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规定艺术就是高大上的?吃饭睡觉画肉肉,明明就很接地气

 xqjhr 2020-05-01

谁规定艺术就是高大上的?吃饭睡觉画肉肉,明明就很接地气

达芬奇的画到底有多大的知名度?我们单看看《蒙娜丽莎》这幅画有多火就可想而知了。迄今为止,关于它的专著有几百本,不少学者更是将其定为自己的终身研究课题。

日本曾经将《蒙娜丽莎》借过去办展,因为参观的人数太多,主办方只能规定每个人在画前只能停留2秒钟。整个过程,就是立正和齐步走的速度。

在很多人眼里,那些被称为西方艺术的油画,除了光溜溜的人儿外,还真的看不出什么门道来。每当有像达芬奇、达利、拉斐尔等艺术大家的画展在某地举办的时候,你总能看到人头攒动的身影。不管办展多少天,几乎都是常常爆满。但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去看过画展的人,真的看懂了这幅画所想讲述的内容呢?至少当时的我,如果没有讲解设备,除了知道上面画了个人,就再也看不出什么内涵了。

作为艺术欣赏的小白,一次偶然机会,遇上了这本《大话西方艺术史》。作者是人送外号“意公子”的潇涵。意公子用8年的时间,深耕大众艺术普及领域,她的想法是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艺术背后的一点小故事。由她主持的《艺术很难吗》节目在全网播放量突破32亿。

谁规定艺术就是高大上的?吃饭睡觉画肉肉,明明就很接地气

看不懂的西方艺术,到底有啥好玩有趣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发现呢?下面我就来简单的和你说道说道。

西方艺术的起源,源自于“我想吃肉肉”

早在30000年前,不太会写字的人,已经开始用壁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这些壁画的原料非常简单,无非就是用一些有颜色的矿物质、碳灰和泥土,加一点动物的脂肪和鲜血调和而成。但成色和持久度却非常不错,人们直到很久之后,才用碳-14等技术来鉴别这些画作所处的真实年代。

原始人用这些颜料,画牛、画马、画鹿,但他们并非是为了好玩和欣赏,而是因为他们肚子饿。因为当时打猎的设备非常落后,再加上远古时期动物体型普遍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要大很多。那个时候,人们往往会连续很长一段时间吃不到肉。

谁规定艺术就是高大上的?吃饭睡觉画肉肉,明明就很接地气

那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怎么办呢?他们就想出了在山洞里面画画的念头。画完一头牛以后,就用石块等其他武器,不停的对着画好的这头牛使劲地戳戳戳。然后想象着这头牛变成了自己一家子的口粮。

后来,随着人们打猎武器升级之后,这些壁画上的动物所代表的含义就没有那么单纯了。这些动物浑身被涂满了鲜红的颜料,就好像身负重伤流血不止。而人们这么做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为了发泄自己对于别人的不满。

这个时候,画画的人心里就想着自己怨恨的那个人,动物身上画得有多红,就代表了画画的人有多恨对方。恨不得给对方造成“一万点伤害”,要是可以的话,说不定还会拿着容嬷嬷的针多扎几下。

当我们置身于金碧辉煌的博物馆中,对着满眼看不懂的艺术大作努力欣赏的时候,谁又能想到,这些艺术经典的诞生,竟会源自于一个“不让自己饿肚子”的念头呢?

随着人类的进步,我们所看到的画面内容也逐渐丰富了起来。包括狩猎、舞蹈、祭祀和战争。壁画的构图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化,所表现的内容也由单个的物体,发展为互相关联的具有动感的人物。对于那个时期的“艺术家”们而言,壁画更加没有界限,是一个无拘无束创作的舞台。

相爱相杀的希腊众神,成了画家们笔下最好的素材

说到西方艺术,那就不能跳过了古希腊的故事。就像我们读书时候背诵朝代,唐宋元明清一定是连起来背诵一样,想要真正了解西方艺术史,那就要先来聊一聊古希腊。

古希腊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基本算是咱们的上古时代,就是炎帝、黄帝、蚩尤那个年代。那时候的艺术史用一句话说就是,他们画各种神。这点上全世界都是相通的。

当我们流传着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封神演义等神话故事时,西方人也同样在传颂着他们的宙斯、波塞冬、雅典娜的故事。我们可以将日食,说成天狗吃月亮,那么西方人也可以将打雷看作是哪些神在打架。

不过,虽然都是神,希腊的神和中国的神却截然不同。

谁规定艺术就是高大上的?吃饭睡觉画肉肉,明明就很接地气

我们的神,大都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立地成佛,得道高升。飞升后的神,需要断了六根。大部分的神,都是孤家寡人。所以,偶尔的神仙之间的爱情故事,往往会引起众怒,只因单身狗太多,他们看不下去了。然而希腊的神,就不一样啦。他们除了神通广大外,其他的和普通人一样,七情六欲一样也不能少。

东方的神话故事,包括上古神话、宗教神话、民间神话。而希腊的神,则可以分为神的起源、王位争夺以及宙斯的情史这三部分。

像《丽达与天鹅》这样的主题,就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都画过。当然,和希腊神话相关的世界名画可不仅限于此。

比如波提切利的《春》、《维纳斯的诞生》,提香的《窃夺欧罗巴》,丁托列托的《银河起源》。卡拉奇3兄弟的画作《巴库斯与阿里阿德涅》,雷尼的《曙光女神》、《戴阿尼拉被人马涅索斯劫掠》。以胖美人著称的鲁本斯的名著《窃夺柳西帕斯的女儿》、《帕里斯的审判》等等。数上三天三夜,都不一定能全部数完。

那这些希腊众神又为何会受到画家们如此钟爱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剪不断理还乱的相爱相杀。

谁规定艺术就是高大上的?吃饭睡觉画肉肉,明明就很接地气
阿波罗的爱情故事

传说混沌初期,世界上出了第一个神——大地之母盖亚。不知是否因为太过孤单,没过多久,盖亚就自己生出了海洋之神、天空之神和山脉之神。

但光有四个神好像也不够,于是盖亚就和自己的二儿子天空之神又生了六男六女。但是天空之神因为几个孩子长得特别丑,就将他们全体监禁在了地狱,这可惹毛了盖亚。母不嫌子丑,哪怕长得再怪异到底也是自己生的。于是,她让最小的儿子替孩子他爸,或者说是孩子他哥哥,做了净身处理。

这个干掉了父亲兼哥哥的神,名叫克洛诺斯。和所有的皇位争夺战的结局一样,克洛诺斯因此顺势坐上了神界的王位。但是,他又时常担心历史会再次重演,于是他决定将自己所有的孩子都吃了,以绝后患。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一个接一个消失,他的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将最后一个孩子掉包,而这个唯一幸存下来的孩子,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天神宙斯。

宙斯是众所周知的花花公子,他的经历放到现在也可以出一本“撩妹”宝典了。而这些故事就成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塞尚、达利、拉斐尔的绘画绝佳素材。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会变成各种动物闯入美女的世界,上面提到的《丽达与天鹅》这幅画中的天鹅,就是宙斯幻化而成。《杜鹃山上的宙斯和赫拉》则描绘的是宙斯在风雨中变成一只喜鹊勾搭了自己的姐姐赫拉,之后赫拉才成为了宙斯的妻子。

如果你以为宙斯只会变成动物,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达那厄沐浴黄金雨》这幅画中,讲述的就是宙斯为了闯入少女闺房,居然化身成一团金黄色的下着雨的云。

当我们对于画作的创作背景故事有了了解后,我们会发现原来这幅画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啊。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会让我们对于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实,大部分的西方艺术作品都主题非常鲜明。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不了解西方的文化历史背景,所以才会对画作不理解。这就好比是西方人看我们的《哪吒闹海》或者是《大闹天宫》,不知道故事背景,他们也同样看不懂。

追根溯源,东西方艺术几百万年前,说不定还是本家

小时候,我们很好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好不容易长大了,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了,却又对世界从哪里来的产生了好奇。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我们的世界源自于一个叫盘古的人。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

而在西方世界中,在希伯来文明的源头《旧约》中,“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这是东西方文化第一个同源之处,这两个文明国度都一致认为世界初始于混沌中。在神话学研究里,有一种现象叫“比照性”,也就是说,神话起源来自于人类对于自身的认知。人们在创造神话的过程,其实也是对于自身认知的一个过程。

人类的祖先从鸡蛋里那浑浊的液体中居然能诞生新生命这件事上,突然找到了感觉。这个天地,看上去不就是被一分为二的鸡蛋壳吗?而我们人类不就是那个“蛋壳”里孵出的新生命吗?

在认清了世界的起源之后,人们就开始考虑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而这个又是东西方文化的第二个同源之处,那就是人都是泥土捏出来的。

在西方文化的《创世纪》中提到,上帝用地上的尘土捏出人,一口气吹进他鼻子里,立马就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个人——亚当。

而在希腊神话中,则提到普罗米修斯造人的步骤,先从地上捧起泥土,用河水将它沾湿调和。不一会儿,一个泥人就出现了。

而在我们东方的神话故事里,《女娲造人》原文是这样说的:

俗说开天辟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抄。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谁规定艺术就是高大上的?吃饭睡觉画肉肉,明明就很接地气

为什么东西方会如此一致认为人是从泥土诞生的呢?历史学家们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相比较遥不可及的天空,人们脚踏实地、休养生息的土地才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并且赋予人类延续生命的物质资源。而这和我们定义的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基本类似。

仔细想一想,的确如此。我们会将给予生命的河流,称为“母亲河”;我们会将澳门、香港的回归,称为“回到母亲的怀抱”……这些赋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安全感的,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都在做的事情吗?

写在最后

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演化,艺术本身也在不断产生变化。就像最早从古印度传到中国的观音菩萨,其实是留了一撮小胡子的男性形象。到了唐朝,才根据当时人们的信仰偏好,将男性的观音形象逐渐变为女性。不过,那个时候的观音,还是一种高高在上的高冷姿态。

当进入宋朝以后,观音才逐渐走下神坛。而等到了明朝《西游记》里,观音的形象才变成了那个有求必应、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美的标准会随着人们的眼界和偏好不同,发生转变,就像唐朝人们以胖为美,而现在人们追求减肥瘦身。不过,不管怎么变,对于美的追求,这件事永远不会变。

我是舒筱米,多平台讲书撰稿人,只愿和你分享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

《大话西方艺术史》,人和神的艺术结合,走出人的思想光明之路

娱乐卦师娱乐卦师2020-04-16 10:42

1917年,纽约现代艺术委员会举办一次现代艺术的展览,正各处征收展览的艺术品。

他们收到了一个名为《泉》的作品。但是令人头疼的是,这个《泉》,不是一般的作品,因为它就是一个普通的新的小便器。

开始没有人知道,这是这次评审之一的杜尚,在路边商店买的一件现成品,他签上了假名和日期,题名《泉》送到展览上。

这样的作品,引起极大的争议,大家争论不休,纷纷讨论这样一个直接的成品能否算做艺术品。它没有构思和创作的过程,能算作艺术吗?艺术是高雅的,而这样难登大雅之堂的物品,能不能叫艺术,能够称为艺术吗?


作品《泉》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泉》不仅做为一件艺术品,出现在了展览会上,同时成为西方艺术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框架,舍弃了艺术一定要有创作的过程的概念,拓宽了艺术的边界。

杜尚先生认为,一件作品是否由作者创作并无关紧要,关键是作者选择了它。这使得人们用新的角度去看它,原来实用的意义已经消失殆尽,它获得了一个新的内容。

杜尚提出了艺术的一种新观念:我认为它是艺术品,那它就是艺术品。

原来,艺术是人们意识的一种表现,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满足。

艺术的背后,是人类思想的表达,世界观的表达。表达的形式、表现的内容,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与当时人们的认知有关。

西方艺术的发展史,也是西方国家人类思想的发展史

而翻开这本《大话西方艺术史》后,更是感受到: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表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追求。

作者“意公子”,将西方艺术的起源,发展,流派,以及背后的文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将“美的艺术”带给人们。

艺术,是人的创作和表达,那么艺术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简单看到人类思想的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的发展史。

一 对神秘力量的崇拜,神本位思想

人类最早的画作,是出现在山洞的壁岩上。只是简单的线条,描绘的是远古人们狩猎的场景。这些壁画不是为了记录,而是一种祈愿,当时的人们觉得,绘画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画中的场景。

因此,艺术的起源,只来自远古的人们对生存的担忧和祈求。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局部

随着人类的慢慢发展,解决了生存问题,人们对世界有了许多新的探索和认识,开始有了文明和思想,逐渐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理解生和死的哲学问题。

金字塔,就缘于古埃及人民对生死和灵魂的认知所带来的产物。

还诞生了西方两大文化基石:《希腊神话》和《圣经》。这是西方艺术和文化创作的两大主题,大量的创作均来自于它们。直到现在,它们仍是西方文化艺术创作的源泉。

而至今我们还能见到的很多优秀的画作和雕塑、建筑等,无不与希腊神话有关,比如断臂维纳斯,著名的帕特农神庙等。

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树立了西方美学的典范。例如人体黄金比例、美好人体的展现,打下了建筑和雕塑的基调等……


帕特农神庙

这个时期人类的艺术创作,不管是什么内容,出现的都是希腊神话里的“神”,很少出现人类自己。

时间从古罗马到了中世纪时期,因为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让人们寄希望于宗教,希望借助宗教和上帝的力量,让自己从悲苦无助的生活里解脱。所以中世纪时教派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话语权。

人的思想和行动,都受教派指引,人们没有个体的价值。

这也导致了当时的画作,艺术作品,抹杀了人的一切。画作里无一不是严肃和呆板的形象,人物脸部没有表情和情绪,没有灵魂。

人们的艺术表达里,没有“我”,没有人类自己。不管是《希腊神话》,还是《圣经》,艺术作品里的人类,都是“路人甲”。

《面包和鱼的奇迹》

二 神与人的“平等”,神是人,人也可以是神

到了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人们思想开始放飞的时期,艺术家们跳出曾经的重重束缚,艺术创作大放光彩,进入一个辉煌的时期。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作品,例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后的晚餐》,《大卫》雕像等。

除开他们创作时使用的技巧和技法,他们的作品与中世纪时期的创作有了不同,开始出现普通的人,不再是单一的神话人物。

包括艺术家们创作的宗教画,也是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严肃刻板、平淡无表情的人物形象,现在被赋予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表情。

这个时候,艺术作品里的神,开始有了“人性”。有了情绪,会有哀伤恐惧。喜怒哀乐,与普通人没有两样。

拉斐尔的圣母画之一

拉斐尔是以圣母画而被人所熟悉。他笔下的圣母,美丽,温柔,充满爱的力量,让世人觉得,圣母原本就这个样子,就是如此的慈爱。

更接地气的是,这些艺术家创作《希腊神话》和《圣经》题材时,会将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的外貌,画成身边的人。在画家的笔下,神就像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有意思的是,也许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文艺复兴时的作品,固化的众神的外貌和形态,其实来自画家现实世界所认识的人。

甚至有艺术家给自己画自画像。丟勒13岁给自己画的自画像,成为西方艺术史上第一张自画像。这表明,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自己,人们把自己放在与神“同等”的地方。

丟勒13岁的自画像

文艺复兴时期,无疑是辉煌的,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给人类留下灿烂的艺术财富。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带来人们思想的放飞,带来的文化和艺术的改变,更是赋予了艺术别样的魅力。

从神本位,到神与人的“共存”,人们开始关注自己,逐渐解放自己,开始懂得个体的价值。

三 以人为本,个体的意义

文艺复兴后期,艺术发展的巅峰不再,随着有钱人的奢靡生活,逐渐出现了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奢华之风,颓靡之风的风格艺术。

物极必反,随着底层人民发起的法国大革命,艺术的表现也随着社会变化而转换,一批艺术家,以画笔为抗争,表达对自由和生命的诉求。

《自由引导人民》

这些艺术家们,因为对艺术和理念的追求,慢慢把视线转向了现实的场景,现实的人。

此时的艺术画作,创作内容不再只有神话和宗教,绘画的对象,也不再是贵族和有钱人,而是普通大众,以及穷苦的劳作者;


《拾穗者》

还有一部分艺术家,思考得更深,已经触及到哲学的层次,对生命的思考,关于生死带来的思索。

这个主题直到现在,也依然是人们在思考和探求的问题。

《思想者》

艺术创作,将关注全部投放在了人类自身上,从“故事的艺术”,到了“现实的艺术”;艺术,从神,走向人。

四 心灵的解放,灵魂深处的展现

自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越来越多的思考生命和意义,开始考虑自我和本我的时候,艺术的创作更是越来越奔放,表达更多样。

艺术家们一次次打破既有的创作规则,一次次突破艺术的边界。作品不再有严格的比例、严谨的线条,色彩的大胆运用,空间表达等,艺术发展慢慢产生了新的内涵。

尤其人们开始觉得,作品不一定要完全追求“美感”,也可以表现“丑”。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丑”的艺术也是如此,它将痛苦展示出来,给人带来“美”所不能达到的震撼,更有艺术的表现力。

最著名的可能就是毕加索创作的《格尔尼卡》。这是一幅连联合国办公室也挂着的画作。它没有普通画作的概念,看不出具体的事物,但是却能感受到恐惧悲伤愤怒......

《格尔尼卡》

随着社会和艺术的发展,艺术家们更是有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开始想表现空间、时间之外的东西。

《记忆的永恒》,就是梦境与现实的交融,对自我与本我的探索,理性和感性的表现

《记忆的永恒》

艺术的创作,一直在随着社会和现实而改变。直到现在,艺术的创作更加的多元,艺术的定义和边界一直在延伸。就像本文开头,对于杜尚买来的小便器是否能成为艺术作品的争论,就是艺术的定义和边界在变化的过程。

人类一直在思考这个世界,从未停止追寻的脚步。艺术发展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艺术的创作,是人思想和认知的表达。思想的变化,带来艺术表达的变化。

所以纵观西方的艺术史,就是一部简单的人类的思想发展史。

艺术的魅力

欣赏一副艺术作品,只有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真正理解艺术所传递出的思想,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没有了人类思想内涵的作品,只是没有了意义的普通线条和色彩的集合。

但是历史的背景不同,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让我们对西方艺术的理解有点雾里看花。

但是因为这本《大话西方艺术史》,让我这个没有美术细胞的人,粗粗领略了艺术的美,才明白一些经典的名画美在哪,它的艺术价值在哪,为什么会被人追捧,为何会成为传世之作,让我过了一把艺术的瘾。

这样一本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西方艺术史完全的表现出来,但是它简单,明晰,轻松地梳理出一条历史和人文的脉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感受艺术的魅力。对于不懂艺术的人来说,不失为小白入门的好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