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防虫指南,家长们收好了

 相公无才 2018-07-31


夏季蚊虫活跃,人极易遭到叮咬感染多种疾病,严重的可致死亡。下面给大家提供了一份实用防虫指南,都来了解一下吧。


  • 蜱虫



4到10月都是蜱虫的活跃期。蜱虫会将自己的头埋在人体的皮肤内吸血,同时分泌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取出,轻者引发皮肤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应对方法:


 一旦发现身上有蜱虫,不要硬拽,蜱虫嘴上的倒刺可能深入体内。可以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取出。如果没有完全取出,应立即就医。蜱虫咬伤后,可能会有一到两周的潜伏期,在这段时间里仍需进一步观察治疗。


  • 隐翅虫



体内毒汁呈强酸性,沾上后会引起隐翅虫皮炎,皮损为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丘疹、水疱及小脓包,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应对方法:


夜间应关好纱窗,睡眠时放下蚊帐,以免毒虫进入。避免接触,如遇虫落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拍死它,而应把它弹走。如被咬,应内服抗组胺药,外涂解毒搽剂或外用糖皮质激素,有继发感染者用抗感染药。


  • 螨虫



螨虫叮咬人体后皮损为圆形红色斑疹  丘疹或丘疱疹,中心可见到针尖大小的疹点,少数可为大小不等的风团,顶端可有小疱,常伴有抓痕、血痂,有的因继发感染而出现脓疱。


应对方法:


可以内服抗组胺药及外涂解毒搽剂,有继发感染时,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平时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干燥,日晒草席、被褥,避免和猫狗等宠物亲密接触。


  • 蚊子



蚊子在叮咬时会分泌唾液,留下的伤口红肿、痒、痛,十分难受,甚至会传染登革热、疟疾、脑炎等。


应对方法:


可以在伤口处涂抹碱性的肥皂水,或者用盐水涂抹冲洗伤口来软化红肿缓解痒痛。 此外,也可以使用清凉油、 风油精等驱蚊用品。


  • 蜜蜂



蜇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和搔痒,伴有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如果身体被蜂群蜇伤多处,常引起发热、头痛、头晕、恶心、烦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状。


应对方法:


用针尖或镊子挑出蜂针,将伤口四周皮肤捏起,挤出蜂毒,用肥皂水、小苏打等碱性溶液擦洗伤口,局部涂解毒搽剂或糖皮质激素外用。伤口肿胀时可冷敷,如果引发局部或全身皮肤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 蜈蚣



被蜈蚣咬伤后伤口是一对小孔,局部表现为剧烈疼痛、瘙痒,全身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  抽搐及昏迷等。若被大蜈蚣咬伤,甚至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应对方法:


有条件应立即就医。若无法立即就医  用肥皂水、石灰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然后冲洗后包扎,切勿用碘酒或消毒水涂抹伤口。


  • 蚂蝗



蚂蟥致伤是以吸盘吸附于人体皮肤上,并逐渐深入皮内吸血。被叮咬部位常发生水肿性丘疹,不痛。


应对方法:


蚂蟥吸附于皮肤上时不可强拉,否则蚂蟥吸盘将断入皮内引起感染。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经过剧烈的震打以后,蚂蟥的吸盘和颚片会自然放开,或用食醋、盐水涂搽叮咬处,蚂蟥就会放松吸盘而脱落。


  • 红火蚁



红火蚁上颚可咬,尾刺可蜇,一旦被叮咬会让人感觉非常疼痛,过敏体质的人甚至可能会因此引起休克。


应对方法:


 在红火蚁多发区千万不可赤脚。红火蚁毒液含有生物碱、蛋白质和各种酶类,  除剧痛外,往往会导致过敏反应,若脓泡破掉,则常易引起细菌的二次性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