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合作解析梅花部性状的遗传基础

 秋风杨柳万千条 2018-08-01

2018年4月27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北京林业大学张启翔教授程堂仁教授华大基因陈文彬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邬荣领教授为通讯作者的题为“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floral traits in the woody plant Prunus mume”的研究论文。

梅(Prunus mume)是一种观赏性木本植物,已在东亚经历了数千年驯化。梅花性状的高度多样性及其近年来完成的基因组测序结果使它成为研究木本植物进化过程的理想模式系统。该研究对351个梅样品(包括348个梅种质和其他3种李属植物)进行了重测序(平均测序深度为19.3x),以探究梅花序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其驯化历史。在梅种质中鉴定出李属植物高度混合的种群结构和渐渗。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人员鉴定出一些数量性状位点(QTL)和基因组区域,其中一些基因(如MYB108)与花瓣、柱头、花萼及花芽颜色呈正相关。

 

该研究结果揭示了有花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驯化的遗传基础

Fig. 1 Phylogenetic tree and ten representative traits of 348 mei accessions.

Fig. 3 Evolution of P. mume and Prunu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