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普京之挺说起

 战略与时政 2018-07-31

据7月29日俄媒报道:普京在南非金砖国家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人民币应该成为取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过程应该加快!

著名大学者给出以下评论:

1.但是人民币并不是神。人民币坚挺价值的担保物就是中国的实体产业能力和金融能力(包括外汇储备)。

2.因为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或储备货币的能力,完全取决于它的国际支付能力以及实际购买力。

3.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主要来自中国可以提供的商品,而中国商品来自中国的产能——生产能力,产业体系。

4.近年中国由于经济方针遭受非常严重的错误导向,特别是急剧金融化而导致虚拟经济恶性膨胀,实体经济连续严重受损。加之因产能过剩和环保问题而对实体经济不断进行严重摧残,人民币的支付能力也已经潜在地严重受损。人民币因之在国际汇兑市场发生了持续贬值,除了市场供需波动的偶然因素外,这才是根本性的长期原因。

5.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爱护和护持中国的实体经济——那么就必须爱护中国的产业能力,包括真正尊重和爱护中国的工人阶级。

有人要“挺”人民币,当然是好事,但是,内因是决定因素。人民币,“挺得起来吗?


这里作以分析:

一、原文:1.但是人民币并不是神。人民币坚挺价值的担保物就是中国的实体产业能力和金融能力(包括外汇储备)。

评论: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情况的确如此,人民币的“锚”是中国的实体产业能力和金融能力(包括外汇)。如此安置人民币的“锚”,也是人民币出现危机的根源。

“实体产业能力”作为人民币的锚,其作用正在萎缩,况且,金融高层似乎并不打算让“实体产业能力”作为人民币的“锚”(即担保物)。而“外汇”作为人民币的“担保物”(即“锚”)正在受到金融高层的重视。这次2十加2条,其实质意义就是采取开放中国市场的办法,换取外资投资,然后用外资投资即外汇为“锚”,来印制人民币,并采取将这些印出的人民币送给外国投资商的办法来发行,继续亏待中国企业和中国各级政府、中国的银行。这样,人民币的“担保物”,在二十余条之后,更是外汇,而不是“实体生产能力”。同样地,在外资借二十余条的春风大举入侵中国市场之后,中国的实体生产能力将进一步萎缩,更加无法发挥“担保物”即“锚”的作用。

更加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大力“与国际接轨”,人民币对本国“实体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并没有定价权和结算权,甚至在国内市场也没有定价权也正受损害,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外贸人民币定价权和结算权的重要性,更没有努力掌握这个外贸定价权和结算权,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掌握这些产品的定价权和结算权。美国为首的西方必然按照自己的意图,压低中国“实体产业”所出口的产品,继续反对人民币结算。这进一步导致中国“实体产业”作为“锚”的作用受到大大打压,或者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也就是说,中国实体行生产能力,不但不是人民币的锚,反而成了美元的“锚”!

再说,今天,中国的实体生产基本上都私有化、外资化了,其产品可以随便涨价,而不受中央政府的制约和指导。在中央政府基本不掌握人民币商品定价的情况下,如何能作为人民币的“锚”?你的东商品,天天涨价,必然导致你的货币购买力下滑,哪个国家敢相信你的货币呢?

所谓“锚”,必须是稳定的,不能是乱动的。把人民币“锚”在私有制生产上,等于没有“锚”,比如,某疫苗,其价格是随意上涨的,能作为“锚”吗?换言之,私有制生产因为要追求利润,而国家不掌握其定价权,所以,私有制生产能力不具备“锚”的作用。这一点,请务必注意!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是有错误认识的。

我之所以说美国能把美元“锚”在中国的实体生产上,是因为,美元可以决定中国实体生产商品的国际贸易定价权。再说,由于美国的霸权,第三世界国家,如果不接受美元,那就会受到各种压力。

二、原文:2.因为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或储备货币的能力,完全取决于它的国际支付能力以及实际购买力。3.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主要来自中国可以提供的商品,而中国商品来自中国的产能——生产能力,产业体系。

评论:这个观点极不严谨。

如果人民币真的想成为国际货币或储备货币,那么,从根本上讲,这个能力的强弱,并不是直接取决于它的国际支付能力及实际购买力,而是直接取决于人民币能否具备主权!即:一是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必须是主权货币,而不是美元等外国货币的代用券;二是中央政府必须对本国生产的商品出口具有定价权、并且确保定价是基本稳定的,在国内市场上也要掌握主要商品的定价权;三是人民币必须具备外贸易结算能力(这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政治问题),即中国的外贸结算,必须直接使用人民币,而不需要美元等货币为中介;四是人民币对自己的汇率,也要有一定掌握,必要时可以干预。

以上四点决定着人民币的购买力和支付能力。但要重获——这三种能力在毛主席时代我们是经过斗争逐渐拥有的!后来丧失了——这三种能力,必须和美元作殊死斗争。而新开放二十余条,意味着,我们不但没有和美元作斗争的想法,反而还要继续和美元苟且下去!

或者,采取以货易货等方式进行贸易。但如果采取以货易货方式结算,那么,在国际贸易上,货币基本就失去了作用,但,定价权的作用依然存在。如果采取以货易货方式开展国际贸易,那么,各种货币,都不需要“锚”。

在人民币把美元等外汇当作“锚”,那怕是部分地把外汇当作“锚”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的资质和能力非常有限。

三、原文:4.近年中国由于经济方针遭受非常严重的错误导向,特别是急剧金融化而导致虚拟经济恶性膨胀,实体经济连续严重受损。加之因产能过剩和环保问题而对实体经济不断进行严重摧残,人民币的支付能力也已经潜在地严重受损。人民币因之在国际汇兑市场发生了持续贬值,除了市场供需波动的偶然因素外,这才是根本性的长期原因。

评论: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太笼统、太模糊,没有指出要害。

“特别是急剧金融化而导致虚拟经济恶性膨胀”,实际上,中国经济的“急剧金融化”并不是实体经济向人民币金融化,而是:一、中国经济总体的金融化本质是美元化,人民币成了美元在中国市场上的代用券;二、实体经济并没有向人民币金融化,而是也向美元金融化,比如,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居然是中外“混合所有制”,而且有些大型国企,比如,联想,居然是外资控股。不接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要么被并购、要么倒闭,存下来的并不多。

中国的经济改革可分三步: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被资本化为“国有企业”,这一过程中,大量的优质老企业倒闭,失去了“锚”的功能;二是“国有企业”被“股份化”成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国有企业消失,失去了人民币“锚”的功能,比如长春的长生生物;三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引进外资”的金融条件下,被化为“外资企业”,完全丧失了“锚”的功能。每一步,都伴随着大量国有实体生产能力的重大损失,大量公有企业、民族企业倒闭或被外资、混资并购,许多民生领域被市场化,劳动人民因丧失经济主人地位,而背上沉重的生活负担;国家因为金融主权、市场主权、经济主权丧失,而导致财源枯竭。

简言之,中国经济的金融化,并不是化成人民币金融,而是在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出口创汇政策之下,化成了美元等外资的金融领地。如果考虑到韩元、日元、新加坡元等货币,其本质也是美元,那么,中国经济的金融化,主要是美元金融化。

四、原文:5.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爱护和护持中国的实体经济——那么就必须爱护中国的产业能力,包括真正尊重和爱护中国的工人阶级。

评论:这句话仍然是没有抓住要害。

中国的实体经济当然要保护。但是,仅保护中国的实体生产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重新确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我们要保护的是中国的经济主权、市场主权、金融主权、货币主权。

只保护实体生产,不保护公有制主体地位,仍然没有使人民币坚挺的意义。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使人民币真正坚挺起来,才有可能“国际化”。

而不保护金融主权,你照样没有定价权,你的产品照样的是质高而价廉,或者忽高忽低,人民币如果“锚”在这种产品上,那是没有保障的。

不保护市场主权,任凭外资商品在中国倾销,中国市场在“八国联军”的瓜分下,本国自主产品同样受到各种侵害,无法发展。最近,大量外资投入中国高技术领域,有主流媒体兴高采烈加以报道,其实,这是外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又一次摧残,也是对中国经济主权的摧残,有什么可高兴的?

不保护市场主权、不保护金融主权,那么,中国经济仍然是殖民地性质的,而殖民地,不管你的GDP多大、实体生产能力多高,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都不是个强大的经济体,只会越来越弱小。

这位大学者,仍然没有看到中国经济的病根,这个病根就是经济主权、市场主权、金融主权、货币主权被完全忽视。所想到的办法,仍然流于表面,而未深入根本。

看来,这位学者(何 、新),仍然没有脱离新自由主义的局限,尽管他也反对新自由主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