤害的方式。

在一次音乐会上,我目睹了邻座一对年轻父母对儿子近乎教科书式的“说不”。

大家都知道,学龄前儿童接触音乐会这样的高雅艺术,是很考验耐心的一件事,尤其是男孩,大多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简直一刻不停,要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坐上一两个小时确实不易。那个小男孩也不例外,音乐会开场十分钟左右,他就坐不住了,一会儿用脚踢踢前排座位,一会儿左右摇晃身子。他爸爸显然是有备而来,从包里取出一幅卡通宣传画给孩子看,那上面清楚地提示着“在音乐厅、图书馆等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

小男孩看了一眼,立马坐直了。可是音乐会的曲目对他来说毕竟还是艰涩了些,没几分钟又开始自言自语起来。这一次爸爸用手势以及简单而坚决的几个字“宝贝,这样不可以”,再次制止了他。这样又安静了一会儿。到小男孩第三次躁动不安的时候,爸爸凑近他耳边,轻声说:“爸爸已经提醒过你两次了,但是可能你还不能像大人一样在整个音乐会上保持安静。爸爸能够理解你,但你这样影响到别人了,所以我们不能再继续留在这儿了。”一家三口在乐章的间隙走出了音乐厅。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意外的是,中场休息结束时,他们又回来了,原来是小男孩对竖琴特别感兴趣,想再回来看看。这一次,小男孩格外珍惜“失而复得”的权利,在整个下半场都没有再扭动和说话。结束时,他还主动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说得对,音乐会上真的没有人讲话和动来动去,我以后记住啦!”

我发自内心为这个爸爸充满智慧的“说不”点赞。面对幼小孩子与环境不相适应的举止,他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不愠不火、耐心平和地加以制止;当没有明显效果时,他用坚定的态度和行动告诉孩子违反规则需要承担的后果;而当孩子愿意改进,他又给孩子充分的信任,让他体验到学会自控、遵守规则的好处。

这个事例,是不是能给一些正为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而烦恼的家长一些启示呢?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05

说“不”,要有原则而又不僵硬

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成长为身心和谐、适应社会的人。现在对他说“不”的目的,正是为了将来可以不说“不”,可以安心地把他们放飞到广阔蓝天,而这,必须是孩子的自律和自觉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的境界。因此,对孩子说“不”,要在确立大原则、大方向的同时,给孩子留出自我思考和调整的空间,最终形成“根植于内心的自觉、无需外力强制的自律”。

举个现在热得发烫的例子——网游。最近,“网游成瘾被列入精神疾病范畴”的新闻引起热议,给很多本就对网游怀有成见的家长心里更添了一层阴霾。网游成瘾确实可能导致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坍塌,家长有责任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但是从根本上说,“成瘾”并不是网游本身的错,而是作为主体的人心理功能失调的结果。况且,在这个虚拟世界空前发达的时代,要想把孩子和网络隔绝开来也是不可能的事。

在这个问题上,比较好的做法是,给孩子一个一以贯之的大原则:网游是玩耍的一种方式,和你喜欢的打球、下棋、过家家一样,我们希望你能在玩中学到对你有益的东西,同时安排好玩耍和其他事情的关系。这个大前提之下,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心智发展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动态调整。

在孩子的大脑和视力还处于稚嫩阶段的幼儿期,当然是要尽量避免他对网游产生兴趣,语言提醒无效的情况下,采取些“物理隔离”措施(比如克制自己不在孩子面前玩网游、把iPAD等网游工具藏起来)也是可以的。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但当他上学后,不碰网游是不现实的,同学之间难免相约玩一场,还会交流对各种网游的心得。这时,家长的重点就不是把关控制不让他玩了,而是要引导他发展出自律精神,能够控制好玩的频次和时间,处理好网游与学习、生活各方面事务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把信任、尊重、自主权充分地给到孩子,润物无声地引导,而非简单粗暴地控制,相信他天性中向善的一面,相信他具有自我调适的动机和力量,允许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彷徨期,最终走向清朗。

如果一个孩子到了十几、二十岁,还需要家长经常用强行断电、没收电子产品等强制手段来把他从网游中拉出来,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家长长期以来僵硬的教育思维造成的,若继续沿袭这样的方法,只怕情况会更失控。

从纵向来看,“有原则又不僵硬”是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动态调整,从横向来看,则适用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比如,很多家庭为了培养孩子的整洁习惯,规定不能在卧室吃东西。这当然不错,但是不是就成为“铁律”、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变通了呢?当孩子身体不适,有些“懒”又有些饿,或者正在卧室全神贯注地做什么不方便出来的时候,把食物小心地盛装好端到卧室,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至于孩子会不会因为偶尔的破例就从此没了规矩,以后总在卧室吃东西?不会的。只要家长始终用正面眼光去看待孩子,体恤、尊重、信任孩子,孩子学到的正是强大的自我调适能力,成为一个遵守规则而又温暖有爱、能适应各种环境的人。

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这个爸爸的做法超赞!

孩子的童年时期,特别是学龄前3-6岁这段时间,是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起步阶段。帮助孩子认清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这一时期家庭教育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如果我们能够在充分了解教育规律、接纳孩子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过好说“不”这一关,一定能激发和放大孩子天性中真善美的一面,促使他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

正常情况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需要说“不”的概率应该是越来越少,因为他最终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形成自己独立的“三观”,发展出足够的理性和自律,自觉划好言行的界限。倘能如此,为人父母者便可以骄傲地说,我的教育是成功的!

作者介绍

七彩仙人球,六岁女宝的妈妈,企业行政管理,一个年届不惑但始终不丢失好奇心的中年少女,一个既想要事业开挂又想要家庭美满的贪心妈妈,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挑灯码字,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愿在这个平台上分享对婚姻、家庭、育儿的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