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朵花里窥见的艺术史

 Oldcowboy909 2018-08-01

安迪·沃霍尔《Flowers》,1964年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花朵的迷恋从未消退,它一直是艺术中不变的母题。花朵让生命有了色彩,而艺术家、作家笔下的花更是令整个人类文明因此而绽放。从古至今,人们不厌其烦地描绘着花朵。那么,从一朵花的角度望向艺术的历史,是什么模样?



老博斯·查尔特(Ambrosius Bosschaert the Elder)作品(局部),17世纪初


在整个西方美术史中,花始终是一个不会褪色的母题。从文艺复兴时期带有象征意义的花束、印象派笔下沐浴温暖阳光的花海,到波普艺术中夺目绚丽的花朵色彩……花在艺术中展现出千百种姿态,也从古老的文明一直绽放到了今天。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作品

老博斯·查尔特(Ambrosius Bosschaert the Elder)作品,17世纪


花朵在不同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中,曾扮演着多少种身份?除了花朵本身的美丽之外,它们还在艺术的历史中埋藏了哪些线索呢?

马蒂斯作品


It's a puzzle.

花,是一个待解的谜题


我们在西方古典画作中看到的大部分花朵,都不是随便为世人“绽放”的。在西方艺术史画作中出现的这些花种,背后往往有其所指。花的出现,就如同一个符号或一个迷题,等待着你的解答。

达·芬奇《受胎告知》,木板油画,98×217cm,1472-1475年,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藏


例如在众多艺术大师们描绘的《受胎告知》中,一定能看到一枝六瓣百合。它的出现象征着圣母玛利亚纯洁的灵魂,而黄色的花蕊则代表光。从中世纪、文艺复兴一直到今天,百合始终都能代表圣母的出现,它的谜底正是纯洁之躯。

罗塞蒂《受胎告知》,布面油画,73×42cm,1850年,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藏


所以,即使画作中并没有出现《圣经》题材或圣母的模样,百合仍会带有这种含义。百合作为神圣之花,被画家们不断推崇。在佛兰德斯画家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于1480年创作的静物画中,画面最高处的白色百合就尤为引人注目,它还代表着神圣而抽象的“光”。那么,出现在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家沃尔夫冈·提尔曼斯的摄影作品中的百合,是否也有这样的含义呢?

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Vase of Flowers》,1480年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Tillmans)《Podium》,1999年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逐渐把对花所赋予的含义一点点收集起来,这也是“花语”初步形成之际。在波提切利的《春》中,将近200种花朵争相盛放,上演堪称史诗般的浪漫画面,而关于这些花朵背后隐藏的含义,直到现在还仍有学者在不断地解密。

桑德罗·波提切利 《春》,1477-1482年,乌菲兹美术馆藏


此外,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上流社会的行为举止由于女皇制定的新礼仪标准而受到了很大限制,花语便成为了上流社会日常生活交际的暗号。一时间涌现了诸多介绍和解读花语的书籍,人们通过花朵,再次自由地诉说衷肠。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Sir Lawrence Alma-Tadema)《The Roses of Heliogabalus》,1888年


由此,花的密语作为当时的另一种语言被广泛熟知,比如如何引诱对方,又或是怎样表达拒绝等等。此外,仅仅玫瑰这一花种就有着极为细致的区别,红色是爱欲、黑色是耻辱,而粉色却在暗示着“你对我的爱应该成为秘密”......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奥菲利亚》,布面油画,76.2×111.8cm ,1851年,伦敦泰特美术馆藏


另外,在米莱斯著名的《奥菲利亚》中,已经逝去的少女身边围绕着各种盛放的鲜花,它们也共同揭秘着她的身世故事。例如,她头顶干枯的柳枝代表被遗弃的爱,湖面的雏菊诉说着她的清白,紫罗兰代表英年早逝,勿忘我诉说着怀念……而最抢眼的红色罂粟,则象征着她已长眠。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奥菲利亚》(局部)


这幅画作最触动人心的,是花开得浪漫鲜艳和女孩已经逝去的强烈对比。实际上,花朵除了代表谜题,它与死亡也早就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It's a mirror.

花朵,照见了死亡



《花神》,意大利庞贝古城壁画


花朵如何照见了死亡?这一切都源于它的美好。创作于公元1世纪的庞贝古城壁画,曾描绘过许多美轮美奂的花园,古罗马人就是在这样的花蔓下阐述着对死亡的理解。他们在花丛中思考今生与来世,并梦想死亡。

《花园》,意大利庞贝古城壁画


在17世纪荷兰静物画中,画家将四季的花朵同时绽放在画中,创造出“完美的花束”。但现实中,终将枯萎的花朵依旧隐喻着美好的短暂,眼前的一切都会悄然逝去,让人不可自拔。


巴尔塔萨·范·德·阿斯特(Balthasar van der Ast)作品


老博斯·查尔特(Ambrosius Bosschaert the Elder)作品,17世纪初


同时,大航海时代下的荷兰对世界上其它土地的奇珍异宝有着极强的掠夺之心,而原产于亚洲的郁金香正是他们眼中极其罕见的珍宝之一。所以,当时画作中的稀有花种不仅仅只是美丽,也并非信手拈来,它们还代表着人类认知与侵占世界的步伐。这种静物花卉的艺术形式一直到今天还在被不断模仿与创造,你甚至在画面上辨别不出时光已经流转了几个世纪。

杨·戴维茨·德·希姆(Jan Davidsz.De Heem)作品

Sharon Core《1782》,2011年


此外,这样的画作在当时也在强调着当时荷兰帝国的强大,但画家也在隐隐地警醒着观者,财富与美丽终将转瞬即逝。这种题材的画还被称为“死亡纪念物”,常与鲜花一起被描绘的物品,往往还有人类的头骨和那些已经枯萎的花朵。

Adriaen van Utrecht-Vanitas《有花束与头骨的静物》


这样一种对比的运用到今天依旧没有消失,在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的系列作品《微笑的花》中依旧能看到这样的安排。

村上隆《Field of Smiling Flowers》


村上隆深知荷兰静物画的传统艺术语言,在他的部分关于花朵的作品中,一样能看到头骨的出现。从古老的荷兰静物画中汲取花与死亡的神秘线索,传达他对日本战败后文化与社会的看法,通过花朵完成了跨越几个世纪的艺术对话。

村上隆《Field of Smiling Flowers》(局部)



It's Art.

没有花,艺术也会枯萎


佐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作品


纵使花朵已经在艺术史中承载过诸多意义,但依旧没能阻止它作为花本身启发创作者成为大师的使命。佐治亚·欧姬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1919年,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史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也是她的丈夫,第一次提出欧姬芙的花朵象征着女性阴道的观点。

佐治亚·欧姬芙《White Iris》,1930年

佐治亚·欧姬芙作品


后来,这一评价影响了关于其作品的绝大多数看法。而艺术家本人曾陈述,这只是她对花朵的近距离观察。不论如何,欧姬芙的作品将花转变成了一种先锋艺术,花朵也一步步引导她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她曾说:“假如你认真地观看一朵花,你将会发现一个世界,我所做的,正是将这个世界分享给大家。”

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作品

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作品


但将花朵比喻为性相关的主题,却也在诸多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例如情色摄影大师荒木经惟,就经常使用花朵来传递这样的隐喻。

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作品


因花朵而获得无限灵感的远不只零星几位艺术家,回看艺术史,最绚烂多姿的那段历史中的画家们,几乎各个都是花的臣子。梵·高曾说“向日葵是我的”,莫奈也曾表示“我之所以成为画家,都是拜花所赐”。花朵甚至一度融入了他们的生命,不分彼此。

梵·高《鸢尾花》


1886年,梵·高画了第一幅向日葵。之后,他不厌其烦地描绘身边的花束,留下大量关于花的作品,梵·高与花朵,无疑是互相成就的。他曾在信中提到,正是在观察花朵时,他发现了画作颜色对比的规律。

梵·高《向日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艺术家们普遍都在描绘花的世界,从印象派开始,走出画室的艺术家们来到公园、街边纷纷寻找花的色彩,甚至为自己亲自搭建梦想的花园。假若不是迷恋阳光下的花朵,这段艺术的历史又会遭遇怎样的改写呢?


雷诺阿《在阿让特伊花园中绘画的莫奈》


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画家们,纷纷将美丽的鲜花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描绘外光下的花朵成为了那时的艺术风尚,这也意味着艺术逐渐从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变为美妙的日常生活,归根结底还是对人的精神的探求。

莫奈作品


对于莫奈来说,这些花朵除了给予着他艺术的全部灵感,也是逃离一战悲剧的最佳选择。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与花朵在一起,是避免想到那些悲伤的最好办法。”

马奈《Flowers in a Crystal Vase》,1882年


如今,花朵依旧在召唤着艺术家前来找寻艺术的答案,仍有人为了花而痴狂。艺术家沃尔夫冈·莱普(Wolfgang Laib)就是从花中获得灵感的代表,你甚至不敢想象,他为了采集花粉,就用去了人生的27年光阴。

沃尔夫冈·莱普(Wolfgang Laib)在采摘花粉


其著名的装置作品《榛子花粉》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这件作品曾引起全球广泛的轰动与关注。莱普没有在画布上描绘花朵,而是亲自采摘并将花粉再次均匀散落在美术馆的空间当中。在他看来,花粉是生命的开始。

沃尔夫冈·莱普正在创作《榛子花粉》

沃尔夫冈·莱普《榛子花粉》


从一朵花望向过去,不仅是关乎美丽,它们时刻提醒着世间这一切的转瞬即逝,还包含着千百年仍未揭开的谜题;从一朵花望向生命,它给予人们灵感,又启发人们深思,在花瓣深处隐藏着答案;从一朵花里回看艺术史,你将会看到所有。




精彩回顾:

这位爱尔兰艺术家竟画出了风格酷似梵·高的作品!

北京T3航站楼、苹果总部由他们设计!如今,这家建筑事务所的野心是月球和火星

红点奖专门骗中国人钱?你对它到底有什么误解?









[编辑、文/张婧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