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三伏:心血管病患勿信谣言擅停药

 渐近故乡时 2018-07-30

近日,接连有媒体刊登由于误信“三伏天心脏病患者不吃心血管药物”的传言,一些患者纷纷在三伏天停药,导致心梗突发不幸身亡的报道。

医生提醒,三伏天是心肌梗死的高发期,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擅自停药不科学,还会危及生命。

此外,夏天出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必须及时补充温水,但是不能饮用冰镇饮料或者啤酒,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马上就医。

相关链接:

夏天除了气温逐渐的飙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悄悄地提高。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其实这归根到底还是血管出了问题,也从而诱发了心梗、脑出血、血栓等疾病的出现。

别以为心脑血管疾病只和我们日常一些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它和气温其实也息息相关。有研究表明,冬天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会随之增加。同样的,夏天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人数也会有所增加,而近年来,夏天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室就诊人数也已经有了17.3%的增长。因此,在夏天里对心脑血管疾病就更加不能大意。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在这炎炎夏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呢?

一、饮食要清淡

一到炎热的夏天,人们就会变选择一些清凉饮品、雪糕进行降温。但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此类低温食品不仅会刺激肠胃,还会对血管造成负担,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夏天应该选择一些较为清淡且低热量的食品,除了水果、蔬菜这些基础食品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清热糖水为辅,尽量少喝冰凉饮料,少吃雪糕。

二、注意温差

夏季气温高,人们就总想呆在空调房内不出来,或者将空调气温调得很低,其实这些做法是不好的。经常待在空调房内会容易使得人们感到疲倦,而空调房中的气温与室内相差较大,就会很容易导致血管加剧收缩或者扩张,从而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不仅会诱发脑梗、心梗,对心脏的损耗还特别的大。所以,空调房内的温度不能过低,应尽量控制在8℃左右。

三、适当运动

炎热的夏天,许多人为了避免出汗而拒绝运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夏季进行适当的运动,不仅能让身体更快的适应高温环境,还能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对预防高血压,和增强免疫力具有一定的效果,同时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要注意的是,夏天运动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早上9点和下午4-5点就较为适宜。且运动要适量,并做好相应的防晒措施。同样的,在运动后也应补充相应的水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