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青萍油画作品欣赏

 书画雅苑 2016-11-30


        李青萍也是这样一位“不合时宜”、不被人理解、不入时流的“痴人”。在漫长的近三十年中,她一直格格不入的疏离和种种不合时宜的痴狂而被视为疯子、傻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正由于她的“痴”、“疯”、“傻”,官员百姓容忍了她的“不合时宜”和另类异端,使她能够在残酷的打击与迫害中免遭杀身之祸,得以苟延残喘生存下来。

李青萍,一个真正被遗忘的民国女子,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画家,她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既有跃上巅峰的风光无限,也有跌入谷底的悲惨磨难,93岁的老人阅尽人间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大彻大悟。

早在上一个世纪的30年代就已蜚声国内外画坛。她的画作奇想联翩,浪漫多彩,处处显露出独创的艺术魅力。李青萍的画作不仅是追忆一片在历史风雨中漂泊浮沉的失落记忆,更是为了展现一种在命运的锤打下凝练出的执著的生命热情。

她的作品,涵盖了风景、花卉、人物等各种题材。这些画作她均不是依赖对真实对象的描摹,而是一种对记忆中的情怀与情景的追忆。她的作品用笔狂放大胆,用色浓烈深沉,没有生活的无奈阴暗,像梵高的向日葵一样张扬着火热的生命力,表达出心灵的震荡、精神的张力和生命的冲动。

正如徐悲鸿三十年代在她画集上的题词:“艺术第一”。李青萍确是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为了艺术她谢绝有情有义的男友而终身不婚,为了艺术她不计荣辱得失,承受一切苦难。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与人生的完美统一,与人生完美统一的艺术才是崇高而又圣洁的真艺术。

在世界艺术史上,大多数艺术家都不富裕,伟大的塞尚也是穷困潦倒,但是像李青萍这样惨痛困苦,靠捡荒为生的却绝无仅有;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有艺术家遭受迫害,但是像李青萍这样多次入狱,屡遭劫难,几十年在管制、劳教、羁押、释放中度过,却矢志不移、坚守艺术的,也绝无仅有。就凭这点,李青萍就可以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至少她的执著艺术,献身绘画的精神就足以丰富世界艺术的精神宝库。

对于生活的磨难,李青萍看得淡定坦然,她说:“我离奇而坎坷的经历,至多只能引起善良人们的同情。其实,比我的经历更坎坷、更离奇的人也并非绝无仅有。况且我留在世上的作品,也在向热爱艺术的人们缓缓诉说。”(《青萍自语》)

在李青萍看来,苦难也是人生经历、生活积累。她说:“一个艺术家的生活有宽,有多深,她的艺术就有多宽、多深。”李青萍93年的人生经历是坎坷、离奇、精彩的,是世界其他艺术家无可比拟的。她有跃上事业巅峰的风光和孤傲,也有跌落生活苦海的悲惨与追求,这一切都为她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青萍艺术的“宽”表现在创作题材上的广泛性和表现技法的多样性。李青萍的创作题材不仅有风景画、静物画、抽象画、泼彩画和图案画等等。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创作条件的艰难,李青萍试验过能够得到的多种绘画材料,包括画纸、画布、颜料、笔墨。在表现形式上,她采用泼彩、滴流、笔戳、刀刮,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因此,她的作品既有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的风格,也有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的痕迹。

李青萍艺术的“深”表现创作主题的深刻性和呈现风格的厚重性。李青萍的创作主题集中于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探求灵与肉、幻想与现实等多维的矛盾冲突。研读李青萍的作品,即使不能给你结论,不能让你明晰,然而大色块的层次冲突,大笔触的奔流曲折,仍然能够带领我们透过浮躁的烟雾,认识社会与人生的某些本质和规律。主题的深刻性决定了作者整体风格的深沉浓郁。作者常用红、黑、黄、紫、绿等鲜明的颜色,画面多是浓黑、深绿、紫红等色彩,在对比、衬托、冲突、交融中表现作者深沉而浓郁的思想感情。


她在上世纪,以耄耋之年,病残之身,发奋挥毫,如经冬老梅,春蕾怒放,创作了大量作品。九十年代后期的更多抽象之作,我们不难从其笔触色彩间捕捉到感情的信息,感知作者对于美丑善恶的强烈爱憎。


李青萍说:“我已届93岁高龄,既不求名也不图利。唯一的愿望是能在有生之年出一本像样的画集,留给后人一点启示,并将仅存的二百余幅作品,捐献给生我养我的祖国,此生足矣。”(《自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