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辈出的“内史第”

 国民一员 2018-07-30

川沙城内有座沈家大院,传为清内阁中书沈树镛祖上所建。清咸丰九年(1859 年),沈树镛中举,沈博学多才,官至内阁中书,沈家大院改称为“内史第”。

名人辈出的“内史第”

内史第


 极富江南特色的民居 

名人辈出的“内史第”

 “内史第”内外景一瞥

  “内史第”富有清代建筑浓郁的江南民居特色。雕花仪门、飞檐翘角,黑漆铜环大门上面是由条石砌成的门框,门框上面雕刻着戏文人物和花鸟图案,所雕刻的人物、花鸟惟肖惟妙。门楼正面中间镶有“华堂映日”四字,两旁为“状元游街”、“状元献宝”砖雕图案,仪门背后是“凤戏牡丹”,下有“德厚春秋”四字。第一进天井内有一小花园,园内一角的松竹梅显得十分幽雅,两侧为东西两楼。笫二进是正厅,厅内悬挂着“立本堂”匾额。正厅的雕梁画柱显示出书香门第的气魄。长窗、柱梁都有精致的木雕。正梁、壁梁上面镶着紫铜制作的各种图案,上面都涂上鎏金,梁两旁的枕檐,是高档木质雕刻成的纹饰。正厅两侧东西偏房,是接待宾客休息居住的地方。第三进为内宅,进入别具一格的砖雕门楼,便是一个狭长的天井,天井内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洋溢一派生机。内宅为二层楼房,正楼与东西厢房,是主人与家属内眷的饮食起居地。


 名人辈出的江南名宅 

  “内史第”不仅是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的宅第,更是一座名人辈出的江南名宅。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沈树镛(字韵初)诞生于沈家大院。沈博学多才,是著名的碑贴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同治七年(1868) 沈树镛之子沈毓庆(字肖韵)出生于“内史第”。沈毓庆幼年丧父,家本富藏书,遂能博览群书,17岁即以第一名考入南汇县学。光绪二十六年(1900),沈毓庆在川沙首创经记毛巾厂,成为开拓中国毛巾工业的先驱。

名人辈出的“内史第”

沈树镛蜡像

  在“内史第”诞生和居过的还有中国近现代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宋庆龄,著名学者胡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会计家黄祖方,革命先烈黄竞武,黄自的胞妹黄孚兰、胞弟黄长风筹著名人士。

  “内史第”,以其精湛的建筑特色与名人辈出,名声远扬,为后人所瞩目。如今的“内史第”仅存笫三进院落(黄炎培故居)。人们正期望着“内史第”能恢复重建,使内史第这份厚重的川沙历史文化遗产重放异彩。

名人辈出的“内史第”

如今对外开放的黄炎培故居

(作者:行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