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继新谈读书与教学:于漪的课堂为何能美轮美奂?

 xiaotunwh 2018-07-31

陶继新谈读书与教学:于漪的课堂为何能美轮美奂?

1.不读书,怎么能够教学?

有人说读书和教学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现在有个非常可怕的现象,我对这一现象做了很多个案研究。它是什么呢?一个很优秀的本科文学专业毕业生在一所小学当了五六年语文老师之后,他就退化成了小学语文水平。

为什么会这样?毕业之后他成天看小学语文教材,不看书,原来在大学里学的知识早就丢得干干净净。不阅读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哪怕一个老师把教材背下来,那也只是鹦鹉学舌、邯郸学步。

1984年,我采访了上海著名的教育大家于漪,在采访结束后我有太多的感慨。我采访她时她回答每一个问题都不紧不慢,而且语言极其优美。这种美没有任何做作的成分,就像山间流水一样叮咚作响,喷溅而出。我听于漪上课,简直觉得太美了,甚至一个小小的问题她都可以设计得美轮美奂。

执教《孔乙己》这课,于漪提了一个问题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到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们读了以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觉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

老师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和文学中的悲剧不是一回事,在文学上悲剧是一种美。中学生没有学过美学,于漪老师的提问显然是超纲,但于漪学生的回答却恰到好处。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于漪老师学贯中西,对美学极有研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她渗透了很多美学思想,她的学生能够回答出来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有的老师听了于漪老师的课,觉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把于漪老师原话拿来问自己的学生,结果学生都听傻了。由此可见,一个平时不读书的老师把一个饱读诗书的老师的问题拿到自己的课堂,是没有意义的。

我还采访过一个年轻的教师,叫苏静。苏静在专科毕业之后去青岛嘉峪关学校教授小学四年级的课。她让学生背诵一百多首诗歌,还教他们作诗。2011年,在苏静走上教师岗位刚刚九个月的时候,她参加了新教师比武大赛,其中有一个环节让所有人始料未及。苏静让在场的专家、评委给学生任意命题,他的学生都可以在两分钟内作诗一首!现场的专家就出了小草未来这两个题目。

两分钟之后所有孩子停笔,评委从这些学生做的诗中中任意抽了几首,苏静朗读出来之后,全场的人皆鼓掌称赞。一个孩子用四言古风写小草:不比花香,不比树高,苍天之下,青青小草。一个孩子用散文诗写未来:它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它是一个久远的传说;它是一个可爱的童话,它是一个不变的承诺;它是什么?它是一条通往成熟的路,它是一首饱含笑泪的歌;它在何处?它就在我们凝视的远方。

这堂课被现场评委一致评定为一等奖。

苏静并没有多少教学经验,但她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我一直在读书。她觉得作诗是孩子的天性,作为老师只要适时将孩子这种天性激发出来就行了。她在学校里组建了两个诗社,这两个诗社在课后课外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互相比拼,看看谁背的诗多,谁作的诗好。

我为苏静写了一篇14000字的报道,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看到我这篇报道之后无条件将苏静录取为自己门下的研究生。苏静硕士毕业之后,直接在清华大学本科授课,并评上副教授。但她依然钟情于小学教育,只要有时间就上小学里讲课,自己成立了魅力诗词研究所

有些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也就是个教书匠,有些老师教书的时间不长却光芒四射。我们的老师哪一个没有强大的生命潜能?但老师们都应该想想,你们是否用最优质的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了,是否用经典的文化丰盈自己的智慧了?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每一个老师都会发生巨变,从而让课堂发生巨变。

2.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须

一个人生存于世需要空气、阳光、水和食物,老师也不外乎如此,但作为老师绝不仅仅需要这些,因为老师是智慧的传递者、真理的贯彻者。

唐朝的大散文家韩愈曾经说过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人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解仅仅是传授道理,解除疑惑,但这并非是它真正的内涵。授业解惑需要老师带着很高的文化品格;传道更应该体现在对人格的影响上。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畏于匡,就是在匡这个地方被围困了,受到威胁。但是孔子却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意思是,周文王已经死了,文化难道不在我孔子这里吗?如果老天要想把这个文化毁掉了,那么到我这里也就完了。如果上天不想毁灭这个文化的话,匡人对我是没有办法的。这是何等的气魄?

这里,我最关注的是那句话文不在兹乎?作为老师,他在学生心目中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代言人。如果老师真的有资格说出文不在兹乎?这句话,就需要不断读书,丰盈自己的智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读书是我们老师生命成长的必须。

孔子在教学的时候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学做人。他在定义好学的时候这样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也就是说,君子吃饭未必需要吃得太饱,居住也未必太好,但要认认真真做事,同时你要向比较有道德的、高尚的人看齐,这就是好学,完全从做人这一视角来解读。所以孔子觉得修身是第一要务,不修身无法齐家治国平天下。

现在很多年轻老师都读过《简爱》,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女主人公的善良、质朴、坚韧、自尊、自爱、自强。读这本书能让自己心灵净化,是升华人格、提升境界的过程。所以读好书能使我们人格高尚。

宇宙浩渺无际,地球在整个宇宙当中微乎其微;每个人在地球上可以说是沧海之一粟;我们的生命和整个历史长河相比只是短暂一瞬。但我们只是甘愿犹如这一瞬,还是努力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我认为这是两种生命的哲学和态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一首生命的咏叹调。当你一无所成的时候,生命就和时间一起流逝了,但当你不断丰盈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人格的时候,你就能与生命同在。孔子活到七十三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孔子从15岁到70岁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生命变革,每十五年就完成一次飞跃。

同样,读一本好书可以使我们的生命完成一次次的飞跃,一次次的螺旋式上升。

3.书读得多一定有用?

也有人说,我读了这么多书,怎么就没什么感觉呢?前不久我的一个老朋友向我表达了这样一个困惑:前三十年我们一起到济南工作,我是研究生毕业,你是专科毕业。可为什么三十年后我们之间却有如天壤之别,甚至需要仰视你?我说:这几年我一边工作,一边读书,所以才有了这点差异。

他更加疑惑,我也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甚至读的书比你多,你看我家里有四排藏书。我这样回答他,你读的书的确不少,但你读书的品味到底怎么样呢?

这里,我要重点谈谈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我想必须取法乎上。为什么说取法乎上?中国有句古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我那个朋友虽然读了不少看似很有趣味的书,但都是些三流四流的书籍,他是取法乎下,得乎下下

大多数时候,我都在读大师的作品。战国时候没有多少书,但那时候出了一批大师:孔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而现在的书实在太多了,中国一天出版的书我们或许一年都读不完,但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目前中国教育专家的著作中极少有高层次的作品。更有甚者,你有可能一个不小心就掉入读书的陷阱里,现在有不少人就是从书本中学坏的。所以老师读书要有舍有得,要多读有思想价值的书,就能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相当于拉长了自己的生命。

既然如此,我们读书的内容就应该是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大浪淘沙,时光流逝之后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经典分为中国的经典和国外的经典。我认为中国的经典应该”“结合。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对一些经典的作品,在看了一遍、两遍,乃至更多遍之后仍然未必能够知其要义。但如果能够背诵下来,我们会明白很多。

1980年至1983年间,我在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文学与写作。我所在的学校和孔庙只有一墙之隔。每天夕阳西下的时候,我都会去孔庙散步,当我在斑驳的路径上行走的时候我都会发一番感叹: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在这里行走过,我这个小人物的足迹也许就和大师的足迹重叠。我想,自己一定要学习孔子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于是我开始学习《论语》。但在读了两遍之后,我对一些字面的意思都未能完全理解,对于孔子的思想更是感到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后来到了山东教育报刊社工作之后,我又读了两遍,但是感觉孔子的思想依然是乎兮恍兮。

在我49岁那年,我采取了一种最原始的办法,就是筛选出《论语》当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百分之八十的内容,连续背诵了三遍。结果背诵了之后,我自己都感到吃惊,以前个性比较急躁的自己突然变得内心宁静了;过去我写一篇一万字的稿子至少需要五六天,而今两三天就够了。从那以后,我就经常背诵。从66岁到67岁,我把《大学》、《中庸》 、《学记》等等彻底背诵了下来。现在的我对于写作没有任何障碍,倚马千言,写作的过程被我当成一种审美享受。

可见,经典对于生命所起的作用实在太大了。

当然,经典也包括现代的经典和国外的经典。我在给老师和记者培训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提问,为什么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总是感到捉襟见肘,而您却可以文采斐然?我只给他们提了一个建议,就是把《莎士比亚》全集读上三遍。假如你真读上三遍,就会发现自己的语言突然变得很美了,而当你把世界上更多的名著读一遍,写作就如探囊取物。因为这些名著会让你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