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益善家园 2018-07-31



施仁布爱,行善积德

仁爱善良,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也是儒家道德的中心。儒家的道德观念都是从仁出发的。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影响下,仁善家风也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成为众多家庭信奉的家庭建设圭臬。


善良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中华传统优良家风之一。“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几乎是几千年来中国家族所信奉的共同的家训之一,是教育子孙行善积德、打造厚道仁善家风的重要家训。    


所谓众善奉行,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善,不论是大善小善、真善假善,都要奉为至上,努力践行,“勿以善小而不为”;而诸般恶行,不论大恶小恶、真恶假恶,凡与恶行沾边,都要一律避免,全力杜绝,切不可作,“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劝诫人们多行善事,杜绝恶行。原本是佛家用语,却被用作教育后代子孙积善行德、厚道处世的家训箴言,传诵至今。



善良是一切美好的源头,也是所有家风最基本的底色。它能生出孝顺、忠诚、俭朴、勤勉、敬业、诚信、谦恭、文明等一切美好的品质。一个家庭要绵延仁善家风,一定要教育和引导子孙保持善良的天性,心怀善良之心。这是仁善家风的根本,也是仁善家风得以绵延的根本。


★★★★★★★★★★


《三字经》里有一句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民间也有“五子登科”的传说,说的都是五代末时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的窦禹钧,又称窦燕山、窦十郎,以家教有方名于世,以家风仁善得福禄的故事。

 


范仲淹在《窦谏议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窦禹钧富甲一方,却仁爱善良。窦禹钧的一个仆人盗用窦家一大笔钱后,写了个“永卖此女,与本宅偿所负钱”的字句,系在自己女儿手臂上,然后远走他乡。



窦禹钧知道后,认为这个仆人也算是故人,用以“抵债”的女孩也是故人子女,于是不仅烧掉了凭证,还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女孩,将其抚养成人,又置办了很多嫁妆,风风光光地将其嫁了出去。仆人听说窦禹钧如此大义,赶紧回来谢罪。窦禹钧原谅了他,对前事一概不提。



窦禹钧富甲一方,却仗义疏财,对人仁善,对亲朋故旧照顾有加。凡亲朋故旧中有去世,因贫不能操办丧事,他常常主动出钱相助。他一生中为27个死者办理丧事,为28个穷人家的女儿置办嫁妆。亲友故旧中有家庭贫困的,他主动借钱给他们做生意,使其发家致富。



由于他对朋友亲人仁善,在他死后,有些得到过他帮助的人,为他守孝三年,作为报答。他的五个儿子个个有出息,都科第上榜,功名在身,民间称为“五子登科”,认为都是因为他的仁善积善德所得的福报。五个儿子也都传承了父亲的仁善家风,传承给下一代,代代相传。


★★★★★★★★★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对仁善家风的另一种推崇。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遭殃。身为父母,要多为子孙积德,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只有多做善事,杜绝恶行,才能内心光明,心地光洁,没有阴影,子孙才能学会行善,无灾无祸。



仁善的家风,是家族绵延不绝的根基,也是家族平平安安的前提。所以,父母祈望子孙平安、希望子孙无虞,就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打造仁善家风,并将这种家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那么,如何打造仁善家风,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以身作则,以善心善行对待他人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心怀善良,对人友善,说话语气平和,做事宽厚大度,为人谦逊亲切,处世厚道仁善,孩子也会仿效。


第二,多说好话,积口德


对孩子,真诚是最重要的,不能装善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必然会被孩子看穿,孩子也会跟父母学习。所以,父母平时要做到:不说虚伪不实的话,不说粗言恶语。恶言伤人,甚于刀剑。粗言恶语让人听了心里难过,与人结下恶缘,给自己设置障碍。


人生在世,要广结善缘,才能得道多助,所以说话要温和诚恳,谦恭有礼,不说挑拨离间、破坏和谐的话。许多家庭问题与社会问题是由拨弄是非、分裂感情的不当言论造成的。


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挑拨离间就是恶行,是罪魁祸首,最不能做的恶行之一。父母务必带好头,杜绝这一类的话,不说花言巧语、伤风败俗的话,多说好话,民间说的积“口德”,也是善行。


第三,多行善举,积善德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做有益他人、助人为善的事,哪怕是最细微的事情也要有善心善举。俗语说:上天有好生之德,顺道则昌,逆道则亡,爱护万物才符合大自然法则,社会才能繁荣昌盛,哪怕是小鸟、小鱼、小虫、小草,也要以仁心以对,爱护有加。



平时廉洁清正,不染歪风邪气,行为端庄,拒绝诱惑。帮人助人,见危扶难,义不容辞。不怕吃亏,把吃亏当成是福,不斤斤计较,不嫉妒小气。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多为别人着想,孩子都是看着父母学的,父母常常这样做,孩子自然也就学会了。


第四,要及时肯定孩子的善行,纠正孩子的恶行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心怀善良的。很多孩子对小动物都特别有爱心,想保护动物,父母看到孩子的这种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绝不能因为孩子违背了父母的意愿而否定孩子的这种善举。否则,就会给孩子造成善良是错误的错觉。



如果看到孩子的恶行,不论多么微不足道,也要及时纠正。大多数孩子喜欢跟风,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欺负弱小甚至是身有残疾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制止这种行为,并教育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让孩子体会到别人的感受,从而做出善良的举动。



有时候孩子只是好玩,并非要“作恶”,但如果父母不予制止,就会助长孩子的恶行,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已经向恶却还不自知,这才是最可怕的。

总之,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育孩子时,都要教导孩子“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信条,并让孩子一生坚守这样的信条。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宽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让仁善家风世代绵延。


古训《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善与恶往往是一念之间。哪怕是一点坏我们也要说服别人不要去做;无论是多么微小的好事,也能给别人带来方便。不仅劝别人别作恶,我们自己先要做到“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并从小教导儿孙行善积德,传承仁善家风。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