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篇《论语》典章,感受国学无尽力量,第一篇君子之风

 夕阳红老来少啦 2018-07-31

原文:

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先秦诸~。等《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或者“老师”。说道老师,小编在这里稍微拓展一下。我们平时虽然称呼学校里某教师为“某老师”,但这里的“老师”其实是教师这种工作,教书是其基本功能,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其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直至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国民政府时代开始,并一直沿用至今。②时习:按时温习。③说(yue):同“悦”,高兴,喜悦之意。④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所以在这里我们理解成朋友或者同学都可以讲通。⑤愠(YÙN):怒。

试译: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或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试解:

小编才疏学浅,但喜好古人之言。记得东晋大家陶渊明有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事”,这既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心灵最好的慰藉。世间最美好的风景我想只有我们沉浸在书本中的时候,才会真切的感受到!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在求知的山峰上攀岩,你终究会发现别样的风光让你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孔子教导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学会自得其乐,在用心交友中收获真诚的喜悦,即使我们怀才不遇,才华无处施展也不怨天尤人,整天无谓的抱怨发牢骚,因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不只你我,我们要做的是不断积蓄力量,厚积方可薄发。做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们行色匆匆满身铜臭,司马史公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典风范荡然无存,人心不古,勾心斗角,奸营势利;试问当今社会为何戾气如此之重,为老不尊,为幼不孝,古人所言君子之风何时才能重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