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范肠外营养液配制

 callerhz 2018-07-30


赵彬,老东辉,商永光,蒋朱明,梅丹

代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药学协作组


  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肠外营养混合液处方组成和配制方法差别较大。为改善国内肠外营养液配制认知、减少不当配制、降低患者相关风险,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药学协作组组织专家,按目前中国当前实际情况及国际上发表的研究结果及循证医学证据,结合配制方面有关专家的经验,形成《规范肠外营养液配制》专家共识,为国内肠外营养液配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推荐意见。


参与制定本共识的专家组名单

(按贡献排序)

  • 梅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 张建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

  • 翟所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 包健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

  • 董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

  • 陈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

  • 葛卫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剂科)

  • 菅凌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药学部)

  • 康维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 卢晓阳(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 吕永宁(武汉协和医院药剂科)

  • 邱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 王长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

  • 徐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学部)

  • 杨婉花(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

  • 陈莲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

  • 于健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 于倩(吉林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 曾英彤(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 张相林(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

  • 张琰(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

  • 叶欣(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 赵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 老东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

  • 商永光(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

  • 孙文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

  • 蒋朱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通信作者:梅丹,meidanpumch@163.com

原文参见: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8;26(3):136-148.





表1 肠外营养液组成成分


  •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注射液

  • 脂肪乳:脂肪乳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结构脂肪乳、ω-3鱼油脂肪乳、多种油脂肪乳

  • 氨基酸: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6AA、9AA、15HBC、18AA、20AA等)、小儿复方氨基酸、丙氨酰谷氨酰胺

  • 电解质: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甘油磷酸钠注射液、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

  • 微量营养素: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复合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

  • 水:灭菌注射用水(或通过0.9%氯化钠、5%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