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西籍传奇将军在长征的最后一战

 岩上秋龙 2018-07-31

《我走过的长征路线图》,是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举办的《铁血长征——福建儿女长征史迹展》中展出的一件珍贵的文物,是闽西籍健在的传奇开国将军张力雄将军在耄耋之年,用钢笔亲手绘制的特殊的长征回忆录。它体现了老红军战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本色,更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心。


张力雄将军


        张力雄,上杭县通贤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原才溪区)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共产党,1932年参加红军,长征时期在红五军团担任团政委等职,曾随红五军团三过草地。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张力雄又随西路军进入甘肃,亲历高台血战。参加战役战斗百余次,六次死里逃生。他参加了长征前最后一仗——老营盘战斗;长征结束前的最后一仗——华家岭阻击战。


        看着这件凝结着张老将军用心血绘制的长征路线图,仿佛又听到了几年前张老将军给我们讲述亲身经历的一个个长征故事,华家岭阻击战便是其中的一个。那是1936年10月中旬,红五军团随同二、四方面军北上,到达甘肃省会宁境内,驻在离会宁城三十公里的华家岭一带,当时张老将军任红五军团45团政委。


张力雄将军绘制的长征路线图。


10月19日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寻声望去,发现军部通讯员来了,他意识到可能有战斗任务了。果然,通讯员通知张老将军和团长叶崇本到军部领受战斗任务。他顾不上吃早饭就和团长快马加鞭直奔军部。

来到军部,军长董振堂兴奋地大声说:“先告诉你们一个特大喜讯:我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已经在会宁城胜利会师了!”张老将军和团长叶崇本不约而同地叫起来:“太好了!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团长问:“是不是要叫我们进城去会一、二方面军的老大哥呀?”军长笑了。

这时,其他军首长和各团领导都进来了。董军长把大家引到桌前,用铅笔指着桌上一张1:50000的军用地图说:“我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我党我军的伟大胜利,是党中央、毛主席正确路线指引的结果。虽然这次会师只是各方面军的部分队伍,但三大主力都已冲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和追击,走到一块儿来了。它标志着我党我军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我们的力量更强大、前途更光明了。”军长顿了一下,接着说:“国民党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胡宗南、王均、于学忠等部数十万人马,采取前堵后追、两侧夹击战术,妄图阻止我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并伺机在静(宁)会(宁)地区围歼我军。为了保证长途跋涉的二、四方面军在会师后能得到短暂休整,确保三个方面军在一起举行长征胜利庆祝活动,上级命令我们在华家岭一线组织防御。”


         军长的铅笔指着图上会宁城以南华家岭至马营一带说:“这一带的地形特点是南低北高,地势平缓开阔,易于敌人炮火发挥威力,不利于我军隐蔽和运动,不利于实施阻击。但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三天内决不能让敌人越过华家岭一步。我军的战斗部署是:三十七团在马营一线组织防御,抗击敌人的进攻,杀伤、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四十五团在华家岭主峰组织防御,待三十七团完成任务后撤时,接替其阻击敌人;四十三团为军预备队;军指挥所设在华家岭北侧的高地。回去后,各团迅速进入各自位置,抓紧时间构筑工事、设置障碍。”军长还详细地分析了敌我态势,明确了坚守时限和撤出时机。其他几位军首长作了补充指示,特别强调了华家岭一战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最后一仗,意义非凡,必须打好。


       领受任务后,张老将军等迅速返回团部。得知三大主力已胜利会师的消息,全团沸腾起来了,欢呼声与掌声一片。张老将军和团长叶崇本立即召开排以上干部大会,并在全团进行战斗动员。要求大家继续发扬红五军团长征以来一直担负“殿后”任务、从无怨言的精神,坚决完成光荣的阻击任务。全团指战员摩拳擦掌、斗志昂扬。接着,又召集连以上干部分析敌情,研究打法,进行现场勘察,调整火力配置等,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才基本就绪。

        10月20日拂晓,战斗打响了。敌人猛攻三十七团马营一线的防御阵地,密集的枪炮声响了一天。战斗中,敌机也在我阵地上空盘旋,扔炸弹,战斗打得异常艰苦激烈,直到黄昏时分枪炮声才暂时沉寂下来。三十七团从马营往后转移时,张老将军得知罗南辉副军长在战斗中不幸牺牲的消息,心情无比悲痛。当战士们抬着罗副军长的担架经过时,张老将军含泪默默地向遗体致敬告别。

        罗副军长牺牲的消息传到三十七团后,更激起了指战员们对敌人的仇恨,大家决心化悲痛为力量,为罗副军长报仇。


        10月21日,晨曦初露。敌人又用重炮猛轰四十五团前沿阵地,霎时,阵地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面对敌人的猖狂进攻,团指战员毫不畏惧,沉着应战。当敌炮火向三十七团阵地纵深延伸时,全团迅速进入各自阵地。只见敌人在机枪大炮掩护下像蚂蚁似的一步步向三十七团阵地蠕动。八百米、五百米、两百米……待敌人进人火力网后,指挥员一声令下,机枪、步枪、手榴弹齐发,阵地前敌人倒下一片,活着的连滚带爬抱头鼠窜。几分钟后,两架敌机欺负我军没有防空武器,肆无忌惮地向我阵地俯冲扫射、轮番轰炸。敌机超低空飞行时,强大的气流把有的战士头上的草帽都吹跑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激起了战士们的满腔怒火,大家掉转枪口向低飞的敌机射击。虽未能击落敌机,却迫使敌机只能在我阵地周围轰炸。战士们指着敌机大骂:“有种的就下来,老子毙了你!”“王八蛋,用外国人的飞机来炸中国人,充什么好汉?卖国贼!”

        在整整一天的战斗中,四十五团击退了十倍于我之敌一次比一次猛烈的进攻,毙伤敌数百人,俘敌30余人,还缴获了部分枪支弹药。四十五团阵地始终固若金汤。激战中,四十五团伤亡90余人,一营副营长在敌机轰炸时牺牲。另外,有近一半的伙食担子被敌机和炮弹击毁。


      10月22日,敌人在正面进攻多次受阻后,突然改变战术,一方面仍在正面对三十七团猛攻,另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企图从三十七团三营阵地侧翼迂回突破。如果敌人这一企图得逞,势必打乱三十七团防御部署。情况万分危急!张老将军和叶团长当机立断,命令二、三营仍固守原有阵地,张老将军和叶团长则分别率特务连和一营跃出掩体,朝迂回之敌猛扑过去。战士们个个像小老虎一样怒吼着向敌人展开猛烈的反击。叶团长手执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冲在部队最前面,奋不顾身地杀向敌人,张老将军从特务连战士手中接过一挺轻机枪向敌猛射。刹那间,整个阵地像山崩地裂一样,“冲啊!杀啊!”“为罗副军长报仇呀!”敌人被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吓得纷纷掉头就跑,跑不了的就跪在地上直喊饶命,双手将枪举过头顶投降。张老将军正抱着机枪扫射时,敌人一梭子弹从将军胸前掠过,张老将军只觉得右胸像被什么东西撕了一下似的,手一摸才发现右胸口袋里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被子弹打得粉碎,所幸没有伤着张老将军,但站在张老将军右侧的旗语员小王却被打断了左腿。

      战斗至下午3时许,接到军部撤出战斗的命令,四十五团且战且退,迅速地撤出战斗,向会宁方向转移。在向会宁城转移过程中,不断遭到敌机的轰炸扫射,10多位同志不幸中弹牺牲。张力雄将军印象最深的是团部司号员吴士元,他是一位年轻活泼的四川籍战士。当全团通过一片麦地时,他不幸被敌机扔下的一颗炸弹炸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全团怀着悲痛的心情匆匆地掩埋好战友们的遗体,边防空、边行军,直到黄昏时分,全团才整队进入了会宁城。

      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撤离中央苏区,至1936年10月22日三大主力在甘肃静(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宣告了史无前例、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因此,华家岭阻击战是长征诸多战斗中的最后一仗。这一仗虽然伤亡较大,但红五军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艰巨的阻击任务,确保了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的欢庆和必要的休整。四十五团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张老将军如今105岁依然健康快乐

 张老将军常说:“长征有四多,走路多、战斗多、困难多、减员多!”这短短12个字,恐怕只有细细品读他的回忆录和长征路线图,才会明白里面包含了多少惊心动魄、生离死别! (通讯员 林晓军)


(来源:闽西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