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是太平天国降将,为何丁汝昌受重用而石达开却被凌迟?

 饮膳道人 2018-08-01

1863年6月,曾经将曾国藩打得怀疑人生的翼王石达开被困在四川大渡河畔,在突围无望之情况下,他选择了投降,但被骆秉章凌迟处死。1861年,正当安庆保卫战进入关键时刻,太平天国将领程学启、丁日昌等投降曾国荃,并被委以重任。程学启后来成为李鸿章麾下的一员猛将,为攻克苏州立下汗马功劳;丁汝昌则更不用说,成为北洋舰队总司令,统帅大清最精锐的海军力量。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太平天国降将,为何丁汝昌可以被授予重任,而翼王石达开却惨遭凌迟处死呢?一起来看看,值得深思。

其一、两者身份不一样,清廷区别对待。在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其高级将领选择投降或者被俘虏的,除了韦俊和李秀成,几乎都会被凌迟处死;而那些地位比较低的太平天国军官或者士兵则可以幸免于难。先看石达开,他是太平天国首义五大王之一,金田起义的发起人和赞助者,“天京事变”后,异姓王中就数石达开的地位和威望最高。可以说,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人,虽然他脱离了天京,但他依然还是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自称“通天主将”。后来,洪秀全还加封他为“义王”,只是他没有接受而已。

既然是高级领导人,那其影响力必定非同一般,如果清廷接受他投降,对太平天国而言是致命性打击,这点谁都知道。不过,若是他不真心归顺,而是趁此机会套取清军情报抑或是暗中联络捻军,待机而动,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要知道,石达开可是以“保全部属”之名义投降的,其诚意自然值得怀疑。此外,石达开在军旅生涯中不知斩杀过多少清朝高官,例如钦差大臣向荣便是被他逼得走投无路而选择自杀的。在湖北作战期间,湖广总督吴文镕也命丧其手;经略皖北时,清军名将江忠源也死于他与胡一晃之手;督师湖口时,差点让曾国藩命丧长江。可以说,清军对他是又惧有恨,想痛痛快快地将其杀掉。

再看看丁汝昌,在归顺清军之前,他只不过是程学启麾下的一员小兵而已。若不是为生活所迫,丁日昌很可能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世世代代耕种着家里面的一亩三分地,做大清的良民。可惜,安徽并非是一片乐土,常年的战火破坏已经彻底毁灭了当地的经济与民生,丁汝昌为了养活自己,只能投奔太平天国。既然只是小兵,那就可有可无,杀了他也没用,而且还会落下滥杀无辜的恶名,曾国荃自然不会干。要知道,湘军在俘虏太平军时,很多都是就地遣散的,而且还会发点路费让其回家。毕竟这些人都不是铁了心要造反,他们往往是被逼无奈或者是被裹挟才加入太平军的。

其二、投降时代背景不同,石达开无利用价值。被湘军、淮军遣散的太平军俘虏很多,但被屠杀的也不少,如湘军攻破天京时便大量屠杀太平军;李鸿章在攻克苏州后,背信弃义地搞“苏州杀降”,全城太平军,除儿童外,无一幸免。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反差,其原因就在于时代背景之差异。丁汝昌投降曾国荃的时间是在1861年,也就是安庆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胜败未分。所以,接受程学启和丁汝昌的归降,对提高部队士气以及瓦解对方军心都大有帮助,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石达开呢?投降时间是在1863年6月,此时曾国荃、彭玉麟、鲍超等已经全面合围天京,并断绝其外援通道,清军的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此时骆秉章没有必要接受其投降,因为石达开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而且留着他还可能引发不测事件。

其三、丁汝昌是安徽人,与李鸿章是老乡。按常理来说,降将能够保全身家性命就很不错了,得到重用则几乎不可能,况且这是在清朝。不过,有些人的运气就是这么好,他要飞黄腾达,谁也挡不住。在剿灭捻军期间,丁汝昌与上司刘铭传闹了矛盾,差点就被其给干掉,为此,他选择了归隐。左宗棠西征时,觉得此人可用,便想让他随同前往并充当前锋大将,不过却被李鸿章拦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当时李鸿章正在组建北洋舰队,急需招揽人才,最好是靠得住的人。丁汝昌既是自己的老部下又是安徽老乡,和自己是同一条战线上的人,比哪些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强多了。

总而言之,同是太平天国降将,石达开与丁汝昌之所以有不同的宿命,原因就在于其身份不同,选择投降的时代背景也不同。不过,丁汝昌虽然得到重用,成为北洋舰队的提督(总司令),但他却不熟悉海军事务,这在后来的甲午海战中暴露无遗,也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原因之一。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涨知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