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埠洗车河——刘能朴

 文焱27 2018-08-01

古埠洗车河——刘能朴

2018-07-24 11:58 湘西 /古镇 /江西

小时候,我总爱站在大河桥上,看河下朝夕聚散的船只。早晨河上多雾乡民称为河罩。有乡谚说:“有雨山戴帽,无雨起河罩。”像这样的晴天,船开得特别迟。那霞光交射的河罩像一幅橘红色的纱帐罩住河面,船工晨炊时的锅碗盆瓢声此起彼落,不时透出一股呛人的辣椒味;直到吃饱喝足、晨雾散去,一只只装满桐油、漆、棓子的船只才陆续离埠,夹岸水天一线处,乌篷船越去越小。当河上洒满夕晖时,一只只载重的船只又从水天一线处逆水而来,苍劲悠长的上滩号子在两岸回荡,一直响到灯火万家时。那桨声灯影中的洗车河,显得那么博大,那么温馨,那么宽厚而慈祥。

洗车河是河码头,活就活在这条水上。据《湘西州志》卷十二“交通”载称:“州境沅水、酉水、澧水及主要支流沿岸重要集镇,自汉代即建有不同规模的码头……龙山县有隆头、里耶、洗车等码头。”

洗车河地处湘鄂渝边区,这一带,山川险峻,“车马不得骋”,交通闭塞,直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修了一条简易的湘川公路,通过吉首、花垣等县市入川。在“陆有峻坂,水有险滩”的地域环境里,洗车河以“津通巴蜀,水达辰沅”之地利,一度成为湘鄂渝边区水陆交接、人货出入的重要通道。据《龙山县志》载:“旧时,龙山交通闭塞,运输靠肩挑背驮,洗车至隆头河段,是龙山进出口物资唯一内河水道。”由于这里距龙山县城及鄂西一带较里耶要近120里,可减轻长途跋涉和肩挑背负之苦,故避远就近者甚多,形成商贾云集的一大商埠。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洗车小河街出土的大量汉“五铢”古钱币来看,这里的墟市贸易形成已久。清雍正六年(1728),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改永顺宣慰司为永顺府;雍正七年设龙山县,从此解除了“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历史禁令,外地汉族商人纷纷进入士家族地区进行购销活动。洗车河开商号多是来自江西和常辰等地的客籍人,正如《龙山县志》(清光绪刻本)所记:“客民多长衡常辰及江西、贵州各省者,其先服贾而来,或独身持幞被入境,转候物时,十余年间即累资巨万,置田产,缔姻亲,子弟以次第并列庠序。故县属巨族来自客籍为多。”《湘西自治州“供销合作志”》也引《龙山县志》《永顺府志》等方志综合记述:“清改土归流后,没收了土司官土,任民垦殖,同时取消了“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禁律,攻石之工,攻金之工,博植之工,皆至远来矣。从雍正十三年(1735)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永顺府(含龙山)的客民由原来的5266人增加到46123人,二十六年增长78倍。在外地商人的影响下,先前“不事商贾”的土家人也学习经商,随着清政府“开辟商市”的政策实施,出现了沿河之大小商埠。”《龙山县志》(清嘉庆刻本)卷六“商贾”载:“邑唯桐油为大宗,籍人力搬运,南至隆头镇、洗车河载通小舟,西抵湖北来凤卯洞,亦小舟装载至百户司入北河以达辰常。江右闽广及山陕皮货客亦贸易于此,归皆易桐油转售他处。”18世纪中叶,随着国家海禁的解除,山区的桐油、生漆、棓子等土特产有了销路,故洗车河亦以此三项为大宗输出产品。据当时商会统计,仅洗车河的桐油年输出量就达25000桶左右(每桶140斤);其次是棓子,约占桐油输出量的20%,再次为生漆、土碱、药材等。桐油多销往常德、武汉,少数小本经营的也有在保靖、王村、沅陵销售的。当时湘西桐油出口多为美商所经营,美商在常德、洪江、沅陵等地设有油行、炼油厂,仅常德施美洋行设的炼油厂储油量可达千吨以上。一些外地油商,如常德的“恒兴泰”“郑昌祥”和汉口的“德庆祥”等商号在洗车河设庄收购;也有本埠油商先为外商开办代庄而后自立的,如瑞泰树、瑞泰和、刘永祥、曾寿丰、陈瀛记、广顺衍、广顺昌等;亦有本埠油商在常德、武汉设有代庄的,如老商号胡元兴、欧隆和、公茂三等。代庄是为其代买代卖的,购销两通,互惠互利,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油价掌握在代办油行手里,洗车河的油价较其他地区要显得稳定些,各路油户望风而来,除本地而外,近及明溪、二梭里,远及湾塘及湖北漫水、百福司一带,竟连贾家寨的巴沙湖、凤溪西沙湖等油桐大户们也逆水而上,来洗车河卖油,巴沙湖的油桐大户向氏六弟兄还因此与洗车陈公茂号缔结姻亲。这样,桐油在为本埠交易之冠,不管什么生意都以桐油为主导,凡小本经营的,也以桐油为资本,需款进货,可向大商号卖“期货”,商号亦付以“期票”,按价作货币使用。这种期货、期票制始见于清,当时还很不成熟,如《龙山县志》“商贾”记云:“每岁桐子开花,有油之家缺钱用,向有钱者预领油价,言定油若干斤钱若干元。价亦无一定,自四月至八月按月多少为差,十月兑油或兑桐子,如期不得误。贫者油先贱售,或值桐子歉收不能以偿,致酿讼端。”洗车河的上水货则以花、纱、布匹、淮盐、海盐、瓷器、锅铁、冰白红糖、海带、闽笋、云耳等南北杂货为大宗,歉年,从湖区贩运“河米”者亦不少。

这些上上下下的物资流通,促进了民间船运事业的发展。洗车河沿河两岸,如三角堡、惹巴拉、捞车、梁家寨、朱家寨、张家寨等地,出现了大批船运专业户和造船厂家。以梁家寨的梁心龙、张家寨的张荣祥最有名气。他们利用山区木材资源优势,每年总要造上几艘大船,可装桐油800桶,载重量达56吨。这种大船只能停泊在隆头,另雇小船由洗车装运桐油至隆头集装。趁春夏汛期水旺直达常德或汉口,待桐油卸岸后,将新船作商品处理,连珠带椟一售而尽。像这样的大船为数不多,洗车河河小滩多,据1957年实测,最大流量155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77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只35.5立方米/秒,平时只能行驶三至五吨的乌篷船,每船载油40至50桶。这种乌篷船,船形如梭,乌篷半圆,底宽中平,齐水,不深。航行全凭篙桨之力,上滩需负纤而行。虽然辛苦,但力资不菲,所以洗车河流域有乡谚形容船工们:“上船像雷公,上滩像虾公,上岸像相公。”洗车河流域民风古敦,旧时无妓娼,但这些船哥们到了沅陵、常德,也免不了做些风流韵事。除这种乌篷船而外,洗车河的两条源流——红岩溪河和猛西河、两条支流——靛房河和贾家寨河都可通航,航行在这些小河里的船俗称“上山船”,一般无篷,下水每船能装10多桶油,贾家寨河到汛期,这种船一直可以从咱果坪街上放下来。尽管每船只装千把斤,但借舟楫之利,比肩挑背负强多了。

为装卸、停泊的方便,洗车乡绅先后捐资兴修了河东的老码头、王家巷子码头、关帝宫码头、万寿宫码头、乌龟岩码头、刘家潭码头、胡家桥码头,河西的大河桥码头、小河桥码头、巷子口码头、曾家码头等10多处码头,均以青石为阶,从街上直至河下,每个码头扛抬搬驮者川流不息。停泊在各个码头上的乌篷船首尾相衔,舷舭相抵,组成古埠独特的风景线。

冼车河是桥镇,全靠两座古凉亭桥把因两江汇流而形成的丫字形三岸连为一市,以内河水运之优势而繁华数百年,博得“小武汉”之称。

这两座古凉亭桥,一座称大河桥,一座称小河桥。大河桥横跨红岩河入汇处,南北向。据《龙山县志》(清嘉庆二十三年刻本)记载,该桥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系本埠乡绅肖家霖等捐修。大河桥位于洗车镇河西的湾子街至河东的东正街跨河处,系四墩木廊式凉亭桥,东西两墩为青石拱墩,以备汛期排洪用,西岸一拱有青石码头从河边直通街上,过去是装船卸船的主码头;河中两墩均为梭子形尖角青石墩,各接头铆有铸铁衔口嵌紧;墩高11.5米,墩上为木梁结构,俗称“喜鹊楼”,材质均为古椿木;桥面为走廊式风雨凉亭桥,小青瓦盖面,青砖垛脊,桥两头砌有青砖封火墙,拱形桥门上由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何铁茏分别书有东瀼、西瀼;桥廊长43.3米,中高4.8米;檐高3.9米,两边雨板各伸出1.1米,桥中的廊柱、枋、檩、坐凳、栏杆、雨檐板及桥面铺板均采用优质杉料,以榫卯结构合成,无一钉一铆。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石木工艺精湛,是湘西州保存得最好的一座凉亭桥。过去,桥正中有廊坊,供有“伏波将军”马援神像。据《后汉书》之《马援传》及《光武帝纪》等载,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三次遣兵进逼湘西,以征服被称为“武陵蛮”的土家族人民。第一次是汉光武十三年(27),派的是威武将军刘尚;第二次是汉光武二十四年(58),派的是李嵩和中山太守马成,均遭到湘西土家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而败逃。次年,他第三次派来的伏波将军马援亦在进退维谷中“马革裹尸”而还。对这位不可一世的名将,土家人以德报怨,立庙祭祀,这里取其“伏波”二字,供在桥上,以镇水患。

小河桥横跨猛西河入口,据《龙山近百年大事纪述》:“光绪十三年(1887),洗车河乡绅易得新在洗车小河上建桥一座,此桥两台一墩,上架凉亭,名小河桥。”小河桥为西南走向,上接湾子街,下接小河街,是洗车通往苗儿滩、隆头、里耶等地的必经之路。其式样与大河桥完全相似,为走廊式风雨凉亭桥。与大河桥双壁辉映,横亘二水,连通三岸,形成洗车八景之一的“双虹卧波”奇观。因小河之水清冽,河风送凉,即使酷热难当,至此须臾即解暑意,这里较大河桥清静些,是纳凉谈心的好地方。桥上供有杨氏将军神像,此谓杨氏者并非满门精忠的杨家将,而是湘西土著首领。据永绥《沅州志》言,“辰州有姓杨名濑者,兄弟三人皆为宋晓将,当苗岗蛮为害,领众击之…出不意大破之,遂开九溪十八峒。”过去桥北有碑文记之。1976年修筑洗车至隆头公路时,于此桥上游约8米处新修了一座悬链线空腹式石拱公路桥,历时九十年的古凉亭桥——洗车小河桥被无端拆毁,可惜,可惜。

正是这两座古凉亭桥,使洗车这个被两条河水分割成三块的原始河谷连成一体,辟为商市,经过数百载的艰苦创业,人们开山凿岩,采石为基,傍水筑堤砌坎,就在这沿河三岸长达数千米的堤坎上,因地造势,修建了数百栋极富土家族建筑特色的吊脚木楼,一般为两层,亦有高达数层的。吊脚楼均选用上等的松、杉、椿料,以榫卯衔接的梁柱结构,挑起金爪形的吊脚廊柱,形成转角阳台,有月形楼门通室内,环壁再配以各式雕花木窗,饰以花鸟虫鱼等剪纸,窗花朝霞夕照,与小桥、流水和爬满青藤的悬崖、峭壁交相辉映,以一种曲、幽、素、雅的诗画意境,组成错落别致的干栏式建筑群落。各户之间,又间以马头墙以防火患,故称封火墙。墙上饰以彩绘墙饰,飞檐翘角,呈一种柔和壮丽的曲线美。吊脚楼均临河而建,而临街处又是相互攀比、各出心裁的商业门面,形成前店后宅的居住格局,沿街望去,家家是挑水屋檐,弧形望板。那鳞次栉比的铺台货柜陈列有致,南北杂货,花纱布匹,陶瓷什锦,琳琅满目。各大商号都做有招牌,或梓木黑漆匾额,或楠木茶色条屏,均镶边包角,题字或金色或品绿或朱红,古色古香,别有风雅。那南来北往的大商小贩,船工挑夫及卖薪肆盐、称肉沽酒的乡妇村汉,使街上天天如墟,处处熙熙攘攘,那南腔北调的叫买声与浓浓的乡音交织在一起,构成古埠商通四海的繁华景象。

洗车古镇的主街道有东平街、湾子街、坡子街、小河街。东平街又分为东下街、东正街、东上街、新街等几个街区,沿街多深宅大院和寺庙会馆。如建于明代的土家族祭祖坛“八部庙”(又称“八神宫”)和“土王祠”建于“改土归流”前后的关帝宫、万寿宫和文昌宫,距东上街两里处还建有佛寺白云庵。深宅大院有贾家大屋、郭家大屋、肖家大屋、李家大屋、曾家大屋、胡家大屋等。每一个寺庙会馆都是一种文化的凝聚,每一栋深宅大院都深刻着历史的雕痕,对古镇的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就说八部庙和土王祠吧,这是土家人崇拜祖先的祭坛,每年以歌舞戏剧酬神,在祈祥纳福、抑恶扬善中,一代代秉承祖宗遗传基因,从而使土家人形成了“天性劲勇、锐气喜舞”的民族性格以及崇祖、和群、睦邻善处的古敦民风和勤俭、质朴、耿直、刚正、重情、顺理的民族品质及其劲勇尚武、“遇征战辄荷戈前驱”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关帝宫是儒家文化传播之地,以义字当头,仁为核心,使古镇成为闻名遐迩的礼义之地。万寿宫则是江西会馆,古镇有“无江西不成码头”之说,可见其影响之深。如最早在洗车发迹的“天成升号”,业主胡元兴就是来自江西的客籍人。初来只带一把伞,后在东下街开了“天成升号”,日收斗银,遂使镇上的刘姓、王姓、张姓等江西人迢迢千里来寻商机,开店立号俱成大富。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同时为古镇的建筑风格也增色不少。如表现在江西会馆万寿宫建筑中的斗拱结构,院落组织中的正殿与厢、廊、庑、墙、院、天井等的合理配置,在脊、檐、枋、柱上的曲线造型和彩绘彩塑中的颜色调配,都引人了汉族建筑的精湛工艺。关帝宫建于清嘉庆初年,占地1300多平方米;外围风火墙高达4丈有余,墙饰精美,内为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建筑;前门楼为戏台,圆顶,雕梁画栋,是迄今州内保存较好的一处清代戏台,台下有宽敞的岩院坝,为露天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中殿是关帝神像,金身高两丈有余,左是周仓握刀,右是关平捧印,两边殿柱上是金龙抱柱,气势轩昂,神骏飘逸,使殿堂熠然生辉。旧有更卒住此,三更五更,梆声悠然回荡三岸,使古镇显出一种“蝉噪林愈静,鸟啼山更幽”的安详和静谧。

湾子街是全镇的中心区,富甲一方的公茂三、公茂四、公茂松、公茂钰、公茂兴等陈氏家族,占据了古镇的黄金地段,形成公茂一条街。陈氏自称“颍川世第”,颇有儒商风度,几栋前店后宅的大宅院以地势高低而建,庭院深深,屋中有屋,临河处楼台重重,临街处门面华丽,如“老铺上”“岩铺台”“花屋”等都很有名气。湾子街走完是一个古老的弧形砖石砦门称为“笱门口”。笱,是方言,指竹制的捕鱼器具。洗车河水美鱼肥,过去这里应是卖渔具的地方。笱门口下面是一条阶巷,称巷子口;拾级而下至柴行,专卖炭薪,岸上一堆堆柴薪,河下一排排树料,镇上那些熬糖煮酒磨豆腐的作坊主人和饭店老板接踵而至,一袋旱烟,彼此谈成交易。柴炭都是从河上驾起木排放下来的,山里人勤劳、敦厚,正如《龙山县志》(清嘉庆刻本)所记:“土民除稼穑外,不事商贾,不轻入城市,唯卖薪肆盐间则一至而已。”

小河街较为清静,以经营客栈、饮食、豆腐业为主,过去有佛堂、陈家祠堂、戏楼等建筑物。古镇有两个剧场,一个在河东关帝宫,一个在小河街,繁华时日夜兼场,以演龙山地方剧—汉剧为主。古镇素有戏剧之乡之称。

坡子街过去是通巴蜀的唯一通道——背靠茶果飘香的五峰山,西临一坡竹林之下的猛西河。坡子街是用一坨坨有棱有角、过了细錾的青条石一级一级硬砌上来的一条石梯古街,从下至上共265级,每梯10-20级,石阶平均长度不到3米,梯与梯之间按坡度大小收砌成15级平台。平台有大到百来个平方的,小的不过方丈而已。15级平台的总长度为185米,均宽3米,总面积550平方米。在梯街两边,人们又用一坨坨有棱有角、过了细錾的青条石砌成一台台宅基地,宽处一亩有余,窄处可竖两室。这样因地造势、高低错落地修起百十栋华堂丽舍。富族大户更是讲究,重楼叠图,回廊几绕,层门数进,玻璃亮瓦,明窗亮格,有的还配有绣楼、书斋、棋亭、花园等,现挺拔于何家祖宅旁的那株丹桂树,高盈百尺有余,中杆粗及两抱多围,比雍正十一年(1733)县城在修文庙时栽的那几棵桂花树高大多了。以此推算,树龄当在两百多年。丹桂树枝繁叶茂,四季葱郁,中秋时节,月挂树梢,婆娑送香,馨及全镇。坡子街过去是本埠陆路的出入口,地居要冲,是各地桐油、漆、棓子等土特产的首入之地,各商家早抢头市、晚拾遗市,在这里纷纷拦截货源,故商号越修越高,一直到坡顶还有一栋“胡家大屋”经营油行。但成功者往往注重天时、地利、人和兼而取之,在竞争纷纭的商战中,胜负全凭各自招数。

为保护商人利益,清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制定了《劝办商会简明章程》;清宣统三年(1911),洗车河成立了商会;1911-1918年由陈全斌担任会长;1919-1928年由陈心如担任会长;会址设河西湾子街。1928年迁入东平街以后,分别由谭柱臣、王树森各当了十年的会长。1950年洗车商会改为洗车镇工商联合会,至1956年实行私营工商业改造时为止,先后担任工商联主任的有张甫田、田用之、吴云阶、张子仪。据洗车商会和工商联统计,从1900年至1956年,洗车河镇私营商户中仅经营桐油、中药材、五倍子等土特产的就达数十户。

这些土特产的大量出口,带动了商品包装业的发展。包装加工主要生产油桶、油篓和装五倍子的大篾篓。油桶大小一致,容量基本相等,外加三道篾箍,内裱皮纸,用料子豆腐打底,刷以光油,干后即可用。桐油装桶加盖后,用皮纸封紧再刷光油,贴上字号商标即成。

洗车河作为水陆交接的边区商埠,商家颇注重信息的流通。清光绪七年(1881),公茂号老板陈和亭在洗车开办了全县第一家民信柜,为百姓投递信件、包裹、汇兑银钱,对民间信息的交流和周边商业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1927年,洗车率先设邮政代办所,属永顺二等邮局管辖。1931年五月,在陈氏姻亲、龙山县保安团团长刘紫梁的筹措下,洗车又率先通了电讯线路,信息传递更快便捷,古镇各商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抗日战争期间,长沙、常德相继沦陷,原由官营的盐运被卡断,这期间,鄂渝边区出现一批贩运川盐的商贩,从四川的夔府(今奉节)、万县经鄂西的利川,往洗车运盐的人络绎不绝。桐油运输也逆流,即从洗车出龙山,经鄂西、川东南,运往云南出口,或经万县、重庆运往广西的凭祥市出口。由于人力运输量的增大,洗车河往来客商更多,每晚栈宿的多达千余。那熙煕攘攘的繁华,却掩饰不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战乱时的凄凉。

【作者】刘能朴

【图片】刘昌儒 刘烨

刘能朴:古埠洗车河

2018-07-24 11:58 湘西 /古镇 /江西

小时候,我总爱站在大河桥上,看河下朝夕聚散的船只。早晨河上多雾乡民称为河罩。有乡谚说:“有雨山戴帽,无雨起河罩。”像这样的晴天,船开得特别迟。那霞光交射的河罩像一幅橘红色的纱帐罩住河面,船工晨炊时的锅碗盆瓢声此起彼落,不时透出一股呛人的辣椒味;直到吃饱喝足、晨雾散去,一只只装满桐油、漆、棓子的船只才陆续离埠,夹岸水天一线处,乌篷船越去越小。当河上洒满夕晖时,一只只载重的船只又从水天一线处逆水而来,苍劲悠长的上滩号子在两岸回荡,一直响到灯火万家时。那桨声灯影中的洗车河,显得那么博大,那么温馨,那么宽厚而慈祥。

洗车河是河码头,活就活在这条水上。据《湘西州志》卷十二“交通”载称:“州境沅水、酉水、澧水及主要支流沿岸重要集镇,自汉代即建有不同规模的码头……龙山县有隆头、里耶、洗车等码头。”

洗车河地处湘鄂渝边区,这一带,山川险峻,“车马不得骋”,交通闭塞,直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修了一条简易的湘川公路,通过吉首、花垣等县市入川。在“陆有峻坂,水有险滩”的地域环境里,洗车河以“津通巴蜀,水达辰沅”之地利,一度成为湘鄂渝边区水陆交接、人货出入的重要通道。据《龙山县志》载:“旧时,龙山交通闭塞,运输靠肩挑背驮,洗车至隆头河段,是龙山进出口物资唯一内河水道。”由于这里距龙山县城及鄂西一带较里耶要近120里,可减轻长途跋涉和肩挑背负之苦,故避远就近者甚多,形成商贾云集的一大商埠。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洗车小河街出土的大量汉“五铢”古钱币来看,这里的墟市贸易形成已久。清雍正六年(1728),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改永顺宣慰司为永顺府;雍正七年设龙山县,从此解除了“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历史禁令,外地汉族商人纷纷进入士家族地区进行购销活动。洗车河开商号多是来自江西和常辰等地的客籍人,正如《龙山县志》(清光绪刻本)所记:“客民多长衡常辰及江西、贵州各省者,其先服贾而来,或独身持幞被入境,转候物时,十余年间即累资巨万,置田产,缔姻亲,子弟以次第并列庠序。故县属巨族来自客籍为多。”《湘西自治州“供销合作志”》也引《龙山县志》《永顺府志》等方志综合记述:“清改土归流后,没收了土司官土,任民垦殖,同时取消了“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禁律,攻石之工,攻金之工,博植之工,皆至远来矣。从雍正十三年(1735)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永顺府(含龙山)的客民由原来的5266人增加到46123人,二十六年增长78倍。在外地商人的影响下,先前“不事商贾”的土家人也学习经商,随着清政府“开辟商市”的政策实施,出现了沿河之大小商埠。”《龙山县志》(清嘉庆刻本)卷六“商贾”载:“邑唯桐油为大宗,籍人力搬运,南至隆头镇、洗车河载通小舟,西抵湖北来凤卯洞,亦小舟装载至百户司入北河以达辰常。江右闽广及山陕皮货客亦贸易于此,归皆易桐油转售他处。”18世纪中叶,随着国家海禁的解除,山区的桐油、生漆、棓子等土特产有了销路,故洗车河亦以此三项为大宗输出产品。据当时商会统计,仅洗车河的桐油年输出量就达25000桶左右(每桶140斤);其次是棓子,约占桐油输出量的20%,再次为生漆、土碱、药材等。桐油多销往常德、武汉,少数小本经营的也有在保靖、王村、沅陵销售的。当时湘西桐油出口多为美商所经营,美商在常德、洪江、沅陵等地设有油行、炼油厂,仅常德施美洋行设的炼油厂储油量可达千吨以上。一些外地油商,如常德的“恒兴泰”“郑昌祥”和汉口的“德庆祥”等商号在洗车河设庄收购;也有本埠油商先为外商开办代庄而后自立的,如瑞泰树、瑞泰和、刘永祥、曾寿丰、陈瀛记、广顺衍、广顺昌等;亦有本埠油商在常德、武汉设有代庄的,如老商号胡元兴、欧隆和、公茂三等。代庄是为其代买代卖的,购销两通,互惠互利,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油价掌握在代办油行手里,洗车河的油价较其他地区要显得稳定些,各路油户望风而来,除本地而外,近及明溪、二梭里,远及湾塘及湖北漫水、百福司一带,竟连贾家寨的巴沙湖、凤溪西沙湖等油桐大户们也逆水而上,来洗车河卖油,巴沙湖的油桐大户向氏六弟兄还因此与洗车陈公茂号缔结姻亲。这样,桐油在为本埠交易之冠,不管什么生意都以桐油为主导,凡小本经营的,也以桐油为资本,需款进货,可向大商号卖“期货”,商号亦付以“期票”,按价作货币使用。这种期货、期票制始见于清,当时还很不成熟,如《龙山县志》“商贾”记云:“每岁桐子开花,有油之家缺钱用,向有钱者预领油价,言定油若干斤钱若干元。价亦无一定,自四月至八月按月多少为差,十月兑油或兑桐子,如期不得误。贫者油先贱售,或值桐子歉收不能以偿,致酿讼端。”洗车河的上水货则以花、纱、布匹、淮盐、海盐、瓷器、锅铁、冰白红糖、海带、闽笋、云耳等南北杂货为大宗,歉年,从湖区贩运“河米”者亦不少。

这些上上下下的物资流通,促进了民间船运事业的发展。洗车河沿河两岸,如三角堡、惹巴拉、捞车、梁家寨、朱家寨、张家寨等地,出现了大批船运专业户和造船厂家。以梁家寨的梁心龙、张家寨的张荣祥最有名气。他们利用山区木材资源优势,每年总要造上几艘大船,可装桐油800桶,载重量达56吨。这种大船只能停泊在隆头,另雇小船由洗车装运桐油至隆头集装。趁春夏汛期水旺直达常德或汉口,待桐油卸岸后,将新船作商品处理,连珠带椟一售而尽。像这样的大船为数不多,洗车河河小滩多,据1957年实测,最大流量155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77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只35.5立方米/秒,平时只能行驶三至五吨的乌篷船,每船载油40至50桶。这种乌篷船,船形如梭,乌篷半圆,底宽中平,齐水,不深。航行全凭篙桨之力,上滩需负纤而行。虽然辛苦,但力资不菲,所以洗车河流域有乡谚形容船工们:“上船像雷公,上滩像虾公,上岸像相公。”洗车河流域民风古敦,旧时无妓娼,但这些船哥们到了沅陵、常德,也免不了做些风流韵事。除这种乌篷船而外,洗车河的两条源流——红岩溪河和猛西河、两条支流——靛房河和贾家寨河都可通航,航行在这些小河里的船俗称“上山船”,一般无篷,下水每船能装10多桶油,贾家寨河到汛期,这种船一直可以从咱果坪街上放下来。尽管每船只装千把斤,但借舟楫之利,比肩挑背负强多了。

为装卸、停泊的方便,洗车乡绅先后捐资兴修了河东的老码头、王家巷子码头、关帝宫码头、万寿宫码头、乌龟岩码头、刘家潭码头、胡家桥码头,河西的大河桥码头、小河桥码头、巷子口码头、曾家码头等10多处码头,均以青石为阶,从街上直至河下,每个码头扛抬搬驮者川流不息。停泊在各个码头上的乌篷船首尾相衔,舷舭相抵,组成古埠独特的风景线。

冼车河是桥镇,全靠两座古凉亭桥把因两江汇流而形成的丫字形三岸连为一市,以内河水运之优势而繁华数百年,博得“小武汉”之称。

这两座古凉亭桥,一座称大河桥,一座称小河桥。大河桥横跨红岩河入汇处,南北向。据《龙山县志》(清嘉庆二十三年刻本)记载,该桥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系本埠乡绅肖家霖等捐修。大河桥位于洗车镇河西的湾子街至河东的东正街跨河处,系四墩木廊式凉亭桥,东西两墩为青石拱墩,以备汛期排洪用,西岸一拱有青石码头从河边直通街上,过去是装船卸船的主码头;河中两墩均为梭子形尖角青石墩,各接头铆有铸铁衔口嵌紧;墩高11.5米,墩上为木梁结构,俗称“喜鹊楼”,材质均为古椿木;桥面为走廊式风雨凉亭桥,小青瓦盖面,青砖垛脊,桥两头砌有青砖封火墙,拱形桥门上由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何铁茏分别书有东瀼、西瀼;桥廊长43.3米,中高4.8米;檐高3.9米,两边雨板各伸出1.1米,桥中的廊柱、枋、檩、坐凳、栏杆、雨檐板及桥面铺板均采用优质杉料,以榫卯结构合成,无一钉一铆。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石木工艺精湛,是湘西州保存得最好的一座凉亭桥。过去,桥正中有廊坊,供有“伏波将军”马援神像。据《后汉书》之《马援传》及《光武帝纪》等载,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三次遣兵进逼湘西,以征服被称为“武陵蛮”的土家族人民。第一次是汉光武十三年(27),派的是威武将军刘尚;第二次是汉光武二十四年(58),派的是李嵩和中山太守马成,均遭到湘西土家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而败逃。次年,他第三次派来的伏波将军马援亦在进退维谷中“马革裹尸”而还。对这位不可一世的名将,土家人以德报怨,立庙祭祀,这里取其“伏波”二字,供在桥上,以镇水患。

小河桥横跨猛西河入口,据《龙山近百年大事纪述》:“光绪十三年(1887),洗车河乡绅易得新在洗车小河上建桥一座,此桥两台一墩,上架凉亭,名小河桥。”小河桥为西南走向,上接湾子街,下接小河街,是洗车通往苗儿滩、隆头、里耶等地的必经之路。其式样与大河桥完全相似,为走廊式风雨凉亭桥。与大河桥双壁辉映,横亘二水,连通三岸,形成洗车八景之一的“双虹卧波”奇观。因小河之水清冽,河风送凉,即使酷热难当,至此须臾即解暑意,这里较大河桥清静些,是纳凉谈心的好地方。桥上供有杨氏将军神像,此谓杨氏者并非满门精忠的杨家将,而是湘西土著首领。据永绥《沅州志》言,“辰州有姓杨名濑者,兄弟三人皆为宋晓将,当苗岗蛮为害,领众击之…出不意大破之,遂开九溪十八峒。”过去桥北有碑文记之。1976年修筑洗车至隆头公路时,于此桥上游约8米处新修了一座悬链线空腹式石拱公路桥,历时九十年的古凉亭桥——洗车小河桥被无端拆毁,可惜,可惜。

正是这两座古凉亭桥,使洗车这个被两条河水分割成三块的原始河谷连成一体,辟为商市,经过数百载的艰苦创业,人们开山凿岩,采石为基,傍水筑堤砌坎,就在这沿河三岸长达数千米的堤坎上,因地造势,修建了数百栋极富土家族建筑特色的吊脚木楼,一般为两层,亦有高达数层的。吊脚楼均选用上等的松、杉、椿料,以榫卯衔接的梁柱结构,挑起金爪形的吊脚廊柱,形成转角阳台,有月形楼门通室内,环壁再配以各式雕花木窗,饰以花鸟虫鱼等剪纸,窗花朝霞夕照,与小桥、流水和爬满青藤的悬崖、峭壁交相辉映,以一种曲、幽、素、雅的诗画意境,组成错落别致的干栏式建筑群落。各户之间,又间以马头墙以防火患,故称封火墙。墙上饰以彩绘墙饰,飞檐翘角,呈一种柔和壮丽的曲线美。吊脚楼均临河而建,而临街处又是相互攀比、各出心裁的商业门面,形成前店后宅的居住格局,沿街望去,家家是挑水屋檐,弧形望板。那鳞次栉比的铺台货柜陈列有致,南北杂货,花纱布匹,陶瓷什锦,琳琅满目。各大商号都做有招牌,或梓木黑漆匾额,或楠木茶色条屏,均镶边包角,题字或金色或品绿或朱红,古色古香,别有风雅。那南来北往的大商小贩,船工挑夫及卖薪肆盐、称肉沽酒的乡妇村汉,使街上天天如墟,处处熙熙攘攘,那南腔北调的叫买声与浓浓的乡音交织在一起,构成古埠商通四海的繁华景象。

洗车古镇的主街道有东平街、湾子街、坡子街、小河街。东平街又分为东下街、东正街、东上街、新街等几个街区,沿街多深宅大院和寺庙会馆。如建于明代的土家族祭祖坛“八部庙”(又称“八神宫”)和“土王祠”建于“改土归流”前后的关帝宫、万寿宫和文昌宫,距东上街两里处还建有佛寺白云庵。深宅大院有贾家大屋、郭家大屋、肖家大屋、李家大屋、曾家大屋、胡家大屋等。每一个寺庙会馆都是一种文化的凝聚,每一栋深宅大院都深刻着历史的雕痕,对古镇的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就说八部庙和土王祠吧,这是土家人崇拜祖先的祭坛,每年以歌舞戏剧酬神,在祈祥纳福、抑恶扬善中,一代代秉承祖宗遗传基因,从而使土家人形成了“天性劲勇、锐气喜舞”的民族性格以及崇祖、和群、睦邻善处的古敦民风和勤俭、质朴、耿直、刚正、重情、顺理的民族品质及其劲勇尚武、“遇征战辄荷戈前驱”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关帝宫是儒家文化传播之地,以义字当头,仁为核心,使古镇成为闻名遐迩的礼义之地。万寿宫则是江西会馆,古镇有“无江西不成码头”之说,可见其影响之深。如最早在洗车发迹的“天成升号”,业主胡元兴就是来自江西的客籍人。初来只带一把伞,后在东下街开了“天成升号”,日收斗银,遂使镇上的刘姓、王姓、张姓等江西人迢迢千里来寻商机,开店立号俱成大富。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同时为古镇的建筑风格也增色不少。如表现在江西会馆万寿宫建筑中的斗拱结构,院落组织中的正殿与厢、廊、庑、墙、院、天井等的合理配置,在脊、檐、枋、柱上的曲线造型和彩绘彩塑中的颜色调配,都引人了汉族建筑的精湛工艺。关帝宫建于清嘉庆初年,占地1300多平方米;外围风火墙高达4丈有余,墙饰精美,内为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建筑;前门楼为戏台,圆顶,雕梁画栋,是迄今州内保存较好的一处清代戏台,台下有宽敞的岩院坝,为露天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中殿是关帝神像,金身高两丈有余,左是周仓握刀,右是关平捧印,两边殿柱上是金龙抱柱,气势轩昂,神骏飘逸,使殿堂熠然生辉。旧有更卒住此,三更五更,梆声悠然回荡三岸,使古镇显出一种“蝉噪林愈静,鸟啼山更幽”的安详和静谧。

湾子街是全镇的中心区,富甲一方的公茂三、公茂四、公茂松、公茂钰、公茂兴等陈氏家族,占据了古镇的黄金地段,形成公茂一条街。陈氏自称“颍川世第”,颇有儒商风度,几栋前店后宅的大宅院以地势高低而建,庭院深深,屋中有屋,临河处楼台重重,临街处门面华丽,如“老铺上”“岩铺台”“花屋”等都很有名气。湾子街走完是一个古老的弧形砖石砦门称为“笱门口”。笱,是方言,指竹制的捕鱼器具。洗车河水美鱼肥,过去这里应是卖渔具的地方。笱门口下面是一条阶巷,称巷子口;拾级而下至柴行,专卖炭薪,岸上一堆堆柴薪,河下一排排树料,镇上那些熬糖煮酒磨豆腐的作坊主人和饭店老板接踵而至,一袋旱烟,彼此谈成交易。柴炭都是从河上驾起木排放下来的,山里人勤劳、敦厚,正如《龙山县志》(清嘉庆刻本)所记:“土民除稼穑外,不事商贾,不轻入城市,唯卖薪肆盐间则一至而已。”

小河街较为清静,以经营客栈、饮食、豆腐业为主,过去有佛堂、陈家祠堂、戏楼等建筑物。古镇有两个剧场,一个在河东关帝宫,一个在小河街,繁华时日夜兼场,以演龙山地方剧—汉剧为主。古镇素有戏剧之乡之称。

坡子街过去是通巴蜀的唯一通道——背靠茶果飘香的五峰山,西临一坡竹林之下的猛西河。坡子街是用一坨坨有棱有角、过了细錾的青条石一级一级硬砌上来的一条石梯古街,从下至上共265级,每梯10-20级,石阶平均长度不到3米,梯与梯之间按坡度大小收砌成15级平台。平台有大到百来个平方的,小的不过方丈而已。15级平台的总长度为185米,均宽3米,总面积550平方米。在梯街两边,人们又用一坨坨有棱有角、过了细錾的青条石砌成一台台宅基地,宽处一亩有余,窄处可竖两室。这样因地造势、高低错落地修起百十栋华堂丽舍。富族大户更是讲究,重楼叠图,回廊几绕,层门数进,玻璃亮瓦,明窗亮格,有的还配有绣楼、书斋、棋亭、花园等,现挺拔于何家祖宅旁的那株丹桂树,高盈百尺有余,中杆粗及两抱多围,比雍正十一年(1733)县城在修文庙时栽的那几棵桂花树高大多了。以此推算,树龄当在两百多年。丹桂树枝繁叶茂,四季葱郁,中秋时节,月挂树梢,婆娑送香,馨及全镇。坡子街过去是本埠陆路的出入口,地居要冲,是各地桐油、漆、棓子等土特产的首入之地,各商家早抢头市、晚拾遗市,在这里纷纷拦截货源,故商号越修越高,一直到坡顶还有一栋“胡家大屋”经营油行。但成功者往往注重天时、地利、人和兼而取之,在竞争纷纭的商战中,胜负全凭各自招数。

为保护商人利益,清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制定了《劝办商会简明章程》;清宣统三年(1911),洗车河成立了商会;1911-1918年由陈全斌担任会长;1919-1928年由陈心如担任会长;会址设河西湾子街。1928年迁入东平街以后,分别由谭柱臣、王树森各当了十年的会长。1950年洗车商会改为洗车镇工商联合会,至1956年实行私营工商业改造时为止,先后担任工商联主任的有张甫田、田用之、吴云阶、张子仪。据洗车商会和工商联统计,从1900年至1956年,洗车河镇私营商户中仅经营桐油、中药材、五倍子等土特产的就达数十户。

这些土特产的大量出口,带动了商品包装业的发展。包装加工主要生产油桶、油篓和装五倍子的大篾篓。油桶大小一致,容量基本相等,外加三道篾箍,内裱皮纸,用料子豆腐打底,刷以光油,干后即可用。桐油装桶加盖后,用皮纸封紧再刷光油,贴上字号商标即成。

洗车河作为水陆交接的边区商埠,商家颇注重信息的流通。清光绪七年(1881),公茂号老板陈和亭在洗车开办了全县第一家民信柜,为百姓投递信件、包裹、汇兑银钱,对民间信息的交流和周边商业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1927年,洗车率先设邮政代办所,属永顺二等邮局管辖。1931年五月,在陈氏姻亲、龙山县保安团团长刘紫梁的筹措下,洗车又率先通了电讯线路,信息传递更快便捷,古镇各商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抗日战争期间,长沙、常德相继沦陷,原由官营的盐运被卡断,这期间,鄂渝边区出现一批贩运川盐的商贩,从四川的夔府(今奉节)、万县经鄂西的利川,往洗车运盐的人络绎不绝。桐油运输也逆流,即从洗车出龙山,经鄂西、川东南,运往云南出口,或经万县、重庆运往广西的凭祥市出口。由于人力运输量的增大,洗车河往来客商更多,每晚栈宿的多达千余。那熙煕攘攘的繁华,却掩饰不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战乱时的凄凉。

【作者】刘能朴

【图片】刘昌儒 刘烨

刘能朴:古埠洗车河

2018-07-24 11:58 湘西 /古镇 /江西

小时候,我总爱站在大河桥上,看河下朝夕聚散的船只。早晨河上多雾乡民称为河罩。有乡谚说:“有雨山戴帽,无雨起河罩。”像这样的晴天,船开得特别迟。那霞光交射的河罩像一幅橘红色的纱帐罩住河面,船工晨炊时的锅碗盆瓢声此起彼落,不时透出一股呛人的辣椒味;直到吃饱喝足、晨雾散去,一只只装满桐油、漆、棓子的船只才陆续离埠,夹岸水天一线处,乌篷船越去越小。当河上洒满夕晖时,一只只载重的船只又从水天一线处逆水而来,苍劲悠长的上滩号子在两岸回荡,一直响到灯火万家时。那桨声灯影中的洗车河,显得那么博大,那么温馨,那么宽厚而慈祥。

洗车河是河码头,活就活在这条水上。据《湘西州志》卷十二“交通”载称:“州境沅水、酉水、澧水及主要支流沿岸重要集镇,自汉代即建有不同规模的码头……龙山县有隆头、里耶、洗车等码头。”

洗车河地处湘鄂渝边区,这一带,山川险峻,“车马不得骋”,交通闭塞,直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修了一条简易的湘川公路,通过吉首、花垣等县市入川。在“陆有峻坂,水有险滩”的地域环境里,洗车河以“津通巴蜀,水达辰沅”之地利,一度成为湘鄂渝边区水陆交接、人货出入的重要通道。据《龙山县志》载:“旧时,龙山交通闭塞,运输靠肩挑背驮,洗车至隆头河段,是龙山进出口物资唯一内河水道。”由于这里距龙山县城及鄂西一带较里耶要近120里,可减轻长途跋涉和肩挑背负之苦,故避远就近者甚多,形成商贾云集的一大商埠。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洗车小河街出土的大量汉“五铢”古钱币来看,这里的墟市贸易形成已久。清雍正六年(1728),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改永顺宣慰司为永顺府;雍正七年设龙山县,从此解除了“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历史禁令,外地汉族商人纷纷进入士家族地区进行购销活动。洗车河开商号多是来自江西和常辰等地的客籍人,正如《龙山县志》(清光绪刻本)所记:“客民多长衡常辰及江西、贵州各省者,其先服贾而来,或独身持幞被入境,转候物时,十余年间即累资巨万,置田产,缔姻亲,子弟以次第并列庠序。故县属巨族来自客籍为多。”《湘西自治州“供销合作志”》也引《龙山县志》《永顺府志》等方志综合记述:“清改土归流后,没收了土司官土,任民垦殖,同时取消了“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禁律,攻石之工,攻金之工,博植之工,皆至远来矣。从雍正十三年(1735)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永顺府(含龙山)的客民由原来的5266人增加到46123人,二十六年增长78倍。在外地商人的影响下,先前“不事商贾”的土家人也学习经商,随着清政府“开辟商市”的政策实施,出现了沿河之大小商埠。”《龙山县志》(清嘉庆刻本)卷六“商贾”载:“邑唯桐油为大宗,籍人力搬运,南至隆头镇、洗车河载通小舟,西抵湖北来凤卯洞,亦小舟装载至百户司入北河以达辰常。江右闽广及山陕皮货客亦贸易于此,归皆易桐油转售他处。”18世纪中叶,随着国家海禁的解除,山区的桐油、生漆、棓子等土特产有了销路,故洗车河亦以此三项为大宗输出产品。据当时商会统计,仅洗车河的桐油年输出量就达25000桶左右(每桶140斤);其次是棓子,约占桐油输出量的20%,再次为生漆、土碱、药材等。桐油多销往常德、武汉,少数小本经营的也有在保靖、王村、沅陵销售的。当时湘西桐油出口多为美商所经营,美商在常德、洪江、沅陵等地设有油行、炼油厂,仅常德施美洋行设的炼油厂储油量可达千吨以上。一些外地油商,如常德的“恒兴泰”“郑昌祥”和汉口的“德庆祥”等商号在洗车河设庄收购;也有本埠油商先为外商开办代庄而后自立的,如瑞泰树、瑞泰和、刘永祥、曾寿丰、陈瀛记、广顺衍、广顺昌等;亦有本埠油商在常德、武汉设有代庄的,如老商号胡元兴、欧隆和、公茂三等。代庄是为其代买代卖的,购销两通,互惠互利,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油价掌握在代办油行手里,洗车河的油价较其他地区要显得稳定些,各路油户望风而来,除本地而外,近及明溪、二梭里,远及湾塘及湖北漫水、百福司一带,竟连贾家寨的巴沙湖、凤溪西沙湖等油桐大户们也逆水而上,来洗车河卖油,巴沙湖的油桐大户向氏六弟兄还因此与洗车陈公茂号缔结姻亲。这样,桐油在为本埠交易之冠,不管什么生意都以桐油为主导,凡小本经营的,也以桐油为资本,需款进货,可向大商号卖“期货”,商号亦付以“期票”,按价作货币使用。这种期货、期票制始见于清,当时还很不成熟,如《龙山县志》“商贾”记云:“每岁桐子开花,有油之家缺钱用,向有钱者预领油价,言定油若干斤钱若干元。价亦无一定,自四月至八月按月多少为差,十月兑油或兑桐子,如期不得误。贫者油先贱售,或值桐子歉收不能以偿,致酿讼端。”洗车河的上水货则以花、纱、布匹、淮盐、海盐、瓷器、锅铁、冰白红糖、海带、闽笋、云耳等南北杂货为大宗,歉年,从湖区贩运“河米”者亦不少。

这些上上下下的物资流通,促进了民间船运事业的发展。洗车河沿河两岸,如三角堡、惹巴拉、捞车、梁家寨、朱家寨、张家寨等地,出现了大批船运专业户和造船厂家。以梁家寨的梁心龙、张家寨的张荣祥最有名气。他们利用山区木材资源优势,每年总要造上几艘大船,可装桐油800桶,载重量达56吨。这种大船只能停泊在隆头,另雇小船由洗车装运桐油至隆头集装。趁春夏汛期水旺直达常德或汉口,待桐油卸岸后,将新船作商品处理,连珠带椟一售而尽。像这样的大船为数不多,洗车河河小滩多,据1957年实测,最大流量155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77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只35.5立方米/秒,平时只能行驶三至五吨的乌篷船,每船载油40至50桶。这种乌篷船,船形如梭,乌篷半圆,底宽中平,齐水,不深。航行全凭篙桨之力,上滩需负纤而行。虽然辛苦,但力资不菲,所以洗车河流域有乡谚形容船工们:“上船像雷公,上滩像虾公,上岸像相公。”洗车河流域民风古敦,旧时无妓娼,但这些船哥们到了沅陵、常德,也免不了做些风流韵事。除这种乌篷船而外,洗车河的两条源流——红岩溪河和猛西河、两条支流——靛房河和贾家寨河都可通航,航行在这些小河里的船俗称“上山船”,一般无篷,下水每船能装10多桶油,贾家寨河到汛期,这种船一直可以从咱果坪街上放下来。尽管每船只装千把斤,但借舟楫之利,比肩挑背负强多了。

为装卸、停泊的方便,洗车乡绅先后捐资兴修了河东的老码头、王家巷子码头、关帝宫码头、万寿宫码头、乌龟岩码头、刘家潭码头、胡家桥码头,河西的大河桥码头、小河桥码头、巷子口码头、曾家码头等10多处码头,均以青石为阶,从街上直至河下,每个码头扛抬搬驮者川流不息。停泊在各个码头上的乌篷船首尾相衔,舷舭相抵,组成古埠独特的风景线。

冼车河是桥镇,全靠两座古凉亭桥把因两江汇流而形成的丫字形三岸连为一市,以内河水运之优势而繁华数百年,博得“小武汉”之称。

这两座古凉亭桥,一座称大河桥,一座称小河桥。大河桥横跨红岩河入汇处,南北向。据《龙山县志》(清嘉庆二十三年刻本)记载,该桥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系本埠乡绅肖家霖等捐修。大河桥位于洗车镇河西的湾子街至河东的东正街跨河处,系四墩木廊式凉亭桥,东西两墩为青石拱墩,以备汛期排洪用,西岸一拱有青石码头从河边直通街上,过去是装船卸船的主码头;河中两墩均为梭子形尖角青石墩,各接头铆有铸铁衔口嵌紧;墩高11.5米,墩上为木梁结构,俗称“喜鹊楼”,材质均为古椿木;桥面为走廊式风雨凉亭桥,小青瓦盖面,青砖垛脊,桥两头砌有青砖封火墙,拱形桥门上由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何铁茏分别书有东瀼、西瀼;桥廊长43.3米,中高4.8米;檐高3.9米,两边雨板各伸出1.1米,桥中的廊柱、枋、檩、坐凳、栏杆、雨檐板及桥面铺板均采用优质杉料,以榫卯结构合成,无一钉一铆。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石木工艺精湛,是湘西州保存得最好的一座凉亭桥。过去,桥正中有廊坊,供有“伏波将军”马援神像。据《后汉书》之《马援传》及《光武帝纪》等载,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三次遣兵进逼湘西,以征服被称为“武陵蛮”的土家族人民。第一次是汉光武十三年(27),派的是威武将军刘尚;第二次是汉光武二十四年(58),派的是李嵩和中山太守马成,均遭到湘西土家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而败逃。次年,他第三次派来的伏波将军马援亦在进退维谷中“马革裹尸”而还。对这位不可一世的名将,土家人以德报怨,立庙祭祀,这里取其“伏波”二字,供在桥上,以镇水患。

小河桥横跨猛西河入口,据《龙山近百年大事纪述》:“光绪十三年(1887),洗车河乡绅易得新在洗车小河上建桥一座,此桥两台一墩,上架凉亭,名小河桥。”小河桥为西南走向,上接湾子街,下接小河街,是洗车通往苗儿滩、隆头、里耶等地的必经之路。其式样与大河桥完全相似,为走廊式风雨凉亭桥。与大河桥双壁辉映,横亘二水,连通三岸,形成洗车八景之一的“双虹卧波”奇观。因小河之水清冽,河风送凉,即使酷热难当,至此须臾即解暑意,这里较大河桥清静些,是纳凉谈心的好地方。桥上供有杨氏将军神像,此谓杨氏者并非满门精忠的杨家将,而是湘西土著首领。据永绥《沅州志》言,“辰州有姓杨名濑者,兄弟三人皆为宋晓将,当苗岗蛮为害,领众击之…出不意大破之,遂开九溪十八峒。”过去桥北有碑文记之。1976年修筑洗车至隆头公路时,于此桥上游约8米处新修了一座悬链线空腹式石拱公路桥,历时九十年的古凉亭桥——洗车小河桥被无端拆毁,可惜,可惜。

正是这两座古凉亭桥,使洗车这个被两条河水分割成三块的原始河谷连成一体,辟为商市,经过数百载的艰苦创业,人们开山凿岩,采石为基,傍水筑堤砌坎,就在这沿河三岸长达数千米的堤坎上,因地造势,修建了数百栋极富土家族建筑特色的吊脚木楼,一般为两层,亦有高达数层的。吊脚楼均选用上等的松、杉、椿料,以榫卯衔接的梁柱结构,挑起金爪形的吊脚廊柱,形成转角阳台,有月形楼门通室内,环壁再配以各式雕花木窗,饰以花鸟虫鱼等剪纸,窗花朝霞夕照,与小桥、流水和爬满青藤的悬崖、峭壁交相辉映,以一种曲、幽、素、雅的诗画意境,组成错落别致的干栏式建筑群落。各户之间,又间以马头墙以防火患,故称封火墙。墙上饰以彩绘墙饰,飞檐翘角,呈一种柔和壮丽的曲线美。吊脚楼均临河而建,而临街处又是相互攀比、各出心裁的商业门面,形成前店后宅的居住格局,沿街望去,家家是挑水屋檐,弧形望板。那鳞次栉比的铺台货柜陈列有致,南北杂货,花纱布匹,陶瓷什锦,琳琅满目。各大商号都做有招牌,或梓木黑漆匾额,或楠木茶色条屏,均镶边包角,题字或金色或品绿或朱红,古色古香,别有风雅。那南来北往的大商小贩,船工挑夫及卖薪肆盐、称肉沽酒的乡妇村汉,使街上天天如墟,处处熙熙攘攘,那南腔北调的叫买声与浓浓的乡音交织在一起,构成古埠商通四海的繁华景象。

洗车古镇的主街道有东平街、湾子街、坡子街、小河街。东平街又分为东下街、东正街、东上街、新街等几个街区,沿街多深宅大院和寺庙会馆。如建于明代的土家族祭祖坛“八部庙”(又称“八神宫”)和“土王祠”建于“改土归流”前后的关帝宫、万寿宫和文昌宫,距东上街两里处还建有佛寺白云庵。深宅大院有贾家大屋、郭家大屋、肖家大屋、李家大屋、曾家大屋、胡家大屋等。每一个寺庙会馆都是一种文化的凝聚,每一栋深宅大院都深刻着历史的雕痕,对古镇的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就说八部庙和土王祠吧,这是土家人崇拜祖先的祭坛,每年以歌舞戏剧酬神,在祈祥纳福、抑恶扬善中,一代代秉承祖宗遗传基因,从而使土家人形成了“天性劲勇、锐气喜舞”的民族性格以及崇祖、和群、睦邻善处的古敦民风和勤俭、质朴、耿直、刚正、重情、顺理的民族品质及其劲勇尚武、“遇征战辄荷戈前驱”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关帝宫是儒家文化传播之地,以义字当头,仁为核心,使古镇成为闻名遐迩的礼义之地。万寿宫则是江西会馆,古镇有“无江西不成码头”之说,可见其影响之深。如最早在洗车发迹的“天成升号”,业主胡元兴就是来自江西的客籍人。初来只带一把伞,后在东下街开了“天成升号”,日收斗银,遂使镇上的刘姓、王姓、张姓等江西人迢迢千里来寻商机,开店立号俱成大富。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同时为古镇的建筑风格也增色不少。如表现在江西会馆万寿宫建筑中的斗拱结构,院落组织中的正殿与厢、廊、庑、墙、院、天井等的合理配置,在脊、檐、枋、柱上的曲线造型和彩绘彩塑中的颜色调配,都引人了汉族建筑的精湛工艺。关帝宫建于清嘉庆初年,占地1300多平方米;外围风火墙高达4丈有余,墙饰精美,内为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建筑;前门楼为戏台,圆顶,雕梁画栋,是迄今州内保存较好的一处清代戏台,台下有宽敞的岩院坝,为露天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中殿是关帝神像,金身高两丈有余,左是周仓握刀,右是关平捧印,两边殿柱上是金龙抱柱,气势轩昂,神骏飘逸,使殿堂熠然生辉。旧有更卒住此,三更五更,梆声悠然回荡三岸,使古镇显出一种“蝉噪林愈静,鸟啼山更幽”的安详和静谧。

湾子街是全镇的中心区,富甲一方的公茂三、公茂四、公茂松、公茂钰、公茂兴等陈氏家族,占据了古镇的黄金地段,形成公茂一条街。陈氏自称“颍川世第”,颇有儒商风度,几栋前店后宅的大宅院以地势高低而建,庭院深深,屋中有屋,临河处楼台重重,临街处门面华丽,如“老铺上”“岩铺台”“花屋”等都很有名气。湾子街走完是一个古老的弧形砖石砦门称为“笱门口”。笱,是方言,指竹制的捕鱼器具。洗车河水美鱼肥,过去这里应是卖渔具的地方。笱门口下面是一条阶巷,称巷子口;拾级而下至柴行,专卖炭薪,岸上一堆堆柴薪,河下一排排树料,镇上那些熬糖煮酒磨豆腐的作坊主人和饭店老板接踵而至,一袋旱烟,彼此谈成交易。柴炭都是从河上驾起木排放下来的,山里人勤劳、敦厚,正如《龙山县志》(清嘉庆刻本)所记:“土民除稼穑外,不事商贾,不轻入城市,唯卖薪肆盐间则一至而已。”

小河街较为清静,以经营客栈、饮食、豆腐业为主,过去有佛堂、陈家祠堂、戏楼等建筑物。古镇有两个剧场,一个在河东关帝宫,一个在小河街,繁华时日夜兼场,以演龙山地方剧—汉剧为主。古镇素有戏剧之乡之称。

坡子街过去是通巴蜀的唯一通道——背靠茶果飘香的五峰山,西临一坡竹林之下的猛西河。坡子街是用一坨坨有棱有角、过了细錾的青条石一级一级硬砌上来的一条石梯古街,从下至上共265级,每梯10-20级,石阶平均长度不到3米,梯与梯之间按坡度大小收砌成15级平台。平台有大到百来个平方的,小的不过方丈而已。15级平台的总长度为185米,均宽3米,总面积550平方米。在梯街两边,人们又用一坨坨有棱有角、过了细錾的青条石砌成一台台宅基地,宽处一亩有余,窄处可竖两室。这样因地造势、高低错落地修起百十栋华堂丽舍。富族大户更是讲究,重楼叠图,回廊几绕,层门数进,玻璃亮瓦,明窗亮格,有的还配有绣楼、书斋、棋亭、花园等,现挺拔于何家祖宅旁的那株丹桂树,高盈百尺有余,中杆粗及两抱多围,比雍正十一年(1733)县城在修文庙时栽的那几棵桂花树高大多了。以此推算,树龄当在两百多年。丹桂树枝繁叶茂,四季葱郁,中秋时节,月挂树梢,婆娑送香,馨及全镇。坡子街过去是本埠陆路的出入口,地居要冲,是各地桐油、漆、棓子等土特产的首入之地,各商家早抢头市、晚拾遗市,在这里纷纷拦截货源,故商号越修越高,一直到坡顶还有一栋“胡家大屋”经营油行。但成功者往往注重天时、地利、人和兼而取之,在竞争纷纭的商战中,胜负全凭各自招数。

为保护商人利益,清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制定了《劝办商会简明章程》;清宣统三年(1911),洗车河成立了商会;1911-1918年由陈全斌担任会长;1919-1928年由陈心如担任会长;会址设河西湾子街。1928年迁入东平街以后,分别由谭柱臣、王树森各当了十年的会长。1950年洗车商会改为洗车镇工商联合会,至1956年实行私营工商业改造时为止,先后担任工商联主任的有张甫田、田用之、吴云阶、张子仪。据洗车商会和工商联统计,从1900年至1956年,洗车河镇私营商户中仅经营桐油、中药材、五倍子等土特产的就达数十户。

这些土特产的大量出口,带动了商品包装业的发展。包装加工主要生产油桶、油篓和装五倍子的大篾篓。油桶大小一致,容量基本相等,外加三道篾箍,内裱皮纸,用料子豆腐打底,刷以光油,干后即可用。桐油装桶加盖后,用皮纸封紧再刷光油,贴上字号商标即成。

洗车河作为水陆交接的边区商埠,商家颇注重信息的流通。清光绪七年(1881),公茂号老板陈和亭在洗车开办了全县第一家民信柜,为百姓投递信件、包裹、汇兑银钱,对民间信息的交流和周边商业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1927年,洗车率先设邮政代办所,属永顺二等邮局管辖。1931年五月,在陈氏姻亲、龙山县保安团团长刘紫梁的筹措下,洗车又率先通了电讯线路,信息传递更快便捷,古镇各商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抗日战争期间,长沙、常德相继沦陷,原由官营的盐运被卡断,这期间,鄂渝边区出现一批贩运川盐的商贩,从四川的夔府(今奉节)、万县经鄂西的利川,往洗车运盐的人络绎不绝。桐油运输也逆流,即从洗车出龙山,经鄂西、川东南,运往云南出口,或经万县、重庆运往广西的凭祥市出口。由于人力运输量的增大,洗车河往来客商更多,每晚栈宿的多达千余。那熙煕攘攘的繁华,却掩饰不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战乱时的凄凉。

【作者】刘能朴

【图片】刘昌儒 刘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