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小泉通过一把小剪刀的成功史,赚得钵满盆满

 nmcd350 2018-07-30

张小泉剪刀的制作,已有340多年历史, 1915年,张小泉近记剪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从此剪刀远销南洋、欧美一带。1917年张祖盈将剪刀表面加工改为抛光镀镍后,更受顾客的欢迎。1929年张小泉牌剪刀在首届西博会获得特等奖。

张小泉通过一把小剪刀的成功史,赚得钵满盆满

正当张小泉发展势头蒸蒸日上时,日寇侵占了杭州,张小泉剪刀尽管在剪刀业中遥遥领先,但仍遭受重创,濒于破产。到解放前夕,张小泉制剪工业日见凋敝,已无光彩可言。

直到1949年杭州解放后,为了将张小泉这个传统的民族品牌发扬光大,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相继成立了5个张小泉制剪生产合作社, 1954年五个合作社一起迁至杭州海月桥集中生产。至此,张小泉这个传统品牌的重新崛起已初露端倪。

在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由统一筹建杭州张小泉剪刀厂的国家拨款下达,整整40万元!加上筹备会自筹的20万元,新企业在1956年10月破土动工。1958年,地方国营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正式被政府授牌成立,当时企业的员工已达816名。

20世纪90年代,作为国有企业,当时的张小泉内部机制老化,技术落后,产品单一,品牌意识薄弱,而且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观念老化、科技含量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发展。到了1999年,企业销售业绩严重萎缩,资金周转困难。张小泉想要重新焕发青春,改革体制已成燃眉之急。

张小泉通过一把小剪刀的成功史,赚得钵满盆满

2000年,张小泉企业整体改制,转变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为“张小泉”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企业顺利通过转制,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向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有着340多年历史的“张小泉”,如今“活”得还挺滋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技艺基础上不断创新。

张小泉通过一把小剪刀的成功史,赚得钵满盆满

几十年来,张小泉坚持走“科技兴厂”道路,先后投资了3000万元技改项目,从德国、瑞士等国引进数控刀剪磨床,热处理设备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刀剪生产专用设备。今年,公司又投入130万元用于设备改造和产品开发,投入200万元用于市场营销和品牌维护,拟完成1500家客户终端的拓展和维护。

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几代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奋斗,张小泉这个传统品牌得到了真正的发扬光大。“张小泉”的年产量最高达到4200万把。50年来,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共生产刀剪8.5亿把,全国平均每二个人就拥有一把“张小泉”刀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